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

李明礼、杨化民

瑶剧是从泗州琴书加以创造发展走向戏剧舞台的一种曲牌体的剧种。

琴书,俗称“唱扬琴”、“唱坠子”,是因其伴奏乐器“扬琴”而得名(主乐器是坠子)。琴书源远流长;瑶剧虽然只有短暂的二十年历史,(本文写成时)但由于它从舞台的角度对琴书进行了挖掘、加工、整理、创作,从而把琴书的曲牌、唱腔、剧本、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水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本文试图把泗州琴书的来龙去脉和扬琴戏剧团、瑶琴戏剧团的前前后后史实搞清,以昭后世。

一、泗州琴书的来源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1)

泗州琴书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传说,在春秋时,俞伯牙抚琴就是抚的瑶琴。又有传说,早在尧时就造了琴。尧舜时就吟唱:“尧王造琴万人操,君子为人复盛朝”的词句。柴门传师张世銮指使后代,年年春节把这副联语写出贴在琴上,传至今;还有的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呼哼中形成了曲子音调,经过千万年的锤炼演变,逐步形成了道情、民歌。又经过一段历史年月的演进,逐步同劳动中创造的音乐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琴书。我们认为各种传说都有一定道理,而最后这种说法,是比较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

琴书由于贴近群众,而唱腔又柔和优美,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加之演唱形式自由,单人边拉坠子边唱,或双人一个拉一个捶扬琴,对唱也可以,同时,简单轻装,流动方便,因而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开来。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2)

二、琴书的流派

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几度沧桑,琴书有了自己的曲牌格调。至清末和民国初年,琴书的演唱活动,已是泗州广大乡村、集镇常见的了。在琴书艺人队伍中,出现了儒门(南门),柴门(北门)两个流派。

儒门,是琴书艺人陆成修自创的。他在收徒弟学艺举行仪式时宣称:门徒是儒门弟子。所谓儒门,是根据“儒、释、道三教归一”,“儒为万世师”,孔夫子“道冠古今”等论点而立的,所以他们认为儒门是高雅的。

陆成修(1871——1938),男,出身于泗县瓦坊乡陆沟村的富裕门第,读过孔孟书,有一定的文化教养。自爱好学习琴板、小调书段。因父吸食鸦片,家业破落。为了糊口,自己搜集民间传说、生活故事、文学典故,边编、边学、边唱,同时又大量吸收老泗州、黄淮海、里下河等地方民间小曲、小调,融汇于琴书的说唱书目之中,活动于泗州一带。后从师于苏北淮阴艺人许开江,在互相交流切碰中,又丰富了琴书唱腔。至此,他的唱腔具有文雅、悠扬、委婉、清脆、悦耳动听的特色。特别是传统书目“水漫金山”曲目中的所谓九腔十八调,实为十三大调,廿四小调,成为儒门的传世之宝。

陆成修,是曲艺队伍中的一棵大树。所传书目很广,新授弟子成林。他的女儿陆季仙(陆大辫子),远近闻名,另外还有四大门徒:张继典,周端平、吴建平、魏振礼及高德山、孙桂芝(女,东海人)、李殿奎(山东郯城人)、房家增、张士祥、刘振国(江苏上塘集人)、张奉勤(江苏车门山人)、朱常青(江苏车门山人)、魏守时、史庆国、史兆全、周月兰(女)、黄元春、许步禅、涂国庆、卞光彩等近百人分布在皖、鲁、苏边区进行演唱活动。

1937年,农历正月初九老山万人骡马大会(传统蟠桃会也叫庙会)一连四天张灯结彩,大鼓、扬琴、杂技等二十多个摊位,各选地盘,敲锣打鼓招徕观众,真所谓老山锣鼓各打各的。陆成修带着女儿陆季仙,侄女陆月仙和弟子吴建平到会卖唱。吴建平坠子拉得引人入胜,陆月仙操琴娴熟,陆季仙板子打得节奏鲜明而且能高举过头,特别是她十七八岁的窈窕身材,穿着一件绿缎旗袍,生得清秀俏丽,白皙的瓜子脸,衬一对酒窝,脑后拖着长过腰眼的黑大辫子,在演唱“水漫金山”中与父对唱,喜怒哀乐的表情,高亢婉转优美的唱腔,与其父动人传情的演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轰动了万人大会,陆大辫子的绰号就传遍了皖鲁豫边区。

