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的中原腹地,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浩瀚源头。多彩的河南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山、绚丽多彩的水、星罗棋布的自然生态、纷繁多样的民俗文化,还有传承中原烹饪文明的豫菜。

豫菜虽不属于八大菜系,却有中州之地利,四季之天时,包溶五味,以数十种技法炮制数千种菜肴,其品种技术南下北上影响遍及全国,美味脍炙人口。

当代豫菜是在原宫廷菜、官府菜、市肆菜和民间菜的基础上,根据中原物质条件,逐步积累演变而发展起来的。

数千年来,河南名菜可谓是满天星斗。琳琅满目的小吃,完全能让您领略中原烹饪文明的博大精深。从北宋流传至今的开封古楼夜市,入晚仍是人声鼎沸,尤现当年遗风。

郑州、开封、洛阳作为八大古都的三个,传承千年的美味足迹从这里起步,世界那么大,你应该去看看,大把自由的时间等着你去逛吃,约上小伙伴儿,从郑州出发,从郑汴洛开始吧。看遍风土人情、沿途美景,吃得肚皮鼓鼓再回来吧!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

来了郑州,怎能不吃碗地道的烩面呢?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全市的大街小巷。外地人来到郑州,首先想到的便是尝一尝地道的羊肉烩面。羊肉烩面是一种集荤、素、汤、菜、饭于一身的风味小吃。它选用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除净血污下锅,撇去血沫,放全大料将肉煮烂,另外将盐碱兑入面粉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使其更筋道。下面时锅内放原汤,将面拉成薄条后下锅,放入羊肉、黄花菜、木耳、粉条、青菜,烩熟上桌,外加香菜、糖蒜,其味更鲜。

蔡记蒸饺馄饨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

样子像弯弯的小月亮,皮薄馅饱,色泽光亮,灌汤超级鲜美。蔡记蒸饺制作颇为讲究,形如弯月,具有皮薄馅饱、色泽光亮、造型美观、鲜嫩灌汤的特点。与蔡记蒸饺相配套的是蔡记馄饨。蔡记馄饨香在汤上,用老母鸡加猪腿骨熬出来的汤,鲜而不腻,有“饭后百步走,余香留口中”之美誉。

葛记焖饼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3)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的千层饼,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炖到烂熟。焖饼加高汤稍焖即成。坛子肉爽滑细腻,千层饼软硬适中,葛记焖饼名不虚传啊。

焖子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4)

焖子是在煮好的骨头汤内放入粉芡,并加上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焖子色鲜味美,汤料香醇,营养丰富,食后回味无穷,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菜。

面皮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5)

面皮选用优质的粗白面制作而成,以白、薄、光、软、筋、香而著称,是深受大众青睐的特色小吃。

胡辣汤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6)

胡辣汤是一种在郑州非常流行的风味小吃之一。大街小巷的各种早餐铺子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郑州王师傅胡辣汤味道突出胡椒的椒香,后味中有微微的辣,汤中的粉条、木耳、牛肉、面筋、豆皮让这碗貌不惊人的汤也随之生动起来。在冬日里清冷的早震,来一碗有内容的胡辣汤,配以炸油馍或煎包、馅饼,那可是一顿让你由里及外温暖的早餐。当看到别人将胡辣汤和豆腐脑儿放在一起时,千万不要做出目瞪口呆的表情,它有一个专业名词:两掺。如果你没有喝过两掺,那肯定不是地道的郑州人。

开封

桶子鸡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7)

桶子鸡店相传创立于北宋时期。据说,其技艺是从皇宫御膳房传出。由于桶子鸡选料严格,制作讲究,故其成品形体圆美,不裂口,不破皮,色泽鲜黄,味香爽口,入口嚼起来既嫩又脆,油而不腻。

炒凉粉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8)

炒凉粉就是以凉粉为主料,加入少量的油,把凉粉放入平底锅内,然后佐以豆酱、葱、姜,用锅盖儿盖住焖稍许。炒好的凉粉热香鲜嫩、焦而不煳。

套四宝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9)

是开封的传统佳肴,堪称“豫菜一绝”。绝就绝在鸡、鸭、鸽、鹌鹑四只全禽层层相套,个个通体完整,无一根骨头,集浓、香、鲜、野四味于一身。

红薯泥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0)

红薯泥是一道久负盛名的中州名菜,选用红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红丝登原料,兑入香油烹饪而成。色泽经营,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鲤鱼焙面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1)

鲤鱼背面是开封的传统名菜,它是由“糖醋鲤鱼”和“焙面”两道名菜配制而成。1930年前后,开封名师最早将用油炸过的龙须面,盖在做好的糖醋鲤鱼上面,创作了“糖醋鲤鱼带焙面”名菜,深受顾客欢迎。将二者合二为一,即可食鱼,又可以面蘸汁,故别有风味。有“先既食龙肉,后食龙须”之美誉,成为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佳肴。

黄焖鱼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2)

黄焖鱼采用精选草鱼、小鲫鱼为主量,经炸制后,佐以数种大料、卤汤焖制而成。鱼味鲜美,汤料五香食后回味无穷。

进士糕与状元饼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3)

