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一永宁尉崔鹏,有一女儿,名唤崔莺莺,字双文。莺莺的母亲与大诗人元稹是表亲。

当时,崔莺莺母女和元稹一起住在蒲东佛寺。正好当时有军人乱扰,元稹嘱咐将领把她们母女保护起来,安然度过祸乱。

事后,崔夫人让女儿出来答谢元稹。莺莺生得貌美,元稹见后怦然心动,后来打通侍女红娘,送去情诗,莺莺观诗后,回诗一首:

明月三五夜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诗写得很美,暗示元稹不妨在十五晚上月上柳梢之时,在西厢之下前来赴约。

全诗短短四句,芳情溢出,随着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走红天下,几乎妇孺皆知。

待我长发及腰的典故(怜取眼前人的典故)(1)

两个人定情之后,约定元稹考上金榜之后前来提亲。谁知道元稹考运不佳,没有金榜题名,无颜回去提亲,另有所娶。莺莺久等元稹不来,只得另嫁他人。

后来元稹考上金榜,以表兄的身份想要再见莺莺一面,莺莺作诗二首曰:

寄诗

自从销瘦减容光,

万转千回懒下床。

不为旁人羞不起,

为郎憔悴却羞郎。

全诗的意思是:自从你进京赴考之后,我每天思念你以至于形容憔悴,卧床不起。

谁知道你却另娶她人,现在你又想见我一面,我为你容颜憔悴却也为你感到羞愧,我们还是不要再见面了!可见莺莺与元稹相绝之意非常坚定!

待我长发及腰的典故(怜取眼前人的典故)(2)

告绝诗

弃置今何道?

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

怜取眼前人。

诗的后两句意思是既然现在我们各自成家,那就把我们过去的情意,怜取各自的妻子和丈夫吧!

后两句也有对世人有劝喻警示的作用,莺莺快刀斩乱麻,了却一段孽缘,实为女中丈夫,令人敬佩!

待我长发及腰的典故(怜取眼前人的典故)(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