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是波黑共和国的首都,波黑原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解体后就独立了。因为境内既有想独立的穆族,也有不想独立的塞族,双方在90年代就打了起来,欧美对继承前南斯拉夫,信仰和俄罗斯一样的塞尔维亚族看不惯,支持穆族,萨拉热窝就成了战场。后来终于和平了,但波黑也从此一分为三,名义上一个国家,实际上三个总统。

在塞族轮值当上总统的时候,波黑和塞尔维亚一样对中国免签了。我就是这时候从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坐大巴去的萨拉热窝,车程9小时,票价大约150人民币。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这座方形尖顶的钟楼,看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中老年群众,一定还有印象吧。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1)

钟表匠谢德知道自己传递的情报是个陷阱,他冷静地交代了店里的后事,一个人走到清真寺。

“对你我来说这都是最后一次”,然后他掏出手枪击毙了德国的特务。

在那个时代,塞尔维亚人是坚决抵抗德国入侵的,但是克罗地亚人和伊斯兰教的穆族,则与德国人眉来眼去,甚至组成了帮凶军。那时很少有塞尔维亚族的叛徒,瓦尔特的游击队需要对付的敌人,除了德国人,多数是与德国人合作的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族。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2)

谢德完成了任务,然后等待着,然后德国人埋伏在钟楼上的机枪响了,然后他倒地而死。他向瓦尔特报警的使命,是在钟楼的机枪响了之后,才最终完成。

大家是不是还记得瓦尔特冲上钟楼,扫射敌人,然后从钟楼坠下来的场景?

对,就是这里!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3)

其实整个电影里最感人的,是钟表匠交代后事,从挂钟中取出手枪,冷静地干掉特务,默默地等待最后时刻,用敌人的机枪声和自己的生命的组合,去完成最后的任务。 这五分钟的剧情,背后是五百年的塞尔维亚人的悲情历史。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4)

我很反感有些人跟着欧美人屁股,说塞尔维亚人在1995年的战争罪什么的,不懂塞尔维亚人的苦难,不懂他们与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的深仇大恨,那就不懂萨拉热窝。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5)

普林西普与拉丁桥

拉丁桥是萨拉热窝众多桥梁中的一个,1914年,当时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一带还是归奥匈帝国统治。在这里,桥头建筑物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6)

普林西普刺杀王子,是为了争取塞尔维亚人的独立,连锁反应是这样的,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然后塞尔维亚的大哥俄罗斯对奥匈帝国宣战,然后奥匈帝国的大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然后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7)

这次刺杀,一次大战后,塞尔维亚独立了。但是付出了100万人的生命。

1995年后,这个地方,萨拉热窝,已经不属于塞尔维亚了。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8)

普林西普当时年仅18岁,没有后人,这个城市的塞尔维亚人也越来越少,所以,已经没有多少人惋惜或者怀念他的壮举了,包括桥对面的博物馆,也从“普林西普纪念馆”改为了“奥匈帝国纪念馆”。但是几乎不开门,大概是波黑人还没有有把价值观搞明白吧!

西行纪的细节 西行乱纪----萨拉热窝的瓦尔特与普林西普(9)

推荐电影“《萨拉热窝事件》(一部是南斯拉夫拍的,一部是奥地利拍的,对照着看),《萨拉热窝之死》,《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