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当人们热渴难耐时,有一杯凉甜凉甜的冰淇淋是再美不过的美事了。可是在信阳,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冰淇淋,而是它——石凉粉。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1)

李耘|文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2)

石凉粉是太独特了

独特到唯信阳独有

我写过信阳的毛尖茶,写过信阳的炖菜腊肉,无论如何是应该写写信阳的石凉粉了……

石凉粉是太独特了,独特到唯信阳独有,在信阳以外的地区很难见到。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3)

一种类似果冻又不是果冻、类似凉粉又不是凉粉,无色透明、晶莹剔透的吃食盛在一个大口浅底的青花瓷撇叶碗里,舀一勺白糖,再洒几滴薄荷水,就是一碗可以消暑解渴、清凉绵甜的石凉粉了。

凉粉不是凉粉,果冻不是果冻,石凉粉是太独特了。独特在它是天然植物做出来的,所以它是真正的绿色健康食品,比果冻冰淇淋更健康。

石凉粉的原料很简单,至少在信阳处处可见,叫做石花籽。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4)

石花籽个头非常小,与芝麻大小差不多,做法也简单,先备一盆清水,用纱布包一兜石花籽,放在清水中轻轻地揉搓,揉的差不多了,盆中的清水也有了些白色的沉淀,然后放置一段时间,等盆中的水与粉的混合物融合的差不多了,就可以点了。

这“点”是比较关键的,石凉粉之所以得名,就是需要这一“点”。

“点”可以用两种东西,其一是用茄子,另一种就是中华牙膏了,茄子“点”出来的石凉粉颜色稍带些微紫色,牙膏“点”出来的石凉粉则是完全无色的。

在“点”的时候也得注意,不能嫩也不能老。太嫩了,石凉粉就不成形,无法凝结,而太老了,又有些硬了,影响口感。

只有“点”的恰到好处的才行,才会顺滑适中。盆中的粉状物一经点过,就成了无色透明的凝固物。

这时候就已经成形了,可以吃了,但若是用冰块冰上一会儿,味道可就出来了。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5)

降温效果冰淇淋和它没法比

要说这石凉粉,无色无味儿,有什么好吃呢,但它的味道独特也就独特在无色无味上。

浅底瓷碗中盛上那么一碗透明见底的石凉粉,舀一勺白糖,再洒几滴薄荷水。浅淡的石凉粉中,白糖的绵甜,薄荷的清凉,全都出来了。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6)

除了薄荷汁以外,一般还要准备好橘子汁,菠萝汁,柠檬汁等不同口味的饮料,根据不同人的口味而选择喜爱的调料加入。

而且通常会洒一些比较碎的山楂片,口感细腻,爽滑。在炎热的夏季吃一碗,心情就像石凉粉一样透明凉爽!

石凉粉的独特还在它的降温效果堪称一绝,冰淇淋没法比,冰淇淋好吃,但是大暑天吃它不解渴。

喝杯冰水倒也不错,但那种凉意是暂时的,不能从骨子里解决难耐的热度。

而石凉粉就不一样了,它的凉,是那种沁人心脾的,透入心底的清凉。

因为它是大块滑溜沉入胃底的,在胃底它的凉爽是慢慢扩散的,所以降温效果比较持久,是喝冷饮吹空调难以比拟的。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7)

盛夏之时,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要在干渴急热的时候见到有石凉粉,哪怕是那冰淇淋再美味再可口,也会弃之不顾。

至于什么冰镇酸梅汤,冰镇绿豆汤之类,也是不能与石凉粉的神奇效果相比较的。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8)

石凉粉为什么只有信阳有?

至于石凉粉为什么信阳独有,而外地少见的疑问,我不断咨询过几位经营石凉粉的师傅,他们也说不太明白,有的说和制作难度有关,有的说和水土有关,外地的水土做不出来。

有一位师傅就说他一个外甥在郑州,也想经营石凉粉,就请他去郑州做了一回石凉粉,结果用郑州的水就是没有做出来,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服不行啊!

炎夏时节,在以“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著称的信阳的大街小巷或河边树下,经常可以碰见卖降温饮品的三轮车,车上装着保温桶或者冰柜,保温桶和冰柜里装着各种降温饮品,有酸梅汤、绿豆汤等各种冷饮,但唱主角的是石凉粉。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9)

在油盆似的大太阳下,当赶路或者劳作的人们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活路,冒着热汗,坐在浉河边的长椅上,吹着柳树拂来的微风,喝上一碗沁人心脾的冰镇石凉粉,那是一件多么惬意和令人享受的事情。

在夜幕下的街头巷尾,当乘凉散步的一家大小、三五好友,或一对对谈情说爱的情侣,坐在路边的小木桌旁,一边闲聊一边品尝着凉甜美味的石凉粉,也是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信阳石凉粉的做法(信阳独特的石凉粉)(10)

我常常在想,信阳的美丽在于有山有水,信阳的宜居在于美景美食。美食里经常提到毛尖茶、南湾鱼和炖菜腊肉,而石凉粉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小,是小食品。

其实,世间万物,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作用,大小均不可缺。正像小草虽小,装扮大地不可少;螺钉虽小,飞机大炮离不了。

因此,石凉粉对于建设美丽信阳、宜居信阳的作用不亚于南湾湖、鸡公山,也不亚于毛尖茶、南湾鱼和炖菜腊肉的作用。

近期天太热,常吃石凉粉降温,有感而发,是为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李耘,原名李军善,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文学爱好者,喜欢乡土文学,专写散文,有少量作品在地方报刊发表。

推荐阅读

放弃肥肉,真不一定是健康的事儿

帮忙娶媳妇的自行车,带给我的美好记忆

豫记·甄选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秘书微信

进入“豫记·河南好物群”,获取更多豫地风物。

(添加时请备注“豫地风物”)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com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salome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