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

置县于唐代盛世的福清

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

早在唐代,福清即开辟了通往今越南的航线;南宋,福清开辟了通往今越南、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航线;元代福清至东北亚、东南亚的航线已相对成熟;晚清,福清已有通向东南亚、东北亚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古巴的航线,并开通了福州至东南亚的班轮。

福清是中国海丝古厝保存最多、也是中国海丝古村保存最多且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今天,就以地图配重要遗存简介的方式,介绍部分福清海丝文化重要遗存,一起先来看看海口镇保存的海丝遗存。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2)

1

入海处:

唐渡口·宋龙江桥·宋龙江塔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3)

△海口古渡。

海口古渡兴于唐代,宋朝已十分繁华。因渡兴旺,北宋置镇。北宋政和三年(1113),为方便中外客商,由太平寺僧惠鄙、守恩等倡议,在海口龙江下游,建造龙江桥,至北宋宣和六年(1124)建成。现为福建省保存结构最完整的一座宋桥,也是福清最长的一座古代石梁桥。同时建造的镇桥塔,成为往返世界商船的航标。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4)

△海口龙江桥及龙江塔。

海口古渡在南宋成为大港,人口稠密,商业繁荣,有“小杭州”之美称。民谣曰,“海口田园不及顷,五百游鱼(指大船)守水口”“海口好大厝,小鸟飞不过”,等等。

2

前村:

明通江门·明老街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5)

△通向古渡的明代海口通江门。

海口民城位于前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开设五座城门。北门“镇安”,匾额“乔岳钟灵”;南门“擢桂”,匾额“浴日天香”;东门“通江”,匾额“澄江如练”;西门“起龙”,匾额“风云会合”;西北门“嘉猷”,匾额“势壮辅车”。万历年间,曾修葺过四次。1938年,国民政府拆除了城墙。目前,仅保存通江门。通江门历史上长期是民城内百姓出国经商创业的必经之地,也长期是海内外商船船民、商人进出居住、营商的必经之门。

通江门外保存有一条古厝连绵的老街,因海口古渡这里曾经十分繁华,为福清沿海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3

龙山:

唐瑞峰寺·宋瑞峰塔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6)

△海口瑞峰寺。

瑞峰寺位于龙山之巅,始建于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原为妙贞观,宋元丰元年(1078)改观为寺,始名“瑞峰寺”。传说,当年从海口上岸的印度商人曾来此上香,外国僧人也曾驻锡于此。明代著名禅师、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隐元禅师曾亲临瑞峰寺。

瑞峰塔位于瑞峰寺后,宋代始建,明万历十二年(1584)重修。八角七层石塔,1914年倒塌。现存石构塔基、金刚柱和少量浮雕人物的石构件。

4

海口村:

明天峰塔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7)

△天峰塔

天峰塔位于海口村龟山顶,明万历元年(1573)由户部侍郎林正亨荣归故里拜祖而建,为八角七层实心石塔,高7.5米,每层塔壁设佛龛,龛内雕佛像。须弥座雕有花卉、动物、卫士图案。在当地,捐资建塔造福百姓航行为大善之举,深受海口百姓之爱,兵民念其功德,在瑞岩建祠纪念。建塔、修塔善行在海口代代相传。

天峰塔在明清两季曾长期作为海内外商船的导航航标之一。1997年,又有华侨捐资重修天峰塔。

5

牛宅村:

宋瑞岩寺·元弥勒石雕造像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8)

△瑞岩寺。

位于牛宅村的瑞岩寺和弥勒石雕造像,自古就是福清人闯荡世界、走出国门前的祈福之地,有海外客商自海口古渡上岸,也前往瑞岩山访古。

瑞岩寺位于瑞岩山南侧,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由团栾居士所建。寺西弥勒石雕造像,始凿于元至正元年(1341),至明洪武元年(1368)竣工,高6.8米、宽8.9米,由整块花岗岩就地琢成,为全国最大的立体石刻弥勒佛像。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9)

△瑞岩山弥勒石雕造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瑞岩山间遍布怪岩奇洞,一步一景,著名的有佛窟岩、天章岩、大洞天、振衣台、桃花洞等三十七奇景。山顶石岩,史载有一孔洞大如箕,水满其中,春夏不涸,人称“可通海”。山间留下了大量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

福清也是古海上丝绸之路商船重要驻泊地、补给地,至今还留下“造船屿”等一批古代造船基地遗迹,被称为“海丝路上闪耀千年的一颗明星”。

继续介绍部分福清海丝历史文化遗存。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0)

1

东张镇石坑村、岭下村:

宋东张窑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1)