儒门的代表演出书目有《水漫金山)、《金姐玉瓶记》、《天宝图》、《地宝图》等等。

柴门的一代传人张世銮(1882—1960)出生于泗县墩集东小开庄,自幼学《刘玉兰赶会》、《白绫扇》、《三开棺》、《鹰鸽记》等书目,自己赶集、串乡、赶会演唱。后到邳县演唱时,因到人家“码头”,为了能站住脚演唱,就认苏塘郢子的季永杰为师(此人以后到山东郯城安家),得以相互交流,提高演唱技艺,受益非浅。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3)

琴书柴门艺人高小眼

以后传授门徒,董尚银、许常银(灵璧县人),胡耀连(五河县人)、还传授儿子张文举、张文秀、张文岭。因此柴门对泗州琴书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徒孙辈遍布灵璧、五河。无疑对这两县的琴书发展亦有重大影响。

柴门的唱腔的特点是粗犷豪放,生动活泼。演唱的代表书目有《包公案》、《打蛮船》、《陈三两爬堂》、《王华买父》等。

柴门弟子李玉斗、张文岭,收藏的折叠帖子里写明了柴门师徒系列和班辈:老师祖:吕洞宾。传道师:黄从扬。祖师:邱长春。祖居山东省登州府栖霞县,离城四十五里,炳朱李氏,正月十九诞生,十一月十九晏生。昆仑山龙门洞修行。五祖:黄、王、钟、吕、刘。七尊:邱、刘、谭、马、郝、王、孙。大鼓、琴书曲艺门族流派:孙、沙,杨、高、兰、柴、桂、李。柴宗族龙门派的辈份序列:

道德通全庆 真长守太清

阴阳来福本 何教元永明

志显宗成信 重高斯花兴

士景菜为茂 西其定停宁

魏修正人意 朝生云会东

大庙钟广国 金木杏香风

山海龙虎交 月影祥光生

旭空乾坤秀 身体全用功

行满甘书绍 朋开现宝心

万古睹光号 三界总是亲

三、琴书的大发展大进步的春天

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曲艺工作,把曲艺当作是文艺宣传上的“轻骑兵”。1951年就成立曲艺工作者协会,县文化馆有专业干部抓曲艺工作。每年举办有150人至280多位曲艺人参加的15至30天的培训班。1954年就办了四期。

通过培养,进行交流演唱,既丰富了演唱内容,又提高了艺术水平。政府还为四十多名曲艺骨干转为城市户口,吃商品粮。这样有组织有领导地壮大和巩固曲艺队伍和两个流派师徒大会合,是历史上空前的。这对琴书的发展,真是一个风和日丽温馨明媚的春天。琴书的九腔十八调和各种曲牌得以大放异彩,这些曲牌曲调是:满江红、燕落金钱、失断魂、雁落沙滩、剪剪花、跌断桥、银柳丝、串心子、佛调、八段锦、鱼鼓坠子、上河调、下河调、秋水菡萏、莲花落、九连环、五更情、虞美人、如皋探妹、叹五更、红樱花、小拜年、三十六码头、小放牛、梅花垛子、凤阳歌、呀儿油和四季歌等。

这以后,陆季仙在省会演中,得到好评和奖状。1955年,张文岭、李同英夫妇在宿县地区会演中出色地演唱了“小圣人逃学”1956年,高德山、孙桂芝夫妻俩在上海大世界和大新游乐场北方曲艺厅演唱《水漫金山》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播放。

