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电影界,张艺谋导演对于人物内心细节地刻画与描述几乎是里程碑式的,而在他的电影中,最能成功的塑造一个痛苦悲剧人物形象的女演员,无可争议是巩俐 。当一个足够优秀的导演遇上了一个敢于尝试一切的演员,那么电影的合作其实不能称之为合作,而是互相较量和成就。演员的演技更上一层,导演的导戏能力也遇强则强,在这样激烈的碰撞中,电影《菊豆》应运而生。

相比于张艺谋导演此前导演的同类型作品《红高粱》,菊豆的立意显得并不深远,而其中似乎也没有过于恢弘的主论与爱恨情仇,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探究和原始欲望的批判。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1)

人们总说,在物欲横流的都市生活中,每个人会为了所谓生存掩盖自己内心的欲望,那么当一个人到了农村小镇,又是否能够逃脱出封建礼教,道德磨难的束缚,去追求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张艺谋通过电影《菊豆》将这个问题清晰地推到了大众的面前,而巩俐则负责以自己精湛的演技向观众乃至世界大环境提出挑战。

这看似是一部尺度跨度非常大的电影,主人公菊豆从最开始的被迫成为发泄欲望的工具,到后来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真正的爱情勇敢出格,再到最后以自杀式的报复一把大火祭奠自己的爱情,全篇呈现一个悲剧的走向。

曾经被视为票房保证的电影美学也被张艺谋放到了最不重要的位置——除去整个电影的色调颇有考究,其他方面给予观众的视觉体验其实反倒是不甚美好的,但是情感的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却无疑是冲破了时代的束缚,将人类的欲望和道德的束缚放在了天平上供人裁决,给予了所有人崭新的思想、视觉体验。

一、时代和封建道德的牺牲品

影片伊始,巩俐扮演的年轻菊豆出场。她拥有着当时社会大部分女人没有的漂亮容貌,却也同时拥有着比大部分人更贫穷的家庭背景。

这样矛盾的人物设定从一开始似乎就奠定了菊豆这个角色的悲惨结局,在这样的时代下,她的美貌不至于能够到达给予她实质性的利益和变成她保护自己武器的地步,却也不会让她被忽视泯然众人,这样的人物设定是合理的,而菊豆被卖身给开染坊的糟老头子杨金山,似乎也在观众的意料之中。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2)

这是封建世界给予菊豆的第一课,年轻和漂亮有时候不一定是资本,也有可能是让自己成为猎物的潜在因素。被当做交易工具用一点金钱衡量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更何况是被卖给一个拥有变态淫欲的糟老头子,一切都是在给菊豆的生活难上加难。杨金山已经年过半百,不算很有钱也绝不贫穷,自己有一间染坊,白天,菊豆是染坊中不要钱做事干活的小工,晚上,就成了杨金山发泄兽欲的工具。

杨金山在整个电影的形象是负面的,这个人物显得可悲、可恨、又可怜。他有生理缺陷,注定是没有子嗣,这给予他作为一个封建大男子主义拥护者的打击是巨大的,他装作无所谓,其实心中却一直介怀自己的生理缺陷,苦于无法根治,只好将自己的怒火迁移到妻子身上,以此来维护自己相当可怜的自尊。

生病是天灾,她的病况让人们可怜,但是凶残暴力又足够让人可恨,在他折磨死了自己的两个妻子后,他买下了年轻美丽的菊豆,让所有人的心都被这个前途未卜的年轻女子揪了起来。

杨金山和菊豆之间,毫无疑问是没有爱的。两人甚至算不上是各取所需,这场婚姻本来就像是一场杨金山对于菊豆单方面的折磨。老头已经折磨死过两房太太,对于年轻的菊豆,他再也不会产生恻隐之心,而生理缺陷导致心理缺陷的杨金山,更多是将菊豆当做她报复命运的一个对象,一种工具。他将菊豆折磨的死去活来,菊豆在这样的命运下,被赋予了一种近乎死亡的悲剧美感。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3)

