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教版数学书插图事件多次登上各大媒体热搜,教材事件暴露出很多问题,令广大网友义愤填膺。其中问题之一是教材多幅插图打着“性擦边球”,毒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下面几幅插图是笔者在一些平台上保存的。

比较文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性擦边球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和青少年读物里的性描写)(1)

小女孩露出粉色内裤

比较文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性擦边球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和青少年读物里的性描写)(2)

男生凸出生殖器,女生被袭胸、抓裙子

显而易见上述图片已经严重损害了青少年健康。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还充满童真、身心健康还在发育阶段,这样大尺度的图片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忍直视的。在广大网友的舆论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表示愿意接受批评,认真修改。

随着教材问题热度的持续上升,近日,许多青少年读物也存在打着“性擦边球”,来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比较文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性擦边球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和青少年读物里的性描写)(3)

某小学生课外读物出现“性暗示”

这是一本小学生课外读物里的内容,适读年龄为8—15岁,显然,这种打着“性擦边球”的“性暗示”读物不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阅读。

对于这一事件,广大网友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讨论,问题的焦点主要是怎么看待儿童读物里的性描写和文学作品里的性描写。

比较文学基本研究方法的运用(性擦边球如何正确看待文学作品和青少年读物里的性描写)(4)

网友关于该问题的讨论

总结网友的讨论,一方面是如何区分儿童课外读物和教材,另一方面是文学作品该不该有性描写?

对于前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儿童课外读物和教材应该同样严肃对待,因为这些都属于青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是他们价值观的来源之一。如果出现“性暗示”,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一言以蔽之,只要是青少年年龄阶段的书籍,都不应该打“性擦边球”。

对于后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文学作品可以出现性描写,但必须是积极、健康的性描写。有一定阅读量的读者都知道,文学作品里的性描写,已经屡见不鲜了。像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兄弟》、贾平凹的《废都》……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性描写,但这些作品并不因此而变得低俗。

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杂文《我写(黄金时代)》中,谈了他对文学作品中性描写的看法:

“这篇小说中有大量的性爱描写,这是无须掩饰的事。性是《黄金时代》的主题之一。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性爱是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我认为对此既不需渲染,也无须掩饰,因为它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假如要说明过去的事,没有它,绝不会完全。”

“有关在小说里写性,我也有过一些顾虑。米兰·昆德拉喜欢用一个词:“媚俗”。这是作家的一块心病,因为你会考虑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何想法。我很怕别人说我蓄意渲染,以示大胆不同流俗等等。当然,也怕另一些人说我是大流氓。但是如果考虑到一切人的看法,写作就成了一件叫人害臊的事了。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听了毛姆的话,到公共厕所去分发手纸。这是他对一切痛苦中的作家的建议。”

显然,王小波的观点主要有两点:

1、性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很正常的,它本身就属于生活的一部分;

2、作家对于性描写,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王小波这段对文学作品性描写的看法,还是其他文学作品里关于性的描写,都是无可厚非的。文学宗旨是传达真善美的,健康、积极的性描写符合文学宗旨,同样的,一些从反面来批判性丑恶的文学作品,也是想从反面来烘托积极、健康的性,例如《废都》《金瓶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带有“性描写”的文学作品应该严肃禁止未成年人阅读,毕竟他们还处于生理不成熟阶段,于此同时,作为成年人,对待这类作品,应该以一种健康、成熟、理性的态度去阅读,如果还用世俗的眼光看待,那和未成年人又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