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1)

决策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其根本性的错误就是把决策和解决问题区分开来,而决策本身其实就是要解决问题。决策和执行是不能分离的,如果分离,是管理的错误。

春暖花开

好文1636字 | 3分钟阅读

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2)

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3)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在判断一家企业的决策对或错,其实并不是看这个决策本身,而是看这个决策是否能够最后获得执行并取得决策的效果。

其实对于决策来说,主要是看决策者做出决策的时候,能不能让决策执行到位,而且是否可以坚持到获得决策结果。

所以常常有人讲,经理人其实最后是意志力的比拼,并不是对错的比拼。就是谁能挺到最后,谁能活到最后,大概谁就是对的。

今天我来讲解决策,重点是在于:做出决策之后,能不能够确保决策获得真正执行。

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4)

确保决策顺利执行

必须剔除「事后诸葛亮」

我们来看下图:

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5)

图:选择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区别

从步骤1「识别问题」开始,到步骤6「选择方案」,这个过程是决策过程。决策本身就是选择(步骤6),但是如果我们把决策落地执行的话,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出选择。

也就是说,决策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做出选择。如果简单做出选择,只是完成了决策的过程。而决策本身是要解决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了,决策才会获得结果并被检验。

这张图说的意思是什么呢?如果要获得决策结果,就必须保证执行决策的人从步骤1就开始参与决策,也许他们没有决策的选择权,但是必须在决策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决策才会获得落实,也才会获得结果。

如果我们确保决策可以执行到位,那么执行决策的人开始就要参与决策,从步骤1“识别问题”开始就要参与。我们绝大部分犯错误的地方就在于:

做出决策选择的是一组人,执行决策的是另外一组人,因此决策就无法获得实施。

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还要避免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有些人参与决策的时候,喜欢隔岸观火,就是你让他表达意见的时候,他说我没什么意见,但是等这个决策确定后执行出问题时,他开始讲话了。

他说:“你看我当时就没表态,我觉得就是有问题。”决策执行没有出问题,他也很有道理,那就是他本来就是默认的,这种人很可怕。

如果发现有一个人在决策里面持这样的态度,要把这个人剔除掉,因为这种人对决策是有伤害的。

存在这样的人就一定无法获得决策的执行,这样的人不会坚决执行这个决策,他要等到结果再表态,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陈春花工作能力的定义(为什么你的决策总是执行不到位)(6)

决策执行者一定要参与决策全过程

我们以英特尔公司为例。

1984年11月,英特尔公司的管理层清楚地预见到,公司应该依靠生产微处理器来实现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决定退出DRAM这一产品。

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做出这一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因为DRAM是公司15年前发明的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产品,即便是在1984年,这个产品依然是公司的技术驱动器。但当公司发现该产品将要无法回应市场变化时,毅然决然放弃这款产品。

在接下来的10个月时间里,大量的中层经理人员参与制定并实施退市的决定引发的一系列决策,包括在保持客户对公司信任的同时,重新部署公司资源(包括技术、工艺和制造能力)。

在英特尔公司的内部分析会上,安迪·格鲁夫将DRAM描述成英特尔公司的一个完全成功的产品,他认为DRAM业务支撑了英特尔公司十多年,为公司开发了很多资源,在最需要的时候可以在英特尔公司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更重要的是,DRAM是英特尔公司在正确的时间选择的退出产品。正是这个选择,让英特尔公司明确了和变化市场的关系,也学会了如何创新地整合外部资源。

英特尔公司的例子说明,决策需要执行的人全员参与,这样决策才会获得成功。

当然,在做出决策选择之前,我们要先确定谁来执行这个决策,之后才开始展开决策的过程。

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判断这件事谁去做,而是先把决策确定下来,再考虑谁去做合适。

这个决策一旦下来之后,执行决策的人就要花很多时间来理解和消化这个决策。更多的人也许会去评价这个决策,而不是去执行。一旦实施地不理想,就开始更换执行的人,或者更换决策。

这恰恰就是决策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其根本性的错误就是把决策和解决问题区分开来,而决策本身其实就是要解决问题。(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