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1)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银毫,素有“银装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有毫香,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2)

白茶等级分类

白毫银针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条索

肥壮挺直,毫密

圆浑,壮直毫显

圆直紧实,毫长

色泽

银白闪亮

鲜白匀亮

鲜白匀亮

整碎

整齐

均匀

匀齐

净度

洁净

尚洁净

匀净

香气

清高持久

清纯持久

鲜纯浓郁

汤色

淡绿清亮

浅黄明亮

泛黄尚亮

滋味

清鲜嫩爽

清醇爽口

浓醇温润

叶底

幼嫩,肥软,匀亮

嫩黄,柔软,完整

黄嫩,松软,尚整

这些文字表述多为白茶的评茶术语。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3)

白牡丹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形

嫩度

毫心多、显叶,叶张细嫩

毫心显,叶张细嫩

有毫心,稍瘦,叶张尚嫩

少数瘦毫心,有部分芽尖,叶张稍粗

色泽

叶面灰绿或翠绿,色调和,毫心银白,叶背有白茸毛

灰绿,暗绿尚调和,有部分嫩叶背有白茸毛,毫心银白,有嫩绿叶片、铁板片

灰绿欠匀,有黄绿及暗红片

黄绿夹红或枯绿暗杂

形状

芽叶连枝,匀整,破张少

芽叶连枝,尚匀整,有破张

部分芽叶连枝,破张稍多,尚匀整

部分芽尖连1叶,破张多,叶张平民或稍折皱,粗飘

净度

无蜡叶、籽及老梗

无蜡叶、籽及老梗

无蜡叶、籽及老梗,有少数嫩绿片和轻片

无蜡叶、籽及老梗,有破张及小型老叶、泛红叶、嫩绿片、小黄片

内质

香气

鲜嫩纯爽,毫香显

鲜嫩纯爽,有香

鲜纯正,略有毫显

纯正或微粗或带青气香

汤色

清澈,橙黄

清澈,黄

深黄,尚清澈

深红或微红

滋味

清甜醇爽,浓厚,毫味足

尚清甜,醇爽,有毫味

浓醇

浓稍粗或稍粗淡

叶底

毫心多,肥壮,叶张软嫩,芽叶连枝,叶张完整、色黄绿,叶梗叶脉微红明亮

毫心稍多,叶张软嫩尚完整,有破张,叶张微红,尚明亮

稍有毫心,叶张尚软,叶色稍红,有破张

叶张尚软,破张多,叶色稍红或显黄

白牡丹讲究“三白”,“芽白,两片叶子白”。

目前白牡丹还是很受大家欢饮的茶。存储也多见白牡丹。

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4)

贡眉

品质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嫩度

毫心多而肥壮,叶张幼嫩

毫心显露,叶张尚嫩

毫心稍显叶张较粗老

毫心稀露叶张粗老

整碎

芽叶连枝,叶态紧卷如眉,匀整,破张少

芽叶部分连枝,叶态垂卷稍展,有破张,尚匀整

毫尖部分连叶,叶态摊多,有破张尚匀整

叶态少有卷形破张多,尚匀整

色泽

灰绿或墨绿,色泽调和

墨绿,色泽尚调和

暗绿或黄绿,色泽较杂

黄绿,枯燥花杂

净度

洁净,无老梗、枳及腊叶

无老梗、枳及腊叶,夹有嫩的绿片、铁枝片

无老梗、枳及腊叶,有小黄片、铁枝片

无老梗、枳及腊叶,含腊片较多

香气

鲜爽

浓纯

纯正

平淡稍粗

汤色

浅橙黄,清澈

橙黄,清澈

深黄或微红

深黄近红

滋味

清甜醇爽

稍清甜、醇厚

浓尚醇

浓稍粗或平淡稍粗

叶底

叶色黄绿,叶质柔软匀亮

叶色灰绿,叶质软亮

叶色暗绿,夹有红张,叶质挺硬较粗

叶色暗杂有红张,叶质粗老

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5)

贡眉目前市场不太多见,好的贡眉接近白牡丹。低等级的更接近寿眉。目前分类随市场的变化分类不全都按照过去的标准。

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市场认知进行调整。

白茶性寒还是性温(白茶国标)(6)

目前市场寿眉不在按照以前的分类定。成熟大叶为主的就定为寿眉的情况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