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品茶, 讲究色﹑香﹑味﹒独功夫茶, 乃于色﹑香﹑味之外, 更追求茶韵﹒茶韵者, 茶之精华给予品饮者的独特感受是也。嗜饮功夫茶的潮洲人, 俗称 "喉底" 。

一泡上等的乌龙茶(功夫茶专用茶叶), 喝至精彩之处, 品出惬意之时, 总会啧啧连声赞不绝口地说有 "喉底". 有"喉底",就是好茶, 够 "韵"。国内各种不同种类茶叶, 不乏诸多神品, 妙品, 何以唯独功夫茶方能喝出 "喉底", 品得 "茶韵"?

功夫茶都有哪些茶(到底什么是功夫茶)(1)

奥妙得从 "功夫"说起。先看喝茶,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在世界上可谓独一无二,小壶小杯小心翼翼地做足诸多功夫, 方才沥出小口量的茶汤, 让你趁热喝下去。

那一口茶汤, 闻起来香, 喝下去烫, 又香又烫入得口来却是苦涩无比, 因而大凡初次喝功夫茶的人都有因此而张大口皱紧眉头的本能反应, 茶太浓也。正因为茶的浓度大, 溶解在茶汤中的诸多香气﹑呈味物质(椐检测, 茶的香气物质500多种, 呈味物质几十种)在口腔中﹑肠胃中与津液发生生化反应, 会从喉咙深处﹑舌根底下﹑唇齿之间, 慢慢泛出一股清甜甘爽﹑香味醇厚的细微感觉, 以致口内生津﹑津溢茶香, 香清肺腑, 气脉通畅, 不经意的须臾之间,便进入香清气爽的境界.。

后来, 这个方法成为制作乌龙茶的一道独特工序: 摇青,摇青, 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正是摇青, 使乌龙茶形成绿叶红镶边的主要特色。摇青的功夫到家, 茶叶的潜质便挖掘得越充分。当然, 乌龙茶之具特韵, 也不全是摇青的功劳。毕竟还与乌龙茶的产地﹑气候等诸多因素有关。

正是这些自然与环境的差别, 使同一道摇青做青的工序, 摇出各种不同香味风格的茶韵: 武夷系列的 "岩韵", 安溪系列的 "观音韵", 凤凰单枞的 "山韵", 台湾冻顶的 "风韵"……

喝惯了功夫茶的人爱品 "韵". 无 "韵"便觉不够味, 欠 "喉底" 。

那怕是狮峰龙井, 黄山毛峰, 君山银针, 洞庭碧螺春, 都会嫌其味淡味薄味浅, 总之缺乏那种苦尽甘来, 涩过回爽, 一波三折, 寻味无穷的深层内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