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增广贤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的真正含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的真正含义(草不黄俗话说266捞黄糖)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的真正含义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增广贤文)

马白天劳作,没有时间吃草料,只有靠晚上吃草才能长膘。

一、横财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前一句的“横财”是什么意思?或云:

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得来的意外收获,比喻不靠自身努力而只想天上掉馅饼的事。

或云“意外的非分的钱财”,二者意思差不多。“横财”一词出现于唐代。

【横财】公(卢怀慎 )曰:“理固不同,冥司有三十炉,日夕皷槖,为说 (张说)铸横财,我无一焉,恶可匹哉!”(唐李冗《独异志》卷上)

后世沿用:

梦中有客征残锦,地下无炉铸横财。(宋陆游《哭王季夷》诗)

那先生说我今年今月今日今时,可当发迹,得些儿横财。(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

就以上两例看,“非分之财、意外之财”的意思不是很显明,倒是“大财”“莽财”(川渝)的意思较凸显。 叶圣陶《线下·外国旗》“你新近掘着了横财幺?这样地着急,要逃到 上海去……”的“意外财”之义就明显了。

“横财”是大财还是“意外之财”、“非分之才”,还值得探讨。

二、捞黄糖 捞横堂等

吴语区有“捞黄糖 捞横堂、捞横塘、捞横档”等说法:

【捞黄糖】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非分的利益。吴语,江苏苏州。评弹《玉蜻蜓》第七回:“自己是清清白白的,临走不曾捞一点‘黄糖’。”(汉语方言大词典)

“大唐风语”《浦东老闲话——词汇举隅(十)十画》云:

捞横堂: 喻获取不义之财。如:“伲做来苦煞,伊人呢?门槛精来九十六,外加弗要面孔,现在倒来捞横堂。”[我们做得苦死,他人呢?门槛精得要命,再加不要脸,现在他反而来获取不义之财。](2012.12.7)

【捞横堂】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非分的利益。吴语,上海松江、江苏苏州。评弹《遗产风波》:“吃吃白食,捞捞横堂,真是一只偷鸡的黄鼠狼呀。”

【捞横塘】吴语,江苏无锡。《杂格咙咚集》:“今朝,明朝敲竹杠,底子是个小流氓,别号就叫拆白党。”

【捞横档】吴语。上海。1984年6月22日《新民晚报》:“即使罢工胜利,能加到几只老洋工钱,也养不好了,不如在卖票上做点手脚,捞点横档,现‘克虚’,乐得实惠。”

我们根据周志锋先生的意见,探讨过“找钱”义的“捞”是跟“拢→揽”一系的(“草不黄俗话说”219-220《“赚钱”类解》)。这些个“捞”,显然是【捞横财】的意思。

三、“横财、黄糖、横堂、横塘、横档”解

(一)横财之“横”

【横】(hèng。户孟切)意外;不测。

《慧琳音义》卷二“有横”注引《字书》:“非礼而来曰。”卷六“灾横”注引《韵诠》:“非祸至曰~。”

“~政之所出。”朱熹集注:“~,不循法度也。”(孟子˙万章下)

“内脩极而横祸至者,皆天也,非人也。”(淮南子˙诠言)

无端陇上翛翛麦,横起寒风占作秋。(宋王安石《东坡二首》)

我们现在说的“横插一杠”“横生枝节”之“横”,当是“意外、不测”的意思:

【横插一杠子】我起先跟老崔不错,本来说好要跟他结婚的,没想到郭三麻子。(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汉语非本义词典》云:两个人一前一后抬东西,第三个人拿杠子横着插进来。比喻事情有局外人插手干扰(含贬义)……又作“插杠子”。

【横生枝节】喻指意外地发生问题。

为了避免连累别人,把事情搞得复杂化,她决心哪儿也不去。(李娴娟《血染的爱》)(同上)

《说文˙木部》:“阑木也。”即木栏杆。有“横梗”其间的意味。作为“意外,不测”义的“横”,窃意与“梗”高度关联。

【梗】《说文˙木部》:“~,山枌榆,有朿(刺)。”

《方言》卷三:“凡草木刺人……自关而东或谓之~。”《广雅˙释诂二》:“~,箴也。”

《方言》卷二:“~,猛也。韩赵之间曰~。”《广雅释诂四》“~,强也。”王念孙疏证:“~之言刚也。”古杏切,上梗见。

而今“杏”读去声,估计“梗”读为“羣母”,“浊上归去”,即跟“户孟切”(匣母)之“横”关联了。

此外,“横”有“充、大、满”等意思,“横财”也当暗含“大财”、“饶裕之财”的意思。

(二)黄撰 横挡

【黄撰】吴语,上海宝山。清乾隆十五年《宝山县志》:“俗呼好钱曰~。”江苏苏州。明洪武十二年《苏州府志》:“谓钱之美者曰~。”江苏苏州吴中、相城。

“黄撰”当即“钱”的意思。“撰”归入“佣帑賨→钱泉→刀财数水”系。賨,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称“赋税”(说文贝部:南蛮赋也)。

【横档】横财。吴语,上海。叶辛《蹉跎岁月》:“我倒是赢的,被‘强盗’和‘侠客’硬敲~敲去了。”

(三)“糖堂塘档”当即“帑”

“黄糖”肯定不是川渝、吴语、客話等的食品红糖:

【黄糖】红糖。四川成都、仁寿(西南官话),浙江余姚、定海(吴语),福建永定下洋、广东惠州(客话),广东广州、南海沙头(粤语)。

川渝或称红糖为【水糖】。“糖堂塘档”等即“帑”的记音字

【帑】《说文·巾部》:“金币所藏也。”《慧琳音义》卷九十一“帑藏”注引《说文》:“帑者,金帛藏府之名也。”

也指金帛。

羁旅侨士,重帑在外,上闲谋计,下与民事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这项银子,非赃非帑,何以便行监禁?(《儒林外史》第九回:)他朗切,上荡透。鱼部。

【帑】钱财。胶辽官话。山东临朐。1935年《临朐续志》:“帑,《说文》:‘金币所藏也。’音踼。今谓置钱之板曰钱~子。又谓家财曰家~,音荡。”(汉语方言大词典)

也就是说,几个“捞”,就是【捞横帑】。与“财”等位的还有“賳”:

【賳】《改并四声篇海˙贝部》引《玉篇》:“~,货也。”《字汇贝部》:“~,货也,财也。”《玉篇》子才切。

结论:捞黄糖、捞横堂、捞横塘、捞横档,捞横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