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角度真正的爱是什么(趣味佛教之  )(1)

有情无情难区别

在佛教里,生命大概分成两类:一类是有情众生,一类是无情众生。这里说的有情、无情,不是有情有义或者无情无义的意思。一般来说,人以及各种动物,说为有情生命;植物、矿物、泥巴瓦块、山河大地、风云雨雾等,说为无情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处于轮回中的生命体,可以理解为有情众生,这样的生命体在肉身中存在着神识,今生的生命结束的时候,神识进入下一期生命的轮回;没有神识,不会进入轮回相续的生命,即是无情众生。

水,是最常见的无情生命。《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水的特点是,没有自我的诉求,到哪里都完美的与万物融合一体。把水装进方形杯子,它高兴成方;把水灌进圆形盆里,它开心就圆。不管你怎么摆弄,它都泰然处之,不会跟“合作伙伴”格格不入。水的这个性格,彻底体现出“无我利他”的精神。

同时,水天生具有恭敬一切的心态,无论流到哪里,都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既不跟人一争高下,也不四处攀比显摆。所以,对于它的出现,人人常会欢喜,一般难有厌恶。当然了,泥人也有三分脾性,把它惹毛了,它也会巨浪滔天,覆灭一切。大浪淘尽之后,再风平浪静,还世间一片清净。

水是无情生命,跟小猫小狗不一样,是没有喜怒哀乐这样的情感意识的。但是,水到底是不是真的没有任何觉知呢?

日本的江本胜博士,曾经出版了一本书《水知道答案》,博士在书里告诉大家,自己在研究所做了10年关于水的结晶体实验,得出来水不仅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种种情绪,而且还能感知人类的感情这样的结论。

实验过程中,当研究员在实验水两边摆上音箱,让水“听”音乐的时候,当水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它的结晶体美丽而完整;在听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的时候,水的结晶体则显现出一种华丽的美感。听了嘈杂的摇滚乐时,结晶就显得丑陋巴巴的。

实验更进一步,研究员开始在装水的瓶壁上贴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让水“看”,结果不管是哪种语言,看到“谢谢”的水结晶非常清晰地摆出美丽的六角形;看到“混蛋”或者“烦死了”的水结晶形状零散又破碎,无一例外。

实验表明,当水感受到的是美好而善良的感情时,水结晶就显得十分美丽;当感受到丑恶与负面的情感时,水结晶就显得不规则而且丑陋巴巴的。

总结来说,水虽然是无情生命体,但是它能“看到”或者“听到”不同的信息,并相应呈现出不同结晶形态。

例如,当水“看”到“爱与感恩”这样的字眼时,会呈现出几乎接近完美的结晶态。而“爱与感恩”这样的情感,何尝不是我们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呢……

水到底能不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个没有公论,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佛教里讲: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意思是,众生都是一个本心(本体)的显现,本质来讲,其实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