四、琴书搬上戏剧舞台

1955年秋,琴书艺人李玉斗、魏守时、周端平、张继典、陆季仙(女)、陆月仙(女)、吴建平、王广华(女)、周立红(女)、张培英(女)、李殿奎、李国庆、李元贵、房家增、张安花(女)、魏正新等在一起串连议论:泗州戏能上舞台演戏,咱们也可以组织起来登台演戏。

他们多次找文化馆长魏尚元和具体管理戏曲干部杨化民,提出这个要求。魏、杨把他们的要求反映给当时的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张云程,得到张云程的大力支持。张在大众剧社,亲自宣布成立泗县扬琴戏演唱小组。李玉斗,魏守时负责领导。年底,张云程副书记,又宣布为泗县扬琴戏演出队。队长李玉斗,委员魏守时、张继典、陆季仙、周端平,以及大众剧社的班底韩麟书、韩敬之(兼任导演,文武场)、徐梦权、周继凤。并为泗州戏剧团和大众剧社解决戏衣戏箱等。张云程又和县委书记陈建喜以及有关领导研究决定,拨款三千元解决生活困难,和购置新戏衣。演出队连夜赶排《李连方赶考》、《王丁保借当》、《双锁柜》、《马钱龙走国》、《陈三两爬堂》、《蔡金莲告状》、《狸猫换太子》、《王华买父》等剧。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4)

1956年正月十七,由文化馆干部冯振平带领演出队,到双沟、盱眙等地演出,每天一地座无虚席,效益很好。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回县时每人还添置一套新服装。同年4月扬琴戏演出队,先后从小学,全县群众文艺会演和泗城农民剧团中,选拔了演员、乐队、灯光等共25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排练,在本县演出到秋。这时,演出大型连台本戏,已感到各方面比较得心应手。后又由冯振平带出到东海一带演出。

五、扬琴戏团与瑶剧团

1957年7月1日,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在县扬琴戏演出队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县扬琴戏剧团。李玉斗任团长,经过在本县演出一段时间,由文化馆干部祁子庆率团往大庄、苏北的李集、桃园、睢宁、高作、耿车等地巡回演出。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5)

瑶剧小戏《灵丹妙药》惊艳全国优秀小戏

1958年,文化部门,加强剧团领导,派文化干部贾湘芝任剧团行政团长,李五斗任业务团长。1959年4月剧团带《龙山姻缘》剧目,向蚌埠专署领导汇报演出。引起副专员刘建中和嵇培武,王俊等人重视。他们连续两天参加了扬琴戏座谈会,扬琴戏剧团的领导贾湘芝、李玉斗和县文化局干部杨化民以及全体演职员,参加了座谈。第一天座谈会上,刘副专员说:“泗县能把有群众深厚基础的,淮北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这颗明珠,从泥土里挖出来,是非常宝贵的,也为戏剧方面立了一大功劳……”

第二天他又参加了座谈会,和大家一起亲切交谈、讨论,会上他提出建议,他说:“我昨天一夜未睡好觉,我总觉得,扬琴戏名子太俗了,想给它改个名字,翻了一夜资料。古有余伯牙抚琴,春秋时代以前抚的琴都是瑶琴,发展到我们现在的琴,我还找到了瑶琴故事梗概。从历史分析,我们就叫瑶琴戏剧团吧,大家看好不好?”参加会的人,都认为这个名字高雅,一致叫好。从此,就把泗县扬琴戏剧团改为泗县瑶琴戏剧团(简称瑶剧团),接着刘副专员又吩咐行署文化局剧目组宁宗宪、刘乐山,帮助剧团整理音乐,改编剧本,准备到省城汇报演出。

这以后,宁宗宪、刘乐山也就在随团演出中一面帮助整理音乐,一面编写准备赴省汇报演出的《枫山琴音》剧本,不久剧本出来了,在老宁、老刘的帮助下,经过全团演职员和县派文化干部的通力协助,使这出戏具有一定的戏剧艺术高度,在社会上公演,立即引起巨大反响。

