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到的图照,是校史的重要实证内容,除了少部分毕业照和个人照,我们搜集到的图照大部分都是再拍或通过微信发来的,原件不多直接收入校史,有失规整、雅观尤其是人物简介中许多老同志或已经谢世同志的照片实在无从搜集,需要从毕业照或其他照片中掏取加工,这样既可以强化校史的实在性、时代感,又能够减弱搜集的艰难度而我先前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操作能力,求助他人又太不方便,为此,只好拉我的两个女儿张晓娟、张瑜来帮忙,不少照片我都要求反复加工,择最优录取这才顺利完成了校史中图照资料部分和人物简介部分中所有图照修饰加工、提升质量任务,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青春校刊发刊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青春校刊发刊词(交口一中四十秋编写后记)

青春校刊发刊词

搜集到的图照,是校史的重要实证内容,除了少部分毕业照和个人照,我们搜集到的图照大部分都是再拍或通过微信发来的,原件不多。直接收入校史,有失规整、雅观。尤其是人物简介中许多老同志或已经谢世同志的照片实在无从搜集,需要从毕业照或其他照片中掏取加工,这样既可以强化校史的实在性、时代感,又能够减弱搜集的艰难度。而我先前还不具备这方面的操作能力,求助他人又太不方便,为此,只好拉我的两个女儿张晓娟、张瑜来帮忙,不少照片我都要求反复加工,择最优录取。这才顺利完成了校史中图照资料部分和人物简介部分中所有图照修饰加工、提升质量任务。

从以上叙述不难看出,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须依靠、发挥众人的力量和智慧,《交口一中四十秋》能写到现在这个份上,当然也是众人努力、协作的结晶。

由于材料奇缺,现在整理出的这份46万多字的《交口一中四十秋》,分文字资料和图照两卷。文字资料卷由正文、人物简介、大事记、附录四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基本以学校发展的两大阶段分为三编十章。尽可能如实地记录了交口县中学从1972年艰难建校起,到2016年6月止40多年有起有伏、曲曲折折的发展历程。这期间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心血,有奋斗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不乏壮志难酬的无奈与伤感。图照部分基本按内容分类组合,收进了几乎包括全部高、初中毕业照(至初 118 班)在内的近800幅图照和师生名单,成为正文部分的有力佐证以及有些不好表达的内容的补充。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一章《历史沿革及其他》中,我把一些每章都可能涉及的共性内容进行了集中概述,既可以给人一些总体印象,更便于写作,避免重复累赘。真正的史的内容是从第二章才开始的,按学校的发展历程分若干阶段来写。在具体内容上,我们力图突出各阶段的个性特征;在写法上,每一章节力求总起分叙,以记史实为主;其中多分写,也有合写,有详叙,也有略提。

人物简介部分,我觉得写得最欠缺,最令人遗憾,虽涉及了11 位已经卸任的校长和6位专职支部书记,还涉及了现行学校领导团队和6位名师,更涉及了学校几十年来获地市级以上奖励的先进人物139人次,一般是照片 简介 奖状。地市级以下先进人物,除了获得特殊奖励的3位老师外,其余只列了名单。但限于文字图照部分几乎一人独舞,精力时间有限,校外社会上的人物传、人物录、人物表及附录尚属空白点,而这么多年来毕业生中有贡献、有影响的物才俊,定然数量可观。我虽然搞了个“历届特优生名录”,已整理到119班,也由于搜集信息太困难,最终未能完成,交稿时只好割爱删去。因为我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大事记部分也存在有的年代详,有的年代略的问题,因为拥有资料不一。附录部分录存了几位校领导文笔优美的回忆文章,录存了搜集到的交口一中2016年以前的校园标语以及搜集起来的、正在继续完善的各种名单,收录了有幸保存下来的四个时期的部分学校管理资料,以弥补正文无法避免的不足。

有关学校管理资料,有同志建议,取其精华,舍弃其余。但在我看来,只收集到四任校长的部分管理资料,已显严重不足,再行舍弃,会更加不足;况且既然制定了,就说明至少是适应当时需要的,如果舍弃就难免损害历史全貌;再说,哪些是精华,哪些是非精华,要甄别个所以然来也并非易事。所以我以为还是剔除重复,原貌收录为妥。纵然可能有“捡到篮子里便是菜”、滥竽充数之嫌。

我们都知道,高考成绩,是衡量学校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而我们学校这方面的资料恰恰严重残缺。无奈之下,只好采用《吕梁教育志》的统计数字与学校残存资料相结合对照的方法。好在交口只有一所高中,我想,即使《吕梁教育志》的有关数据不一定十分精准,但也不至于相去甚远。就这样不得已而为之吧。

从2013年9月起,我们搜集到照片、表格、文字等资料三千多件,为编写翔实可信的校史准备了有力根据,也为造就图文并茂的编写效果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