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的个人成就(成为阿基米德的步骤)(1)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这句话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这句是谁说的呢,让我来帮大家回忆一下。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

关于他,还有一则耳熟能详的小故事。

在古希腊,国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怀疑工匠私吞了黄金,所做金冠掺假。而这顶金冠确实又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想要验证但又不能破坏王冠,于是国王请来阿基米德来检验皇冠。

起初阿基米德也陷入了困境,直到有一天,阿基米德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突然想到可以用测定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体积。通过进一步试验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

不过我今天分享的不是他的科学成果,而是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 酝酿效应。

有时候学习者尽力去解决一个复杂的或者需要创造性思考的问题时,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暂时停止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可能就会对问题解决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暂停就是酝酿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对一个问题束手无策,陷入僵局,百思不得其解,随后便会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而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就在不经意间浮现,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你在整个忙碌的状态中放松自我,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再重新投入学习,记忆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

洗澡、淋浴便是让我们得以暂时休息的有效场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淋浴的时候,头脑会更灵活、更清晰。我们完全地放松自己,思绪随意游走,灵感不时闪现,数学题有了解,小说有了后续,策划有了点子,平日里想不到的事情,也会在这些时候突然出现在脑海里。

在17年的一项峰会上,27位心理学家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当我们处于极度放松状态的时候,感官被封闭了,接收不到外界的新鲜信息,这就迫使我们的大脑去聚焦和遍历那些储存在记忆里的想法,同时,淋浴使我们处于极放松的状态,平日里那些被知觉所局限的想法,一下子有机会涌入思维。

由此产生了一个新词——淋浴效应。

就是说,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情,想象力就会流失,特别是重复的事情,而当你做一些不太需要脑子而且不重复的事情,想象力就会带你遨游宇宙,洗浴的时候,人脑开发度会短暂提升50%。网上甚至有个专门的词:浴中奇思——“showerthoughts”。

阿基米德的个人成就(成为阿基米德的步骤)(2)

为什么在那个环境里就能酝酿出如此有趣的想法呢?

*首先,洗澡时,热流引起的血液循环能刺激大脑的“奖赏”系统,即多巴胺系统,增强身体愉悦感和兴奋程度。多巴胺是什么?它是大脑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人和哺乳动物的许多活动,在学习和记忆等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当我们经历新鲜、刺激或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比如游戏上王者,中大奖,升职加薪等等,大脑中就会分泌多巴胺,产生快感。

*其次,洗澡能产生一种自然无知觉的安全感,而这种对环境上的安全感,能让你对周围的敏感度减弱,从而使内心的想法活跃起来。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大脑的静息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而这种“静息默认网络”同样可能发生在别的场景下:比如长途开车、饭后散步,心不在焉地嗑瓜子或是你坐在厨房剥大蒜时。这些场景有一个共同点:你正做着一种重复呆板的工作,这种工作并不需要花太多脑力进行思考。

为什么当一个人从事“无意识”的任务时,一个徘徊的头脑有时会想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秘诀似乎是,手头的任务并不是真正无意识的。实际上需要适度的参与。灵感的产生可能需要在自由思考和专注思考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个效应衡量的不是思维发散度,而是走神与更具创造性的反应呈正相关。

所以想不出来就放一边吧,洗个澡,放松一下,成为自己的阿基米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