进士糕与状元饼是古城开封传统名点,沿传数百年,盛誉不衰。相传宋代科举盛行,每年进京赶考的书生云集京师开封。商人们迎合考生心理,争相制作进士糕与状元饼。颜色大红金黄,形体大小匀称,香、甜、松软,入口即化。其中,进士糕以浓香果仁和桂花香味取胜,而状元饼更以郁馥的枣泥甜香味见长,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和招待贵宾的高级礼品。

花生和花生糕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4)

开封土地由于黄河的多次泛滥,沙地居多,土质疏松,再加上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特别适合花生的种植。据考证,开封的花生种植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开封的花生品种多,品质好,有多种吃法,最有特色的是花生糕。以花生为原料制作的花生糕,独具地方特色,久负盛名。自1980年以来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产品。

沙家品味来酱牛肉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5)

沙家品味来酱牛肉店开在开封东大寺门前的回民食品一条街,是目前开封市面上最有名气的五香牛肉。该产品色泽棕红鲜亮,内外一致,咸烂利口,味透五香。

杏仁茶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6)

杏仁茶是以杏仁、糯米、白糖、清水经过制浆、锅煮而成。食用时上面撒山楂糕登甜食,汤汁呈乳白色,透杏仁香味,如今多在夜市或饮食摊点售卖。

开封老字号

开封第一楼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7)

开封第一楼为中华老字号,以主营灌汤包而闻名,是融餐饮、娱乐为一体,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连锁餐饮企业。第一楼小笼包皮馅分明,色白筋柔,灌汤流油,鲜香可口,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

稻香居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8)

原名“天津稻香居”的锅贴铺,开业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原以经营锅贴、馄饨为主,兼营下酒小菜,成为著名的风味小吃馆。

黄家老店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19)

黄家老店坐落于开封市滨河路西段路北,还在开封丁角街、五福路和曹门外等处建立分店,并在郑州建分店两处。黄家老店以经营小笼包子和吊卤面为主。

马豫兴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0)

马豫兴是开封有名的传统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马豫兴鸡鸭店。马豫兴桶子鸡体型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脆嫩,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的必备名菜。

全美老店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1)

全美老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现位于北书店街6号,已有百年历史,创始人卫荀喜先生为老店取名“全美”,寓意“十全十美”。百年来全美也一直以为老百姓制作十全十美的糕点为目标。第二代传人卫炳祥是开封第一代西点面包师,第三代传人卫全发继承了全美精髓,制作的桂花酥、状元饼及老式月饼等糕点,备受中外顾客青睐。全美老店制作的月饼有枣泥、豆沙、五仁等十余种,以传统京味为主,适合北方人口味。全美制作的月饼均选用上好面粉,纯手工和面,面粉中加入自榨的花生油,因此月饼软筋适度,味美酥香,不粘不油,别有风味。全美制作的月饼馅料,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枣泥馅均选用优质新郑大枣,并自行煮枣、去皮、打泥制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美的月饼馅料是用花生油和具有天然防腐作用的蜂蜜炒制,决不增添任何防腐剂,真正传统、绿色、天然。

洛阳

洛阳水席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2)

一出“水席”品出千年味道,28道菜各有千秋,而以汤尤为见长。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牡丹燕菜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3)

洛阳水席的头道菜是“牡丹燕菜”, 犹如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菜香花鲜,原称为“假燕菜”。所谓“假燕菜”,就是以白萝卜假充燕窝而制成的菜肴。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天下倒也太平,民间发现了不少的“祥瑞”,如什么麦生三头,谷长三穗之类,武则天对这些太平盛事当然是满心高兴,十分感兴趣。一年秋天,洛阳东关外地里长出了一个大白萝卜,长有三尺,上青下白,这个异常庞大的白萝卜,理所当然被当成吉祥之物敬献给了女皇。武则天很是欢喜遂命皇宫御厨将之做菜,来尝一尝异味。 萝卜能做什么好菜呢,但女皇之命又不敢不遵,御厨没有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对萝卜进行了多道加工,并掺入山珍海味,烹制成羹。武则天品尝之后,感觉香美爽口,很有燕窝汤的味道,就赐名为“假燕菜”。从此,武则天的菜单上就加了“假燕菜”, 成为武则天经常品尝的一道菜肴。 女皇的喜好,影响了一大批贵族、官僚,大家在设宴时都要赶这个时髦,把“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没有萝卜的季节,也想法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 以免掉身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廷和官场的喜好,极大地影响了民间的食欲,人们不论婚丧嫁娶,还是待客娱友,都把“假燕菜”作为桌上首菜,来开始整个宴席。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武则天的赐名逐渐湮没,人们将之称为“洛阳燕菜”,或简称为“燕菜”。

浆面条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4)

用制作粉丝的绿豆浆拿来做浆面条的原浆,乍一看不够惊艳,吃起来绝对爽滑细腻。浆面条是洛阳人的家常饭食,也是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在火车站、集贸市场、大小街道的各个餐点,浆面条随处可见。它香气四溢,诱得人们驻足不前,也给外地的客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味。

洛阳八大汤

洛阳的汤也是很有讲究的,汤有八大汤,四荤四素。

四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汤。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5)

四素: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胡辣汤。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6)

香品味各类鲜美的靓汤就点八大汤吧。

寻味江南郑州英协路(豫知味寻味郑汴洛)(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