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章理解及感悟(道德经修行感悟详解第五章)(1)

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淈,踵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意释]

苍天和大地不存在仁与非仁的意识,对待万物的生化,就象狗儿见到了喂牛羊的青草那样,并不产生意欲的反应;修养生之道的圣哲效法天地,收敛了自己仁与非仁的意识,对待所省察的百般事物,也象狗儿见到了喂牛羊的青草那样不形成意欲的萌动。

人的心神之“天”对身体之“地”的关系,不是很象风箱对吹风管的那种关系吗?当心神这“风箱”虚静不动的时候,身体的“风管”就没有什么被搅混乱;当心神的“风箱”纷动而追迫的时候,身体的“风管”就会有众多的混乱产生。心神知道的事情越多,所失去的虚静就越多,为了不产生混乱,还不如少知而让心神安守于中和。

[领会]

“道”是无极化的均衡统一场,故不存在偏颇之极化。正因如此,宇宙万物才在它的均衡统一制御下而作趋平的运化,形成了井然有序的规律,所以天地才得以生生不息长存不灭。修养生之道的圣哲,正是窥知了这个宇宙总规律而用之于修养生之道。所以在修功时就尽量使自己心神处于无偏颇极化的中和状态。“道”是宇宙的天,是无形的无极化场;地是有形的极化物。无极化制御极化,于是就形成了千变万化之长存。人体同样是一个小宇宙,心神是无形的“天”,是场的形式;身体是有形的“地”,是物的形式。场是制御者,物是被制御者,所以人的心神就时时刻刻在制御着身体之变化。心神的极化就会形成身体之极化,而身体之极化就会形成“元气”的偏颇,使身体的阴阳失衡形成疾病。心神能够中和无欲就能使身体阴阳平秘,从而达到祛病延年之效果。心神的中和无欲就是无思无虑,思虑的根源则是由于认知所导致的。所以要想中和无欲,就首先要收敛意识的认知辩解,当知道的事物少了,就不会再为那众多的事物信息去思虑了。不思虑即是意识场的无极化状态,没有极化了其表现就是中和,就是人体的阴阳平秘、整体和谐,病无从生,自能益寿而延年。

但这心神场对身体之制御能力,并非单神经系统对人体肌肉的支配作用,而主要是指意识场对整体场态的感应作用。这种作用常态下的人则不易察知,其实它无时不在制御着整个人体的生化作用。只有修养生之道者进入一定的层次后,此种作用得以强化,修功者就可真切的体验到此种场效应的微妙变化,并能够调节意识去影响改变其变化。那些所谓的细菌、病毒、炎症、癌细胞等等病因都属于不中和的极化形式,都是物质、能量及不同信息场的组合形式,在这种中和人体场的感应下,就迫使那种种不中和形式重新组合为中和,从而化害为利,病患也就消失了,这可称为整体阴阳平衡法。而现代医学则与此不同,所用的方法是分析每种病患细胞的病理结构,针对不同的病理结构而研制相应的药物去改变其病患细胞。且不说是否能研制出针对每种病患的有效药品,仅就其方法而言是属对症施治,这就难免

顾此而失彼,不能照顾全局。比如说,治肾病的药品往往会损及肝或心,而杀菌的药又往往会损及肝或肾,杀伤癌细胞的药物连人体宝贵的正常细胞一起杀伤等等。更何况还有很多慢性病还没有药物可对其症,还有不少病患者还花不起那么多金钱去购买那不一定就能治好病的药物啊!如果现代医学能够摹仿修养生之道这种整体平衡法,那不就免去了那种种复杂的对症研究吗?若真的有一天能够研究出这种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的仪器或其它方法的话,恐怕就不再会有什么不能治愈的“绝症”了。

整体平衡是治本;对症施治只是治末。治本方法单纯,无所不治;治末则方法繁杂、顾此失彼。这种规律恐怕不仅仅适用于人体的医治,可能也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治理。故《文子》有云:“是以圣人内修其本,而不外饰其末,厉其精神,偃其知见,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无治而无不治也。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庄子?天道篇》有云:“一心定而天地正,其魄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可见我国古代道家之圣哲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而时至今日,人类还是对末节追求的多,对整体之本质的了解显得那么苍白。如果人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一切从整体着眼,那么人类将会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文中的“橐”字读音tuó,是古代鼓风用的皮囊,相当于风箱。“籥”字读音yuè,是古代鼓风器上的吹风管。“淈”字读gǚ,意为搅浑浊,混乱。“刍”字读音chú,意为喂牲口的草,或指用草去喂牲口。

道德经第七章理解及感悟(道德经修行感悟详解第五章)(2)

#御说何修##道德经##道德真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