白天,她是染坊中年轻美丽的女工,晚上,她则沦为受人折磨的工具。这样的强烈的反差很好的在菊豆身上塑造了一种悲情美,而当一个纯洁无瑕的少女在体会了人间最痛苦的折磨之后,则表现出了与自己年龄所不相符合的悲情来,这样独特的气质是很吸引人的。

这个时期,菊豆没有反抗,或者是,她根本不敢,也没有想过要反抗。贫穷的家境只告诉她要逆来顺受,自己被买下了,就要心甘情愿的接受买主的任何折磨。这是当时吃人的封建礼教和社会给予菊豆的,也是当时大环境,大时代的缩影,菊豆这样的女人,在那个封闭的社会,一辈子都难以逃脱枷锁。

菊豆并不是不想脱离这种生活环境,少女怀春,哪个少女不想碰到真正待自己好的爱人?谁又愿意日日夜夜屈居一个糟老头子的身下,凄凄惨惨的过完可能是被折磨结束的一生?和当时很多相同境地的女人一样,菊豆是一把干柴,她可以燃烧,只是需要遇到一把烈火才能灼烧起来,烧破这吃人的婚姻和不平等的关系,冲破牢笼追求自己的欲望。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4)

二、追求内心欲望,爱上不该爱的人

菊豆是一把干柴,杨天青则是那把燃烧干柴的明火。

整个电影演绎到这里,开始发生区别于一般农村题材电影的戏剧化一面,菊豆的确如同大部分农村女主人公一般悲惨,但是她的内心其实是不屈的。长久的折磨没有让她对生活的希望烟消云散,反而真正的教会了她去追寻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想法随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愈来愈重,直到她爱上了自己名义上的后辈——杨金山的侄子杨天青。

杨天青仰慕菊豆已久,他卑劣地暗恋着自己年轻的婶婶,为菊豆的欲望美和颓丧美所折服。他在深夜里偷偷听菊豆房间的声音,即使是被他的叔叔折磨发出的欲望的呻吟,也让杨天青爱恨交织。他偷窥菊豆洗澡,墙上的小洞里,菊豆衣衫褪去,露出年轻美丽的身体就像是鸦片一样吸引着杨天青。

他爱慕这个年轻的婶婶,发疯似的想要占有她,但是他太无能太软弱。他不敢忤从小将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叔叔杨金山,也不敢冲破人伦世俗的束缚,因此他对菊豆的爱,也只能仅仅止步于此。

一开始,菊豆在得知侄子对自己不伦的想法时,是想要阻止的。但是变态的生活与变态的丈夫早就彻头彻尾的改变了这个原本安分守己的女人。在丈夫的羞辱下,生活的压力下,菊豆急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慰藉。接触不到许多人的她将这个慰藉自己的希望放在了侄子杨天青的身上,欲望打败了隐藏在柔弱身体里的羞耻感,她开始放下所谓假惺惺的道德,去主动勾引侄子杨天青。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5)

事实上,与杨天青的感情线是改变菊豆的最大原因,而她与杨天青的媾和则是让让她彻底转变的最大的分水岭。与其说菊豆对杨天青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报复的快感和对自己的救赎,安分守己了前半生,却始终未能得到善果,反而是在一轮轮的折磨中,被控制的生死不如,那么为何还要把自己架在世俗的框架中?

