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享有“世界水利古代建筑明珠”的美誉。因此灵渠又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秦代三大水利工程。
公元前219年,秦国在完成了统一山东六国之后,秦始皇嬴政派遣秦国大军兵分五路进攻岭南地区,然而由于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被崇山峻岭相隔,道路险阻,交通困难,使得秦国大军的后勤补给十分困难,因此奉命掌管军需供应的监御史史禄勘察地形之后,率领士兵和民夫,于兴安境内的漓江与湘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用于运输粮草等军需物资。公元前214年,这条人工运河修建完成,秦国大军随后迅速统一岭南。从此以后,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便通过这条人工运河连通在了一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原地区和岭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繁荣昌盛。
灵渠
2000多年后的今天,灵渠这条古老的运河依然充满着生机盎然的活力,仍然发挥着农田灌溉、排涝泄洪的作用。灵渠也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刻苦耐劳精神,以及中华民族丰富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
灵渠促进了秦国统一岭南唐代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30年~221年,秦国大军东出函谷关,横扫六合,并吞八荒。山东六国中的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相继灭亡,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主的山东六国故土全部纳入秦国版图之中,一个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多民族融合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正式建立。
然而,此时的秦国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大一统的帝国,因为当时长江流域以南的闽浙地区和两广地区等大片土地仍然没有实现统一,不在秦国的有效统治范围之内。于是待到中原平定之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又一声号令,派遣数十万秦国大军兵分五路南下,开始了征讨南方百越地区的大规模战争。
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
尽管在战争之初,秦国大军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尤其是负责进攻闽浙地区的秦军,出兵当年便将东瓯和闽越地区(今天的浙江和福建地区)全部征服,并且在当地设置了闽中郡管理当地事务。然而,负责进攻两广地区的秦军则没有这么幸运,习惯了平原作战的秦国大军,面对充满湿热瘴气、遍地虫蛇的南方丛林以及百越地区的顽强抵抗,使得这场战争陷入到僵持胶着的状态,迟迟不能取得胜利。
比战争的胶着僵持更为致命的是,由于岭南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地貌,山林阻隔,道路崎岖。秦国大军的后勤保障能力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当时,几十万秦国大军的粮草药物等军需物资基本上都是从北方地区的粮仓之中运往前线军营。漫长的运输补给线再加上道路不畅,使得后勤保障工作艰难至极。
随后秦始皇命令监察御史禄(名:禄;姓氏不详,史书中多称其为:史禄)开凿灵渠进而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使得前线大军所需的军需粮草可以快速地运输到前线。史禄接到旨意以后,不敢丝毫懈怠,带领同僚和民夫,科学地运用地理学和水力学知识,因地制宜、精准计算、科学布局,终于在湘江河漓江之间开凿出了灵渠,并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系统,连通了湘江和漓江,进而也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三江、贯五岭”,沟通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往来交通。
灵渠渠首工程平面布置图
灵渠修建完成之后,几十万秦国大军的粮草等物资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再加上敌我之间的军事实力此消彼长。因而秦军一鼓作气,冲锋陷阵,扫平了抵抗势力,当年便基本上完全统一了岭南地区。而且,因为灵渠的修建,为秦国稳定在岭南地区的统治和后世中原王朝戍守岭南地区和平定岭南割据势力提供了保障。
另外秦国在完成对岭南地区的统一之后,更是从中原地区向岭南地区进行了移民,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之间的大融合,推动了岭南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多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灵渠对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灵渠所在的桂林也因此成为了“南连海域,北达中原”的岭南重镇,一度成为广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正是因为如此后世百姓感念史禄开凿灵渠的历史功绩居功至伟,因此盛赞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气卷波澜”。其后,汉朝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唐朝时期的李渤、鱼孟威等人又相继主持过修建和完善灵渠的工作。因此在位于灵渠南渠岸边的四贤祠内,至今还供奉着史禄和他们的塑像。这些历史上的治水名人们受到了当地人的推崇和尊敬。
