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荷兰老人“养”了一种奇怪的海滩怪兽,它们体型庞大,喜欢在海滩上悠闲散步;它们没有眼睛,却能躲避障碍;它们性格温顺,不会伤害人类;它们寒暑不惧,精力充沛,唯一的食物是——风。

在沙滩上遛“怪兽”

老人最喜欢带着他的怪兽在沙滩上漫步。怪兽巨大的身体上长着“鳍”和像蜈蚣那样密集的腿。老人在前面悠闲踱步,怪兽就在他身后摇头摆尾地跟着,背上的“鳍”随着海风一摇一摆。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1)

这只巨兽并非生物,而是一堆塑料管、塑料膜和塑料瓶的组装物!

这位老人则是荷兰工程师泰奥·杨森,这只怪兽就是由他设计制造的风力仿生兽。

因温室效应而诞生

1990年,全球温室效应愈发严重,海水持续上涨,而荷兰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海平面以下,很容易被海水淹没。对此,杨森计划建造一些机器采集海岸上的沙子,并搭建沙丘形成天然屏障,以此应对海平面不断上升而造成的威胁。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2)

可想而知,用这种方式应对温室效应是杯水车薪。但是随着设计的进行,他突然意识到:只要将机器稍作改良,一种以风力驱动的“新生命”便能诞生了!他对这个想法着了迷,转而开始创造风力仿生兽。

模仿动物蹒跚学步

杨森准备用随处可见又轻便的塑料管制作仿生兽,但如何让它动起来?你也许会想到装轮子,可你若是在沙地上骑过自行车就会知道,轮子很容易陷进沙土里,也很难躲开坑坑洼洼的地面。因此,杨森决定设计能在沙滩上轻松行走的“腿”。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3)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4)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5)

仿生兽的腿部结构

他仔细观察动物行走的姿态,并通过上万次电脑测算,将动物行走时的腿部变化分解为简单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最终找到了能高效模仿动物行走的组合结构。他按照一定的长度比例组装塑料管,然后将之固定在曲柄上作为“腿”,借用风力让曲柄转动,从而带动“腿”稳定移动,达到行走的效果。

适应环境的“器官”

仿生兽还有各种“器官”,能自己补充体力、躲避障碍以及应对风暴。

它们的“鳍”由塑料膜制成,随风摆动时能带动装置将空气通过软管压入仿生兽的“胃”——塑料瓶中储存起来。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6)

吃饱了风的仿生兽若遇到无风天气,“鳍”停止摆动,就能触发机关释放瓶内的空气,给自己提供持续行走的动力。一旦遇到海浪,海水触碰到软管,就会被吸入塑料瓶中,同时排出空气并触发机关,让仿生兽向反方向行走。它们还有能嗅出风暴的“鼻子”,遇到大风天气时,“鼻子”就会启动锤子,像打桩一样敲击下方的钉子,将仿生兽固定起来。

不断进化的仿生兽

杨森不断改进仿生兽,甚至已经不满足于只让它在陆地上活动,还设计了能上天的仿生兽。他还致力于给仿生兽装上人工智能,希望它们最终能拥有先进的“大脑”。

速降自行车起源(还要什么自行车)(7)

受杨森的影响,许多人开始在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将仿生兽的腿应用在电动车或自行车上,就连著名的波士顿动力公司也在机器人的开发上借鉴了杨森的研究。

杨森还研制出了迷你风力仿生兽,并配套了全部零件以及图纸。你可以按照图纸组装迷你仿生兽,然后用嘴吹或用风扇扇动仿生兽的风车,就能看到它“魔性”的步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