再者,选择杨天青是无奈之举,也是有意为之。杨天青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个男人,更是杨金山的侄子,菊豆恨杨金山对她不人不鬼的折磨,却也无法正面反抗杨金山,只能曲线救国,通过出轨杨金山侄子的行为造成一种背叛的报复和快感。

两个人在染坊偷情的时候,张艺谋对于电影的刻画和描述也显得很是恰到好处:染布机器就像两个人道德的沦陷一样逐渐失控,欢爱中交杂的不仅仅是最野生最原始的情欲,更是包含了世俗、道德、伦理、情感,是菊豆迈出冲破世俗的第一步。

三、现实生活比电影情节更具有讽刺性

对于妻子和侄子之间的偷情,一开始,杨金山是完全被蒙在鼓里的,以至于当菊豆和杨天青生下了一个孩子,杨金山还天真的以为这是自己生下来的种,也是自己唯一的后代。

杨金山的自尊在这一刻重新得到了满足,他以为自己的生理缺陷已经治好了,难得是菊豆还给杨家生下了一个男丁,让他不至于断了香火。他与族中的一众老人商议再三,决定给这个孩子取名叫做杨天白。

多么讽刺的名字,杨天青、杨天白,两人在名字上是平辈,在生理上却是父子,杨金山想得很好,这个孩子叫做杨天白,与侄子杨天青一起秉承清清白白的美好寓意,事实上,对于残暴至极的杨金山来说,他的后人取“清白”的名字本就是一种讽刺,更何况实际上,这个孩子本就是乱伦偷情的结果,并不清白。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6)

老来得子有多么狂喜,后来发现真相就有多么愤怒,在撞见了杨天青和菊豆的欢爱后,杨金山气血上头,中风不起,直接瘫痪在床,不能说话了。

当恨了一辈子的杨金山终于失去了打压人的能力,菊豆和杨天青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起来,他们打心眼里为杨金山的中风高兴,以为这样就能够不用顾忌其他,更大胆的去追求爱情。菊豆在杨金山的瘫痪中第一次得到了报复的满足感,为了加重杨金山的痛苦和自己的快感,她直接告诉杨金山,天白是她和杨天青偷情的产物!

故事到了这里,菊豆已经完全放下了自己已经丝毫不剩的羞耻心和一直以来对于道德的顾忌,她甚至开始真正的享受这份冲破礼教束缚,追随自己内心的快感,并且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动力和来源。人伦道德在这一刻变得像泡沫一样无足轻重,只有内心的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

愤怒的杨金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瘫痪死心,他想一把火烧了这座房子,却被菊豆阻止。菊豆和杨天青在人前对他恭顺而孝敬,人人都羡慕杨金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只有说不出话的杨金山自己知道,这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折磨!菊豆在折磨他,一如当年他折磨菊豆一样。

但是他是从一开始就变态的人,他不仅仅接受了天白叫他“爹”,还当着众人面让天白叫父亲天青“哥”,这样混乱的生活环境不仅仅让天青痛苦无比,更是造就了天白内心的扭曲。在他亲眼目睹母亲和杨天青的媾和之后,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变质了。

乱菊cp(菊豆出轨乱伦)(7)

第一次,他将杨金山拉入染池淹死,以完成自己对于这段不伦关系的第一次报复;第二次,他将亲生父推进了染池,甚至在他脑袋上补了一棍,给自己的报复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杨天白在电影中的存在,更多的是菊豆感情的一种具象化,他的出生就是讽刺的、不清白的,而后来饱尝人伦痛苦后,他选择亲手了结这份痛苦,一如影片的最后,菊豆用一把火烧掉了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祭奠这场混乱的闹剧一般。

菊豆的形象是相当鲜明的,作为在那个时代生存的妇女,对抗人伦世俗,她已经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包括出轨,包括生子,都是她对于苦难生活和人间世俗的抵抗,只是这种抵抗在大时代的压力下,未免显得太过渺小,即使菊豆已经用尽全力,也无法冲破这世俗的牢笼。

整部电影给予人的气氛是悲剧批判的,无论是菊豆的勇敢,还是杨天青的软弱、杨天白和杨金山的变态,都为这部封建主义电影蒙上了面纱。伦理道德和原始欲望的命题,在电影的推动下进一步走到了观众面前,但是孰对孰错,只能自己探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