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公园广场舞(小县城里的广场舞)(1)

广场舞,这种伴随着大妈们红火起来的集体运动,已成为中国大大小小城市的标配。在公园、绿地、商场外、街角边,没有成群结队的大妈伴着音乐大跳广场舞的场面,你都不好意思叫做城市。如今,广场舞已经跳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美国纽约的公园、英国利物浦街头、法国的卢浮宫、俄罗斯莫斯科红场、澳洲布里斯班的体育馆、日本的大型游轮上都有精力充沛的大妈们舞动的英姿。

这种源于中国古代庆丰收、做祭祀的舞蹈,被中国大妈跳红后,很快就赋予了打造先进文化、增强全民体质的神圣使命在全国推广。在这场全国联动、全民嗨起来的运动中,家乡的小城自然不甘人后,以创造、创新为城市精神的小城,断然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嚼别人嚼过馍,重复别人昨天的故事。

在综合了全国大大小小城市的成功经验后,一首《大家动起来》的广场舞舞歌横空出世,伴随着这首家乡神曲的是一场更为宏大的场面,3万余人共跳广场舞,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创举不仅一举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还登上了各大娱乐版的头条,让一直自称撑起乐坛半壁江山、费尽心机想上头条而不得的汪峰嫉妒不已,哭晕在厕所。

有了这次在全世界大出风头的大活动,广场舞在小城便风靡起来,《大家动起来》的音乐响彻每个角落。幼儿园里,在音乐节拍中,三岁的小朋友一脸茫然的挥动着稚嫩的小手;学校中,在做课间操的操场上,成百上千的学生排着方队,随着歌声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社区街道上,老大妈们腰系红绸、手舞扇子踏着节拍扭动;机关、单位、企业,你不随着《大家动起来》舞动几下,你就是思想落后,连年底的先进也没资格评了。

市区公园广场舞(小县城里的广场舞)(2)

城市里搞得这么红火,广大农村也要全面覆盖,文化部门抓了这么多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只抓出了满村满乡的麻将声声,和四处吆喝讨论的“买码”声。这一下,看到了希望,要让先进的文化精神生活占领农村阵地。于是,给村里送去了音箱,派了老师,将村里留守的大妈们集中起来,在田埂上,在刚刚晒过稻子的禾场上,这些拿惯了锄头、镰刀的老大妈们随着音乐,跟着城里来的舞蹈老师挥手踢腿的比划着。建设新农村、做好新农民不光要和泥巴打交道,还要用先进的文化武装起来,为了将文化搞得轰轰烈烈,打造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有丰富多彩的境象,农村的广场舞大赛,广场舞汇演,广场舞交流一场接着一场。

凡是运动就有开始和落幕,在这一轮一轮的广场舞热情过后,农民们并没有真正“动”起来,这些做农活是好手,能挑百来斤重担的老大妈们退去了当初的好奇心,参与其中的热情劲之后,渐渐就失去了兴趣,长年累月的农活,她们的腰像钢筋一样硬,她们的手臂如木头一样拙,她们的腿有如铅一样沉,这才跟着老师扭了几下,就把老腰闪了,躺在床上哟哟的叫上几天。《大家动起来》的乐曲,没有哗啦啦的麻将声悦耳,没有“出鸡出狗”的买码声动听。到最后,都是组织部门自己在玩,在广场舞比赛现场,参赛的人员看不到农村大妈的身影,都是村里花钱请来的专业舞蹈演员。

在县城,热情过后的广场舞似乎也跟文化和健身沾不上边了,那些被鼓动起来的小城大妈们,收起那水桶一样粗的腰,退回到麻将馆。广场舞现场鲜见有大妈身影,大多是30多岁身材曼妙的年轻女人,按照大妈的年龄对比起来,顶多叫大嫂。小城里没有大都市人潮如蚁的热闹大街,没有大大小小的选秀舞台,只有当夜幕四合,小城的广场上便聚满手摇纸扇、踱着方步悠闲的老头,告别老婆孑身进城孤苦无聊的农民工。

市区公园广场舞(小县城里的广场舞)(3)

身着黑色、红色紧身连衣薄舞裙的嫂子们闪亮登场了,在大音箱高分贝的乐曲中,调动着凹凸有致玲珑曼妙的身段,一曲《荷塘月色》轻风摆柳、如烟如幻;接着一曲《最炫民族风》激越豪迈、热情奔放;又一曲《小苹果》白莲藕般手臂上下划动,纤纤玉指一伸一勾,直把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老头和农民工迷得如痴如醉,心旌摇荡,继而流连忘返,欲罢不能。这小县城的广场舞就形成了这样一道风景:嫂子们跳,老头们看,嫂子们越跳越自信,老头们越看越想看。

据报载:老年男子坚持每天看美女能长寿,如果真能这样,那就有了跳舞的嫂子们能展示自已,围观的老年男人能得到娱乐、年轻了心态,政府部门又搞好了文化建设,一举三得的效果。

广场舞,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