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1)

大年初五,民间又称为“破五”。“破”在这里并非新旧之意,而是“破除”、“打破”之意。

破除什么呢?众所周知,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许许多多的过年的禁忌。大年三十,家中长辈就会一再叮嘱,从初一起,不许这,不能那,过年嘛,都想讨个吉利,所以,长辈交待的这些个禁忌,讲究的人会遵守和执行。但不能就一直这么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啊,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就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就是要破除这些禁忌的时候,是谓“破五”,“五”自然指的是大年初五。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2)

从初一到初四,每天都有讲究,大年初五这天,有什么讲究呢?这天,要牢记“1吃2做”,寓意一年大吉大利顺顺当当。

1吃吃饺子--寓意捏住小人的嘴,保一年顺顺当当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3)

北方人爱吃饺子是全国有名的,到了过年这几天,饺子更是不能缺席。但大年初五这一天,是要特别包一顿“不同寻常”的饺子的。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4)

这里说的“不同寻常”,并不是指这饺子馅儿有什么特别之处,指的是包饺子的过程要不同往日。往日包饺子,人们会怎么省事儿怎么来,肉不用剁,扔进绞肉机了事,菜也不用自己切或剁,绞馅儿机同样可以代劳。但初五这天,肉得自己剁,菜也得自己切,而且要剁得“咣咣”响,以示在剁“小人”,越响越吉利,代表着小人离得就越远。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5)

再者,饺子,是要捏紧才能包住的,包饺子也就代表着捏“小人嘴”,把小人的嘴巴捏住了,就再不会听到闲言碎语和各种谗言,生活中没有小人作祟,那想不顺当也难。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6)

由此也可以反映出,生活中也的确是不乏“小人”的,所以才有了大年初五一定要吃饺子的年俗。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近君子,远小人就是。

2做1、放鞭炮、大扫除,赶走“五穷”。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7)

大年初五的早上,往往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那些可以放鞭炮的日子),一早就放鞭炮,可以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从家中赶出去。初一至初四一般都不动笤帚和扫把,地上积攒了一个春节的“福气”(垃圾)是时候清理了,一边放着鞭炮,一边做大扫除,最后还要在垃圾堆上点一个大的炮竹,不但不吉利的东西被赶走了,顺便把“五穷”也给送走了。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8)

“五穷”,也称为“五鬼”,指的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种穷鬼。五穷的说法见于韩愈的《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普通民众不是诗文大家,借用其五穷的说法,实为把一切穷气从家中赶走之意。

2、迎财神。

大年初五和初六哪天是送穷日(大年初五送穷日)(9)

大年初五,还是民间迎接财神的重要日子。初五迎财神,盛行于明清,至今仍然广为流传。经商的人尤其注重这一年俗,迎财神除了要准备一些贡品,通常还要在凌晨时分放鞭炮来迎接财神。

但放鞭炮势必会影响到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好在现在有了替代方式,两不耽误。

【成诗有话说】:

从初一到初五的这些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辞旧迎新、送走贫穷疾苦、迎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希望加上努力,任何人的运气和生活都不会差。你说呢?

我是静默成诗,美食领域原创作者,喜欢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如果你同我一样也热爱生活热爱厨房,不妨关注我。同时,本图文作品系静默成诗原创,严禁不良自媒体作者搬运,作者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