△东张窑口外保存的古窑瓷品。

福清是唐宋时期东南沿海瓷器重要产地,东张窑是其代表。

东张窑烧造年代为北宋中期至元代中晚期,其中以南宋最盛。《中国史纲要》记载,南宋时期为福建四大名窑之一,所产瓷器与建窑齐名,为福建东南沿海最大的一处黑釉瓷烧造窑厂,也是宋元时期福建沿海地区最大外销窑口,还是日本文献所载“幅州盏(即福州盏)”主要原产地。在广东沿海发现的“南海一号”沉船上,就有东张窑生产的碗、盏等瓷器。元明以降,沿海实行海禁,福清瓷外销受挫,以及盛行于宋代的斗茶风俗逐渐易为泡茶,无论宫廷和民间都盛行白瓷,东张窑渐次消亡。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2)

△东张窑址。

东张宋窑遗址是福清市东张镇石坑村厝后山和岭下村宫后山两处相连遗址的总称。岭下窑位于东张镇岭下村岭下宫的后侧,分布在连绵的几座山头上,包括十余处窑址;石坑窑位于香山村石坑自然村周边数座山头上,现已探明窑址十余处,分布在约10000平方米的山坡上。

2

东张镇岭下村:

宋万安书院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3)

△万安书院。

位于岭下村的东张宋窑旁保存有宋代万安书院,元代易名万安学社,是宋元时期东张瓷商与窑工子女读书的学校,曾祀孔子。据说,开窑前窑工先沐手敬祀孔夫子,请之保佑成功。

3

阳下街道溪头村:

自宋至清连绵红砖古厝群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4)

△溪头村古厝连绵。

阳下街道溪头村,自宋开始村里人即沿着海上丝路到世界各地经商,清朝达到高峰,村中保存着20多座自南宋到清朝的海丝古厝。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5)

△溪头村古厝保存完好。

4

城头镇五龙村:

宋五龙桥·五龙桥塔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6)

△五龙桥及五龙桥塔。

位于城头镇五龙村的五龙桥,自宋治平年间始为福清人下南洋要道之一。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的五龙桥与五龙桥塔至今保存完好。五龙桥面石板上镌刻“治平四年建造”字样,桥长22.3米、宽2.92米,两墩三孔,桥墩呈单面舟形,用石板平铺为梁,最大石板长5.64米、宽0.3米、厚约0.5米,现仍然保存完好。桥边的五龙桥塔属于镇妖压邪的风水塔,为七层八角实心石塔,塔高6.7米,最上层镌刻“治平四年建造”字样,底层雕刻佛像,覆莲状须弥座,葫芦塔刹。

5

东张镇大路尾村:

清例侯俄侯祖厅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7)

△例侯俄侯祖厅。

三百年海商世家古宅——例侯俄侯祖厅,位于东张镇大路尾村,为海商王氏家族所建所居所修,清康熙年间始建,至雍正元年(1723)全部建成。由例侯祖厅和俄侯祖厅组成,平行排列,房屋结构均为两进双护廊组成,全长110米,拥有90多间房、1000多平方米的大埕。门头墙用专门烧制的红砖砌筑,俄侯祖厅前厅的灯杠绘有两条青龙绕梁,龙尾分别是“白鹤戏麒麟”与“麒麟逗乌龟”两组吉祥图案。

6

阳下街道北西亭村:

清陈氏华侨古厝群

福清的风景有哪些 这份地图的故事让福清人骄傲(18)

△陈氏华侨古厝群。

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下南洋的子弟,于清朝合力营建的陈氏南洋华侨古民居群,位于北西亭村,由十几座穿斗式硬山顶结构的古厝组成,总建筑面积达数千平方米。陈氏古民居群柱础、驼峰多雕有人物、花鸟、几何图形等吉祥图案,木制门扇上刻着的“渔、樵、耕、读”等镂空装饰图案,山墙门廊里到处饰有砖雕、石雕和木雕,柱子底部或凿以龙首兽头或饰以连珠枝叶,窗棂栏杆或做梅兰瓶竹或为蓝釉葫芦,精美雕饰,相当部分是镏金的。

繁荣和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为福清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作为千年古邑,福清还有“文献名邦”“中华梦乡”之称誉。

你心中福清是什么样子?

那一句话能体现福清城市形象?

哪个logo最能代表福清?

征集令

即日起,福清市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福清城市形象宣传标识(Logo)、吉祥物和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征集内容

1.福清市城市形象宣传标识(Logo);

2.福清市城市形象吉祥物;

3.福清市城市形象宣传口号。

征集范围

面向海内外,不限单位或个人。

征集时间

即日起—5月31日。

0591-83762717 ,联系人:陈女士

具体征集规则、投稿方式、奖项设置、评选办法等,点击这里阅读原文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