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在自传中曾经提到,在他的家乡湘西,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职业,叫做“赶尸”。
交通尚不发达的年代,客死异乡的游子为了落叶归根,往往会找到专门的赶尸人,在自己死后将自己的尸身带回家乡。
有人说,赶尸人拥有某种秘术,可以用道术咒语操控尸体在白天行走,仿佛活人一般;也有人说,“赶尸”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货物运送行为,是在死者去世后,趁着尸僵的发生,有人用竹竿将尸体串起,再用绳索固定,之后长途运送。
真相如何暂且不论,但沈从文的文字足以证明,“尸人夜行”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曾存在过。而与赶尸相似,在我国的民俗故事中,还一直流传着另外一种“尸人夜行”的现象,至今尚不能得到完全的解释,这就是“阴兵借道”。
何为“阴兵”“阴兵借道”,是指死去的人们成群结队地出现在人间,在夜晚的森林和田野中行走。民间流传中,大多数人认为,这种现象通常是发生在大灾或者大战之后,逝去的冤魂无处归依,兀自飘荡在死去的地方,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只能终日重复着死前的行为。
相比“赶尸”,“阴兵借道”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更加久远,也更加有迹可循。
成书于宋的《太平广记》就曾记载,唐玄宗时期,河南洛阳就曾经发生过阴兵借道的现象,并且惊动到了当时正在洛阳巡幸的皇帝。此外《北齐书》《金史》等史书典籍中,也都出现过相似的记载。至于民间野史、志怪小说中的有关记录,更是不胜枚举。
那么阴兵借道的真相是什么呢?难道这世间真的有鬼神的存在吗?
故宫幽魂20世纪90年代,故宫一度传出“阴兵借道”的传闻,有大批游客声称在故宫中看到了身穿清代服饰的宫女,在宫墙前排队行走。
一时间,有关故宫中有阴兵的猜测甚嚣尘上。但在经过有关专家调查后发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故宫的墙体颜色中存在着一种名为“四氧化三铁”的特殊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具备电传导功能,如果某一个雷雨天恰好有一道闪电击打到了故宫宫墙的墙体上,这面墙就具备了录像的功能,相当于一部录像机。
而如果在这时又恰好有宫女从墙体前走过,宫女的身影就会被记录下来,下次再遇到雷雨天、闪电击打宫墙这种巧合的情况时,这部“录像机”就会播放出之前的影像。游客们所看到的,正是在不知何时录制在这部“录像机”中的场景。
这次的解释让人们一度认为自己破解了阴兵街道的秘密,直到”云南惊马槽事件”的出现。
“惊马槽”未解之谜2001年,作家韩松在自己的作品《鬼的现场调查》记录了自己在云南惊马槽探索“阴兵借道”的全部过程和有关结果。图书的出版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惊马槽是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沙林风景区附近的一处幽深山谷。
据当地村民反映,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惊马槽中就不时传出怪异的声响,有时是马鸣、有时是人的嘶吼,还有链条、刀兵交击的声音。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声音不仅人能听到,动物们似乎也有所感知。
在当地,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当地人赶路、运货都要靠马,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有马匹到达这处山谷附近,就总是会表现得狂躁不安,拒绝前行,如果强迫其进入,结果不是摔死就是被惊吓到再也无法使用。长此以往,惊马槽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当地老人们说,这都是因为惊马槽是曾经诸葛亮和南中地区首领孟获交战的古战场,1800多年前,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和孟获的军队在这里发生了激烈战争,战争中,蜀军死伤惨重。
因为战事太过惨烈,战争持续得太久,那些死去的士兵们也忘记了自己早已死去,时隔千年,他们依旧被困在这片战场上,铭记着自己的使命。惊马槽中传出的声音,就是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悲鸣。
这种说法当然并不被作家韩松所认可。一开始,他和同行的专家们都认为,惊马槽中的诡异声响应当和故宫的幽魂现象类似,都是因为电磁场的形成而导致的结果。
而专家们在实地勘察后也确实发现,惊马槽的地层以石英石为主,具有传导功能,同时石英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具有极佳的记忆功能,是集成电路的主要材料。
惊马槽中发出的声响,原理应当和故宫宫女出现相似,都是由于地质条件和天气条件的巧妙结合,最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电磁场,使惊马槽在那场战争中录下了当时战场上的嘶吼和交战的声音。人们所听到的,正是当时战场上的声音。
但随着调查的展开,事情却出现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反转。从理论上来说,惊马槽如果要成为一个“录音机”,除了要有石英岩这一条件外,磁铁矿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当研究人员将采集回来的岩石样品进行矿物鉴定和化学分析后却惊讶地发现,惊马槽周围的岩石中只有极少量的磁铁矿,并不具备形成“录音机”的必备条件。
调查的结果令所有人瞠目,直到最终图书的出版,惊马槽的秘密也始终没有得到答案。难道,难道这一次真的是阴兵的出现?
或许是答案?惊马槽的传说公开化之后,来自四面八方的调查团队也都先后赶到了这里,试图解开秘密背后的真相。
纪录片《神奇的陆良彩色沙林》更是在这里录下了一段古怪的声音。
而在所有的调查中,目前最具有说服性的,是2005年央视著名栏目《走进科学》的探索。
节目中,中科院研究所主任李晓东认为,惊马槽的声音,并不是战争中被录下的声音,而是由于惊马槽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风的声音。
李主任认为,从地理形状上看,惊马槽的形状类似于一个啤酒瓶的瓶身,入口处小,两边则直上直下。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你对着一个啤酒瓶吹气,就会听到刺耳的响声。
在物理学上,这叫做“共振”。
在声学上,这是一种类似我们口腔发声的“共鸣”。
啤酒瓶就是我们的口腔,吹气相当于发声,当声音的气流在啤酒瓶这个腔体中穿过时,气流作用到啤酒瓶的内壁之上,在瓶壁表面产生振动。
此时瓶壁表面的振动速度和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一样的,快慢相同的两个东西碰撞在一起,就会被叠加起来,于是原来很微弱的声音也就被放大了。惊马槽中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原理。
风吹入惊马槽之后,像啤酒瓶中的共振一样,风声被放大了,成为一种古怪的声响,再加上周围村民的想象和演义,风声最终就成了传说中战场嘶吼、兵器击打的声音。
而至于动物害怕不敢进入,则是因为动物的听力频率范围本就比人广泛,即使是很微小的声响,它们也可以敏锐地察觉,惊马槽中经过变形的风声自然就引起了动物的恐惧。
探索到了这里,问题仿佛终于有了答案。循秘而来的人们倾向于科学的解释,而生活在惊马槽附近的村民中,则依旧固执地流传着那个关于古战场的传说。
人们真诚地相信着,在那座幽深的山谷中,潜藏着1800多年前的蜀君将士的英魂。但已经不再重要了,鬼神最初的出现本就是为了抚慰人心,科学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至于要选哪个答案,只要问你的心之如何。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