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坚守百位教师成长故事(教师风采孙曜)(1)

孙曜老师(左二)与学生交流谈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潘锦 通讯员 凌宏伟 报道

阳光朝气、性格洒脱,这是学生们对孙曜老师的评价。

自2014年8月至今,孙曜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已有8年多。8年间,他从事了7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担任了7年的班主任、4年的大学生社团指导老师。在不同的岗位上,他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担当。

率先垂范 做学生的人师

作为一名党员,孙曜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从踏入教育行业的第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教师是一个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既教书又育人,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作为班主任,孙曜力争做到率先垂范,关心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他深知自己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会主动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去鼓励表扬学生。

当他在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热爱学校时,会和学生一起参与班级活动,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多年的努力与坚守,孙曜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严爱相济 做学生的经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自入校工作以来,孙曜勇挑重担,既担任教学秘书,从事基层教学管理工作;又兼职上课,从事一线教学工作。

近年来,他主要承担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通论》等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

如何把思政课上得富有激情、震撼心灵?这是孙曜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为此,他做足了功课,课堂上经常从时政热点、新闻案例切入,把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与授课内容相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也增强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次组织学生到湘南学联、衡阳市工业博物馆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2019年,孙曜指导的学生,参加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获得二等奖,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潜心钻研 做学生的业师

为跟上时代步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孙曜始终致力于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近几年来,他主持课题4项,编写教材3部。在业务进修上,他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开阔视野,这也给他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灵感。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不能只会教书,也应该面对新变化,积极接受新事物,多方面地学习和锻炼。”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思政课教师,孙曜不仅掌握思政课相关专业知识,还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利用慕课、大学城空间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他参与了学校第一门慕课《生态文明通论》的编写工作;参与制作的《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在2017年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参与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教程》课程在2018年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遴选中获得A级;参与制作的《铸新时代乡村“南丁格尔”之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面对学生,孙曜在平凡的岗位上,潜心育人,用心做事,牢记肩负的责任,恪守初衷,在教学之路上孜孜以求,用爱和奋斗书写着自己的“教师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