1959年10月,泗县瑶剧团在合肥江淮大戏院,向省汇报演出了《枫山琴音》一剧,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局领导以及有关文化艺术演出单位同时观看了汇报演出。安徽省文化局领导承认安徽又挖出一新型剧种。省电台录音播放,中国上海唱片厂灌制了《枫山琴音》和本团另一剧目《龙山姻缘》唱片,在安徽画报上刊登了《枫山琴音》剧照。当时黄梅戏主要演员严凤英,对瑶剧唱腔很感兴趣,在瑶剧于合肥演出中,她每天都到程秀珍住处,请程教她唱腔。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6)

这次的汇报演出,全团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剧本对一个剧团非常重要。有了剧本就像农民种田有了种子和土地一样。另外把音乐曲牌记谱固定下来,也非常重要。因此,文化部门下派剧团团长、编导方筱堃、杨化民、闵麟等积极投入剧本的创作、整理、改编和曲牌音乐的记谱。他们和老艺人一起先后创作、整理、改编、移植剧本,有古装戏、现代戏剧本共五十多部(详见泗县瑶剧团创作、整理、改编、移植剧目一览表)。把所有曲牌在剧本上都记了谱。这样不仅对老演员有所提高,也使新演员能够有本可学,有谱可依(现仅存“水漫金山”曲谱)。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7)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8)

在剧本丰富、曲牌记谱的同时,剧团后来又增加了新生力量,也扩大了演唱地域。南至蚌埠、淮南、滁州、南京,东到泗洪、盱眙、洪泽、淮阴、灌云、东海、连云港,北到宿迁、睢宁、新沂、郯城、邳县、苍山、贾汪、大黄山、徐州。为工农兵演出4300多场,观众达215万人次。每到一地,主要演员程秀珍、王成龙、魏正新、李明、周玲、凤珍、朱广华、王广华、陆季仙等都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在许多地方演了日场演夜场在江浦县演出时日演两场、夜演一场。在徐州和平剧场,演出连台本戏《王华买父》时,日、夜各演一场。有一天,夜场结束时,观众不愿离去,一致要求再买票续演一场。为了满足广大观众要求,又续演一场(两个半小时),这恐怕是戏剧舞台史上仅有的一例。

泗州戏长篇的(泗州琴书到瑶剧始末)(9)

安徽泗县泗州戏和稀有剧种瑶剧在京展演

1962年,在左的思想路线影响下,剧团人员受到大量裁减,泗州戏剧团留35人,瑶剧团只留25人,瑶剧团由王庆芳、马友成、李玉斗带队演出,在灵璧演出时,上场演员不够用,连团长、指导员、炊事员都上场跑龙套、做把子但仍不够用。李玉斗回县哭着找文化主管领导也未能解决问题。瑶剧团又陷入了困境。但它在群众中是扎下根的,到各地演出仍受到热烈欢迎。

1966年元月,县文工队和瑶剧团合并为文工团。当时从安徽艺术学校毕业生分来七名学生(四女三男),他们是女演员窦美玲、严惠群、喻敏、文亚美,男演员铁尼生、刘思华、汪廷杰。每次演出时,前30分钟为歌舞后再演瑶剧。正月初九,马友成、王庆芳,率队到五河、明光、滁县、来安、洪泽、淮阴、泗阳演出,至阳历6月25日,返回泗城。

1966年6月29日,文化大革命的恶浪波及泪县瑶剧团,召开大会,学习,贴大字报。至9月和泗州戏剧团合并学习。参加剧作的方筱堃、杨化民、闵鳞以及主要演员程秀珍、魏正新、李明等惨遭游街示众、打骂和是非颠倒的批斗、关“牛棚”(泗州戏剧团演员马方元、杨惠华等也同时遭受这种打击迫害)。瑶剧团的戏衣戏箱,以及用大量心血铸成的珍贵剧本都被付之一炬。

