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新悟》多囊卵巢〈2〉(科普)

中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一、西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或痤疮,是最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疾病。把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四大病症,称之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S-L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增大、白膜增厚、多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并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PCOS是II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COS的临床表型多样,目前病因不清,PCOS常表现家族群聚现象,提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患者常有同样月经不规律的母亲或者早秃的父亲;早秃是PCOS的男性表型,女性PCOS和男性早秃可能是由同一等位基因决定的;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家系成员同样患病的遗传特征;在不同诊断标准下作的家系分析研究经常提示PCOS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应用“单基因-变异表达模型”的研究却显示PCOS是由主基因变异并50%可遗传给后代。

二、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1、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个西医病名,在中医中没有这个病名。在中医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将这个病归到了闭经、月经后期、不育症的范畴。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以痰湿为主,且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而致病。临床应用多以虚实夹杂多见,辨证主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与舌脉分为青春期和育龄期两个阶段。青春期注重在于调经,育龄期则以助孕为主。根据临床体胖、多毛、卵巢增大、包膜增厚的特点,常配以涤痰软坚、化瘀消症之中药。

2、中医分型与治疗原则:

临床通常分为肾虚证、脾虚痰湿证、气滞血瘀证、肝经郁火证以及肾虚证。

(1)肾虚型以月经初潮迟滞,后期量较少、色淡、质稀,婚后日久不孕,面色无华、腰膝酸软、乏力、畏寒等。舌淡、苔薄、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治以补肾调经,多以右归丸为基础加减。

(2)脾虚痰湿型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形体肥胖多毛,四肢倦怠,疲乏无力,婚久不孕等为辨证要点,治疗以化湿除湿,通络调经,多在苍附导痰丸基础上加减。

(3)气滞血瘀型临床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经行有块、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胀满拒按、乳房胀痛、舌暗红有瘀点、瘀斑及脉沉涩或沉弦涩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多在膈下逐瘀汤的基础上加减。

(4)肝经郁火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毛发浓密、面部痤疮、经前乳房胀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为辨证要点,治以疏肝理气、泻火调经,多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减。

白头翁 老中医王圣尉 编辑

多囊卵巢诊断书(妇科新悟多囊卵巢)(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