灵渠俯瞰图
灵渠的构成由于选址科学,设计合理,因此灵渠这条人工运河并不算长,全长只有37公里,工程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大小天平石堤、铧嘴、南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
- 1.铧嘴
铧嘴因为形似犁铧而得名。目前仅存有86米。铧嘴的三面均筑有石堤,其中一面紧接着小天平,主要是为了使湘水能够实现“三七分水”的目的,这点与都江堰的鱼嘴功能相似。即湘江从此处分三分来水经过南渠流进漓江河道,而剩下的七分来水则通过北渠再次流回到湘江河道,因此素有湘江水“三分入漓,七分归湘”的说法。当地老百姓亲切的称铧嘴为湘江与漓江的牵手工程。铧嘴同时还可以起到舒缓水流流速和保护坝体安全的目的。
铧嘴和大、小天平等渠首工程
铧嘴之所以能够起到这样的巧妙作用,这和大天平、小天平与铧嘴组成渠首工程密切配合有关。大、小天平均是在海阳河上的拦河堤坝,斜向灵渠南渠的堤坝叫做小天平,长约127米,斜向灵渠北渠的堤坝则称为大天平,长约344米,大天平和小天平呈现出“人”字形的空间布置关系,两者之间夹角为108°左右。而铧嘴就位于在大天平和小天平的连接处,形似玉圭的砌石坝,长约171米,走向与河流来水方向基本上呈平行状态。
当海阳河中来水量较大时,灵渠便可以通过大天平和小天平等溢洪设施,将多余的洪水水量排泄到湘江原河道之中,进而保证整个运河的运行安全和水流稳定。而且灵渠的选址十分科学合理,选在了湘江和漓江相距很近的位置,因此两条河道的水位差别并不大,再加上当时为了平稳水流,便于船只往来,故意设计成蜿蜒曲折的运河线路,进而延长了运河的长度,降低了河道的比降,很好地起到了维持运河水流稳定的目的。
正是由于大小天平既可以保障南、北渠常年保持足够水量通航,同时又不致于因为洪水期洪水进入运河而发生漫堤问题,保障了灵渠两岸的农田作物不受渍涝灾害的影响,所以这两个建筑物才有“天平”之美誉。正是由于灵渠的选址和设计已经工程布局十分科学合理,因此灵渠在整个世界的水利工程中,尤其是世界航运发展史上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大小天平分水
灵渠地处的桂林兴安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十分显著,每年当地的降水量和河流的径流量存在着明显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每逢枯水期时河流来水量不足,无法满足船只航行需要,有时即使在丰水期,灵渠也存在部分地段河道深度不够或者浅滩、水流过急等影响船只安全运行的因素。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古代的劳动人们便在水流较急或渠水较浅的地方,设立了陡门,进而将整条运河划分成若干区段,装上闸门之后,通过不同闸门之间的开闭配合实现船只安全航行的目的,每当打开两段之间的闸门,使得两区段之间的水位能够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船只前行至下一区段,依次进行,便可以保障船只顺利通过运河。灵渠最多时曾经拥有36座陡门,因此又有着“陡河”的称号。陡门的设计原理十分科学有效,现代的多级船闸也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陡门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早的船闸,因此又被人们称为“船闸之祖”,这种设计理念对于世界水利航运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宋朝时期的范成大曾经在自己的著作《桂海虞衡志》中高度赞扬灵渠的陡门的神奇:“(灵)渠绕兴安县,深不数尺,广丈余。六十里间置陡门三十六,土人但谓之陡。舟入一陡,则复闸陡,伺水积渐进,故能循崖而上,建翎而下,千斛之舟亦可往来。治水巧妙,无如灵渠者。”
灵渠陡门
灵渠对后世的影响灵渠最早由秦代史禄开凿建设而成,后又经过汉代马援的疏浚修复,到了唐代时期,又先后经过了李渤修建铧嘴、设立陡门,鱼孟威进一步巩固修复和提升改造。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对灵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修缮和维护工作,才保证了灵渠能够历久弥新,使得其使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福泽后世两千多年。
灵渠是古代历史时期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的工程典范,因此被誉为“世界水利古代建筑的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水文环境等自然条件,妥善处理人类活动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示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顺势而为、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更是对维护祖国完整统一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共同繁荣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史记》、《桂海虞衡志》、《阿房宫赋》;
文:【珞珈山的猫】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