1966年底,省分来的7名学生已逐步走光了,泗县瑶剧团又与泗州戏剧团合并为“泗县文工团”这以后,文工团演出,多为泗州戏,但有时也演瑶剧。如1967年,由李明导演,程秀珍饰方海珍的《海港》,在各地曾不断起了轰动效应。1970年,泗县到芜湖慰问演出时,瑶剧在芜湖公演了《夺印》。

1970年,以整顿剧团为名,“县文革委”把剧团拉到距城四十华里以外的洋城湖农场,叫一个一个写检查,交历史,追三代,找问题,内查外调,人人“过筛子”。并对剧团施展了“手术”,对老演员和部分青年演员,下放回家种田的种田,散唱的散唱,改行的改行。如周继凤,下放乡下种田。李玉斗(团长)回家散唱,因精神抑郁,68岁病逝。主要演员程秀珍,当时虽被留在剧团,却连学员待遇都不及。后到商业大旅社刷锅、洗碗、淘菜,精神苦闷、抑郁、恍惚而生病,以致半身不遂,长期卧床不起。

1977年,泗县文工团恢复为泗县泗州戏剧团,而泗县瑶剧团,就彻底地不存在了。

泗州琴书从搬上戏剧舞台以后,有了三大进步:第一、表现在唱腔上,琴书的九腔十八调,各种曲牌,得以尽情的发挥,而过去一般的说唱多表现为四句牌子和垛子,曲牌少;第二,表现在音乐上,首先乐器不仅增添了锣鼓协奏乐器,还增添了笙、笛子、二胡、三弦等。同时,各种曲牌都记了谱,使得唱腔准确,而更加动听;第三、表现在唱本上。原来各个老艺人记忆口述不一,经过整理提炼,使之有了定型的舞台文字本。不仅老演员有了提高,新演员也有本可学。

总之,瑶剧团在短短的二十年历史中,走过了艰辛、辉煌、苦难的历程。它是正在朝气蓬勃走向更高的艺术颠峰之际,而被文化大革命的恶浪淹没而夭折了。但是,瑶剧婉转、柔和优美的旋律,将永存于世。说不定什么时候,有识之士,再行挖掘,使瑶剧重新走上舞台,再创辉煌。

我们以沉重期盼的心情,用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结束这篇文章。

文章选自《泗县文史》

小知识:泗州琴书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又称“淮北琴书”是在流行于泗州地区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形成于19世纪中叶。最早流行干泗州府地区(包括今安徽省的泗县、五河、固镇一带及江苏省的泗洪等县)。后传播到阜阳以及涡河、颍河两岸及合肥等城市。原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用以自娱的业余文艺形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搬上舞台,并产生了专业演员。

泗州琴书可由一至数人演唱。伴奏乐器为扬琴、坠胡、檀板,以后逐步增加了二胡、提琴、三弦、笙、笛、琶琶、月琴乃至古筝等乐器。常用曲调有慢板(也叫“四句牌子”、“四句腔”、“四平调”、“慢赶牛”)、悲调(也叫“苦条子”)、流水(也叫“连句”并包括变化的“流水连句”)、垛子(包括“快垛子”、“慢垛子”)以及“凤阳歌”等。泗州琴书的花腔最为丰富,大部来自地方小调,如[穿心调] 、[伤神调] 、[满江红] 、[上怀调] 、[下怀调] 、[下盘棋] 、[剪剪纸] 、[梨花调] 、[叠断桥] 、[杨柳青]等。过去每当开场时,先奏一段“大花板”(艺人称为一百零八板),借以招徕观众。现已不用打闹台,而改用“四板头”(即四段过门),也有只用一段过门的。

泗州琴书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也间有五字句和六字句。传统曲目丰富,有长篇、中篇、小段,以中篇为主;多数反映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也有反映历史故事的,如《十把穿金扇》、《水漫蓝桥》、《双贤记》、《罗衫记》等。泗州琴书进入城市后,增加了《说唐》、《东西汉》、《郭子仪》、《杨家将》等长篇。50年代后,编演了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雷锋》、《烈火金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