成语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出自《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很漂亮,便来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结果,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这个故事听着好像笑话一样,再怎么着走路不能忘了吧?

几句话可以概括邯郸学步(应该邯郸学步吗)(1)

所以,对邯郸学步还有一种解释:邯郸学步其实学的不是普通走路,学的是当时在赵国邯郸流行的一种舞步叫踮屣,是一种类似于芭蕾舞的的舞步,非常优美。这个到还可信,舞步的话就很难学,也可能在学的过程中摔伤了,没法走路,只好爬着回去。

结合《庄子》中这段话的前文,第二种解释应该是说的通的。前文中公孙龙问魏牟说他自认为已经学问很高了,可是听了庄子的言论还是听不懂,是怎么回事呢?魏牟给他讲了井边之蛙和东海之鳖的故事和邯郸学步的故事。意思是你和庄子的思想差别太大,根本就理解不了庄子,还是赶紧走吧,不然你原来那点本身也会丢了。

见到比我们好的东西,我们去学习是应该的,但是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不能盲从。现在提倡大众创业,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成功了,大家都去学,都想成为他们,可是到最后一个个惨不忍睹。学没有错,要找切合实际的目标且付出行动,不然,就只能爬着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