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 汉洲

长山列岛,古称蓬莱仙岛,魅力无限。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1)

长岛,历史上曾经留下过秦皇汉武“东巡海上”求仙和“八仙过海”等美丽的传说,拥有距今六千余年的大型史前村落遗址,保存有始建于宋代的(庙岛)妈祖庙,有苏东坡、董其昌、铁保等历代文人墨客和爱国将领冯玉祥等在此留下的珍贵墨迹。

长岛,有“渤海落霞、渔舟唱晚”仙景般的生动。对于长岛飘渺的海市蜃楼,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赋诗云:“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宫中。”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2)

长岛,碧波环抱,礁石奇特,海湾灵秀,为目前我国唯一的海岛地质公园——拥有海蚀崖、洞、柱和象形礁等众多地质地貌景观。半月湾、九丈崖、八卦台、鸳鸯石、弥陀礁、宝塔礁、香炉礁、望夫礁、珍珠门……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长岛,位于黄渤海之间,38度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冬暖夏凉,气候宜人,风光旖旎,享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是一处难得的避暑胜地。

长岛,其海域水的深度、温度,密布的礁盘、曲折的海湾、丰富的浮生物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十分适宜“三珍”(鲍鱼、扇贝、海参)的生长。长岛“三珍”闻名遐迩。当年,毛泽东主席宴请美国总统尼克松用的“三珍”,就来自长岛。

长岛,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国际休闲旅游岛。作为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其深远意义在于:长岛将建设成为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和军民融合之岛。

长岛深层次的魅力,在于它从历史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始终带有一种炽热的温度,给人以人性的温暖,给人以未来的向往,给人以美好的记忆。

长岛,它仿佛是一个神奇的储罐——不断储存一代代长岛老兵,甘愿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而不求一丝回报的真挚情感。

魅力长岛,也是老海岛们的梦里长岛——她是一代代海岛战士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忘不了的长岛岁月,早已铭刻在一代代长岛老兵的情感里、血脉里。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3)

进岛之初,驻岛官兵没有营房,住帐篷,住渔民家里。没有码头,乘小船,上大船,甚至涉水上岛。没有淡水,水井很少,不与民争水,边找水源边打井。粮食紧缺,没有蔬菜,守岛官兵饿着肚子搞建设,为了准备打仗,必须坚持先前沿阵地、再坑道后搞营房、码头建设的原则。那个时候,国防施工哪一条坑道没出过险情?有多少官兵为此得了终生不治的矽肺病,有多少官兵为此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4)

艰苦的环境,使军营成为磨砺守岛官兵意志的一座熔炉一座军中大学。1974年冬,驻车由岛守备八连遭遇了42天断航,淡水告急,官兵们每人每天定量3杯水,1杯刷牙,2杯洗脸,先洗脸晚上再洗脚。炊事班蒸馒头只能用海水。海水馒头难以下咽,连长命令,为保持体力,准备打仗,再难吃也要吃。他们硬是坚持到补给船进岛没动一滴战略淡水。

环境越是艰苦,越能磨砺人的意志。长岛便成了英雄辈出的英雄要塞。先后涌现出老四团120迫击炮连指导员孟宪修等多名一等功臣和“渤海前哨好二连”和以“无私无畏的好战士”赵春华烈士命名的英雄连队“赵春华连”等英雄集体。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5)

环境越是艰苦,越能激发守岛官兵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耀感。56平方公里的长岛,成长起了60多位将军,小小长岛,将星闪耀,成了共和国将军的摇篮。

环境越是艰苦,越能激发岛上军民在长期的同守共建筑长城过程中孕育的鱼水深情。

2019年3月20日的“长岛发布”《寻人启事》:《老连长王治国,你在哪里——你的第二故乡——长岛县北隍城乡山前村的乡亲们惦记着你啊》,引出了1986年深冬某子夜一点北隍城岛山前村8位渔家大哥和姐妹们,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因宫外孕大出血的时任驻北隍城三连连长王治国家属的动人故事……

于是,就有了33年后,江苏淮安籍的老连长王治国夫妇前往长岛县北隍城乡山前村的“感恩之旅”——与山前村“鲁长渔1003”船长葛长明、副船长葛茂军、大车葛长建、二车赵昌芹等8位渔民大哥和妇女主任李来英等姐妹喜泣重逢的感人画面。

从1949年8月12日长岛解放至今,一代代守岛建岛官兵在奉献青春与热血的激情长岛岁月中,无不与第二故乡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每一个守岛建岛官兵都有自己与第二故乡扯不断情丝的动人故事。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6)

许多长岛老兵,离开部队多年,仍然一次次回到第二故乡,看看自己曾经守卫和建设过的地方。带着情感的回望,目光所及,那山,那水,那树,那船,那座营房,那个哨位,那个阵地,那个海湾,那个码头,那个礁盘,那群海鸥,还有海上日出和那一抹飘浮于海天一线处瑰丽的落日余辉,都是那么亲切。

有位江苏海门籍的战友,他在位于南长山岛的要塞区工区当过九年兵,虽然如今病魔缠身,但也总想在有生之年回一次长岛,他在电话里对我说:“我就是爬,也要再回一次长岛。”

也有不少长岛老兵,将自己对第二故乡的真挚感情用文字来倾诉。原内长山守备师副政委盛范修2002年出版“长岛军旅自传体作品集”《岁月留痕》一书不久,即与长岛战友孙丰深合作主编了由72位淄博籍长岛老兵参与的回忆录《我与长山岛》。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7)

(2014年11月14日作者在长岛部队赠书仪式上)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8)

2011年8月,我创作的《长岛岁月》在要塞区举行赠书仪式后,有许多战友说:“汉洲战友,你有你的长岛岁月,但别忘了,我们也有我们的长岛岁月啊!”于是,紧接着,由盛范修副政委和我合作主编、有来自全国9个省、直辖市70位长岛老兵参与的《我们的长岛岁月》一书于2014年正式出版,张文台上将为该书题写书名并题诗,赵承凤将军为该书作序。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9)

1963年6月出生于长岛的马素平,为原守备27团副政委马贵仁小女儿。作为要塞“军二代”,马素平近年来在不遗余力支持长岛广电“长岛号”发布的同时,在《齐鲁晚报》网媒“壹点号”开辟“海岛寻梦”专栏,为长岛老兵、长岛题材作品架起一座传播长岛文化、传递长岛感情的桥梁,先后发稿400余篇,近80万字,关注量达两万余人,部分文章点击量超百万,2020年入选“壹点号”“十大个人号”。

令人感动的是,有的长岛老兵和军嫂,生前留下遗言:去世后要将其骨灰撒到他们挚爱的第二故乡。他们对第二故乡一往深情,至死不渝,无以言表。

致敬长岛,亲爱的第二故乡——要塞老兵情未了。

(稿于2022年7月,启东·嘉和花园)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10)

作者简介:陆汉洲,江苏启东人。1951年11月生,1969年入伍,1987年转业。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启东市作协名誉主席,《沙地》文学杂志名誉主编。高级政工师。先后创作发表出版文学作品近500万字,著有长篇小说《沙暴》、报告文学《聚焦中国民工》、长篇散文《长岛岁月》、散文集《天涯之梦》等文学专著12部。

长岛最美的回忆(八一特辑梦里长岛)(11)

壹点号海岛寻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