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根”法案规定凡性侵儿童的罪犯,假释期间须佩戴手腕警告标志与电子追踪器,随时向住地警局报到。当地司法机关有义务公告此人姓名、住所个人资料,让本地居民及早防范。

梅根是一个强奸案受害儿童的名字,她被强奸后残忍杀害。而这名犯人此前已经因为对小孩实施性侵害而两次获刑。悲痛欲绝的梅根父母认为,假如自己知道家附近搬来了强奸犯就会及早防范,因此,政府有义务将类似信息通知给附近地区居民。这对夫妇写了请愿书,结果几十万人签字声援,新泽西州的立法议员们很同意了立法,这个方案被各州效仿。

在这一系列法案中,联邦法律规定最低要求,同时各州基本都有自己的一套针对被释放性侵犯的“梅根法”。居住在美国的为人父母者,可以进入美国司法部的网站,轻松查询到自己居住的区域登记有哪些有性侵案底的危险分子,包括他们姓名、照片、住址和所犯罪行等详细资料。为保证这些性侵案犯留存的地址准确可靠,美国法律强制要求性侵案犯在刑满释放后定期向司法部门更新自己的详细资料。如果没能履行这个手续,对不起,又是一个重罪(felony)。

基本上,美国各州对性侵案犯的居住及活动地点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要求性侵案犯不得居住在学校或托儿所附近(一般的规定为1000至2000英尺的范围)。

目前中国慈溪与淮阴等地也有类似“梅根”法案的试点。

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与司法局等联合出台《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规定对实施严重性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犯罪人员,在其刑满释放后或者假释、缓刑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公开,方便公众随时查询,警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

2017年12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法院对四名涉嫌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进行集中宣判。同时,在刑事判决生效一个月后,这四名强奸性侵罪犯的个人信息将通过司法机关的门户网站、微信公号与微博等渠道向社会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包括罪犯的姓名、身份证号、照片、年龄、性别与案由等事项。此外,在被公开信息人员刑满释放后或缓刑、假释考验期间,司法机关还将禁止这些人员从事与未成年密切接触的工作,如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妇幼医院与儿童乐园等机构。

期待着中国版的“梅根”法案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让心怀不轨的恋童恶魔知道,一旦他们把爪子伸出去,他们将被永远正常社会放逐!

本文根据南周系列报道整理,供大家参考。

梅根怎么教育孩子的(梅根法案保护儿童免遭恋童恶魔毒手的利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