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核心症状
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刻板行为及感知觉异常是ASD 的核心症状,是ASD 确诊的必需条件。必须充分认识到,与普通发育儿童的个性和行为复杂多样一样,不同的患儿因为个性、年龄、病情程度、智力水平、是否有共患病的不同,会表现迥异;同一个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未能尽早获得科学的干预,临床表现会出现所谓的瀑布效应(cascade effect)——多数患儿的症状会逐渐明显或典型。
自闭症患儿的核心症状出现时间不一,早在半岁左右,多数在2 岁前后,家长开始注意到患儿与同龄儿童发育存在不同,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方面。对此,不少家长和初级保健医师会认为,患儿的情况“大一点就会好”,从而错过早期诊断和干预的机会。因此,临床医师应当熟悉和掌握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尤其是儿童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的发生、发展规律非常重要。
02
社会交往交流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是ASD 的核心症状,这种社交障碍也存在程度差异,从严重的几乎完全无交往状态到愿意交往但互动技巧欠缺,呈谱系(spectrum)分布,这也是谱系障碍概念的体现。由于存在社会交往障碍,使人感觉患儿在交流方面与他人不同步、不协调。
最早期,是多数父母注意到患儿似乎叫不应、眼不看。患儿通常喜欢独自玩耍,对父母的多数指令常常充耳不闻,但是父母亲通常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听力是正常的,因为孩子会执行其感兴趣的指令如:上街、丢垃圾、吃饼干等;
患儿和父母在一起时通常缺乏目光接触,或对视短暂、游离;有需要时通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但是并不能用手指指物,也不能依指令用手指指认亲人;
患儿或者完全没有与人交往的兴趣,或者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不愿、不懂或不擅长与父母/小朋友之间进行合作性、分享性、对话性、模仿性、轮流性、竞争性、对抗性游戏;
多数患儿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之间似乎缺乏安全依恋关系或是表现为反应延迟;多数时间,患儿对亲人的离去和归来缺乏应有的或恰当的情感表现,似乎不能用余光注意父母是否在场;
躯体语言的运用能力落后,较少用点头/摇头表示同意/拒绝;
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甚少用眼神参照、示意;
无论是否具备语言能力,都甚少有向父母告知或分享的行为,也不会向父母显示、显耀自己,不会撒谎、很少告状;
不能与他人共同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例如显著的声响、东西的跌落、人物的出现等;
03
语言交流障碍
ASD 患儿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障碍,这是多数ASD 患儿家长带来医院就诊的首要原因。不同患儿因病情轻重,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也体现了谱系特征。
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通常在2 岁甚至3 岁时仍然不会说话;
部分患儿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停滞;
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但是语言缺乏交流互动性质,表现为无意义的发音、难以听懂的语言、重复刻板语言或是自言自语,语言内容单调,有些语言内容奇怪、难以理解,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
拥有语言的患儿多使用“指令”语句,例如“上街”“要吃麦当劳”,很少会使用疑问句或征询意见的语句;
少数患儿语言过多,显得滔滔不绝,重复提问、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自说自话,即使与人对话,语言也多数为单向交流,不能顾及对方的言语和情绪,难以轮流说话,言语内容与场景往往不相符,而与患儿自身兴趣有关,自我中心特征明显。
04
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主要体现在身体刻板运动;对物件、玩具的不同寻常的喜好和方式;特定的仪式性行为;坚持同一性。通常来说,病情严重的患儿,频繁的身体刻板运动常见,而病情轻微者,可能更多体现在思维方面的强迫性方面。
ASD 患儿对多数儿童喜爱的活动、游戏和玩具可能不感兴趣,但却会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并因此表现出各种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例如反复转圈、摇晃、敲打、看手、双手舞动、嗅味;开关门、拨弄开关按钮、敲打键盘、翻书、来回奔走、排列玩具和积木、转动玩具车轮。
05
感知觉异常
与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密切相关的,是多数ASD 患儿存在感知觉异常,一些感官显得过度敏感,另外一些感觉又显得过于迟钝。
有些患儿对某些声音特别恐惧或喜好;
有些表现为对某些视觉图像的喜好或恐惧,或是喜欢用特殊方式注视某些物品(例如格子门窗、电梯门的开关等);
一些患儿喜欢歪头斜眼视物(并非斜视);
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
喜欢嗅、啃、咬物品;
挑食现象常见;
部分患儿痛觉迟钝;
本体感觉方面也显得特别,例如喜欢长时间坐车或摇晃,特别喜欢或惧怕乘坐电梯等。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18dz2307100
文/上海市儿童医院
编辑 / 寸寸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