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聚焦敢字加快推动科技创新)(1)

米哈游,一家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全球化游戏企业,眼下“起飞”的远不止《原神》等精品IP,“截至去年底,公司共申请434件专利,其中发明占比99.1%。”市人大代表、米哈游创始人刘伟细数企业科技转化高效的底气: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去年,上海材料研究所更名为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明确以现代企业治理推动科研工作与市场接轨。市人大代表、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杰尤为关注科学家中“企业家”的成长发展,以及如何让更多科学家敢干、能干。她指出关键:机制保障。

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敢”是推动科技创新的要诀。1月10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与会的代表们聚焦这一话题,道出不少建议。

政策支持,为“敢”铺陈底气

米哈游的开端是一笔来自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大学生孵化器的十万元无息贷款,一间免费半年、5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三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年轻创业者。十余年时间,一家扎根上海立足全球的科创企业孵化而成。刘伟这样注解“闯劲”:“我们在公司规模较小时就敢于创新,并且把产品带到国际市场。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我们就敢于做世界级产品,跟全球头部企业竞争。”

他认为,政府的支持不仅在于对技术人才的全力孵化,还有申城对标全球视野,打造公平公正、高效优良营商环境的能力。基于自身的发展实际,他建议政策的定向“加码”——“对国际化业务发展好的上海企业,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助力更多上海本土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企业。”

市人大代表,中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石油地质首席专家杨彩虹尤为关注政策体系所释放的协同能力,强化长三角科研攻关共同体,“长三角是国家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目前上海已建立起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因而有条件有必要以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牵头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强化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一体化,打造全球领先的世界级科创中心。”

她认为,数据治理和标准建设是打破壁垒、促进要素流通的关键抓手,“譬如在长三角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标注数据的研究动态,反映更为全面的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形成合力。同时加快构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为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政府部门及政策的协同力也应体现于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她表示,应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消除因区域间行政壁垒造成的合作障碍。强化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机制,对跨区域流动的人才给予岗位聘用、职称晋升、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同城待遇,使高校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在区域间顺畅流通,形成共建共享的区域创新体系。

管理机制,为“敢”注入实质内涵

在张杰看来,目前将科研院所带头人培养成“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或“科学家中的企业家”,还需制度上的进一步创新。她希望联动企业、资本、政府等一起大力培育、使用、建立起有利于“关键少数”成长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推动更多硬核技术、基础技术及时转化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促进科技进步,带动行业发展。张杰希望政府能够在体制机制上予以支持,企业、资本在实际运作中给予保障,共同培养出能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科研专家 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

比如,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考评机制,让更多科学家敢于放手一搏,不是简单追求短平快的投入产出比,而是有为某项事业奉献终身的勇气和魄力,促进科研产业高质量发展。

再如,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对关键人才培育的共建机制,让科学家学习企业家精神,了解企业发展规律,感受市场活力,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特别是对技术的敏感赋能企业后续成长,帮助企业找准未来发展方向,助力企业、产业、行业行稳致远。

“企业不要怕犯错,敢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市人大代表郭康玺拟提交关于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设立“科技副总”的建议。他认为,不仅是研发环节,科研管理机制也至关重要,“针对科创主体企业积极性不高,要有人来负责,一把手担起责任,带动整个科创管理机制建设完善起来。”

具体而言,可以面向全球选聘“科技副总”“副院长”“副所长”等。各单位可建立“科技副总”的工作目标和考核要求。对“科技副总”给予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济待遇。政府部门可研究税收资助、财政资助、企业资助的灵活模式。有利于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对科创事业发展的重视,有专人负责;将科技研究、科技攻关、科技事务等落到实处,将科技工作列入日常考核中,发挥每一个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将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力、赢利能力和科创能力真正融合一体,共同发展。

作者:苏展 单颖文 王宛艺

编辑:何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