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文/图

翘首以盼两年,高值耗材国采终于出炉,469元的冠脉支架更是一举天下知。从2018年国家医保局驱动药品集采,再到如今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第一单,冠脉支架由“天价”变成“地板价”,相关话题一时间引发热议。

有网友质疑,突然便宜这么多,还能“放心”用吗?对于大家的一系列问题,有关专家进行了回应与解答。

心脏支架啥价位(心脏支架告别万元时代)(1)

【变化】最低中标价469元,心脏支架打响耗材集采第一枪

11月5日上午,行业瞩目已久的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报价工作在天津完成,最终8家企业的10个品种拟入选,入选产品报价在469元~798元之间,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1年1月用上国家集采降价后的中选产品。

国家医保局公开消息显示,本次集采共有2408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年采购量大于500个的851家医疗机构全部参加。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冠脉支架包括不锈钢支架、钴基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而此次耗材集采选择了临床应用较多的钴基支架,较低端的不锈钢支架与较高端的可降解支架不在其中。

【惠民】集采降价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将大大减轻

心脏支架从1.3万将至700元左右,消息一经发布,引发网友、市民广泛点赞:

“这就是双十一吗,爱了爱了!”

“家里长辈迟迟不愿意做支架手术,现在有了国家支持加上便宜的价格,可以再劝一波了。”

“前年我爷爷装心脏支架,医保报销后总共花销大概有8万,当时已经觉得很安慰了”,郑州市民李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没想到现在一个支架只要几百块,真是实实在在的惠民。”

“冠脉支架价格降低后,最先受益的无疑是广大患者。”华中阜外医院副院长、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内科主任高传玉表示,目前,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近,但冠脉支架的渗透率远达不到相当水平。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冠脉支架的费用较高。

心脏支架啥价位(心脏支架告别万元时代)(2)

心脏支架啥价位(心脏支架告别万元时代)(3)

作为一名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的心内科专家,高传玉坦言,医保能报销的毕竟是一部分,而刨去报销的比例,最终费用对很多低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依然负担很重,这也致使很多患者放弃救治。此次集采降价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将大大减轻,也将进一步提高冠脉支架的患者可及度。

【解惑】高值耗材国采,为何从心脏支架开始?

高值耗材国采,之所以从冠脉支架开始——需求是第一导向。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统计,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3.3亿;从2009年到2019年,中国冠心病手术量从23万例发展到超过100万例。

以每台手术支架使用量约1.5枚计算,我国一年要用掉150万个心脏支架。国家医保局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医用耗材市场规模3200亿元,其中高值医用耗材1500亿元。而冠脉支架的总费用就几乎占全国高值医用耗材总费用的1/10。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脏支架价格的虚高。

河南商报记者通过对比冠状动脉支架国际公开价格发现,在此次集采之前,国产冠脉支架品牌价格在7500-18500元,中位数14000元,进口品牌价格11400-23300元;而同代支架在巴西只要2183元;美国患者则需要支付6403-18507元;2020年3月,印度政府甚至规定药物洗脱支架天花板价,将其调整为756元。

此外,冠脉支架领域也是我国血管介入器械中发展最成熟的细分市场,以及高值耗材领域进口替代率最高的市场之一。公开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国产化比率已经达到80%左右。

由于临床用量较大、竞争充分,“充分竞价”的条件已经成熟,心脏支架成为国家首个高值医用耗材领域集采品种较为合适。

【追问】便宜如何保证质量“放心”?这些答案请查收

心脏支架降价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榜,也招致了一连串质疑声音。

“价格这么低是否会让质量较低的非主流产品入选,还能放心用吗?”

“产品价格压低后,是否会对医生手术意愿产生影响?”

这些担心,显然是多虑了。以河南省为例,目前公立医院已经全面取消了医用耗材加成,实现了零差价,通过调整诊疗费用,医院的整体收益并没有太大变化。对此,高传玉介表示,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价格的变化不会对医生的使用意愿造成影响,“比起关心收益,医生们更关心的同样是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集采,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中选,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而在此前,天津市有关部门密集调研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检测能力进行摸底,保证中选产品质量可追溯。确保每一个产品应安全、有效。

此次耗材集采选择了临床应用较多的钴基支架,那么“限定了支架的材质,会不会限制医生的临床选择?”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据了解,不同生产企业、不同品牌的心脏支架在临床使用中70%到80%可相互替代,仅有少数不可替代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支架直径与长度有特殊规格。目前主流品牌的规格均能满足80%左右的临床常见情况。

【声音】心脏支架手术迎来“白菜价”?技术价值不应被忽略

在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钟东波指出,实际上此前部分医用耗材的高昂价格包括了大量流通费用,通过集中采购,企业不再需要支出这部分费用。同时,企业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研发,进一步推动自身创新发展。此次集采可以看作对医用耗材行业生态环境的净化,从冠脉支架开始,改变这种不公平的、低端的竞争环境。

那么,以后做心脏支架手术是不是就变成了“白菜价”呢?

事实上,医疗上最值钱的不是器械,是技术成本,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关注到这一动态,有业内人士表示,“支架降价只是回归了正常逻辑,接下来应该就是技术价值的回升了。知道怎样把支架放入到心脏,可能远比支架本身更有价值。”

来源:河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