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廖涛 赵恒

“妻子患病后,需要长期用药维持,加上女儿上学的开支,导致家庭负债累累。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我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村两委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劝慰开导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国家的多项政策补贴帮我减轻了家庭沉重负担……”6月23日,在南召县白土岗镇中王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站在致富故事会大讲堂,脱贫致富典型贺业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精准扶贫以来,今昔家庭生活的巨变,表达了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

精准扶贫打造一片碧海蓝天(富口袋强脑袋)(1)

南召县近年来积极推进“智志双扶”活动,为高质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该县建成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0个,覆盖率达到100%。2018年整合涉农资金358.9万元,实施“志智双扶深化提升”项目。在全县14个乡镇、102个贫困村建成了1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购置了102套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从县委党校、县农业、卫计等部门遴选扶贫政策宣讲员,以志愿服务的方式每月深入村级社会主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脱贫讲评会、技能培训会、励志故事会等各类活动,教育群众、激励党员干部筑同心、汇合力、谋脱贫。

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南召县组织县内文艺作家创作了戏曲《扶贫风波》、小品《不该争的贫困户》等扶贫作品23个,拍摄、播放微电影《扶贫路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利用“百姓宣讲直通车”和“红色文艺轻骑兵”开展志智双扶文艺演出活动,深入89个重点贫困村送文化、送文明,寓教于乐,启人心智,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智志双扶”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扬优良家风家训,累计开展文艺演出204场,让群众在家门口接受思想教育、心灵洗礼,增强战胜贫困、挖断穷根的信心和希望。

精准扶贫打造一片碧海蓝天(富口袋强脑袋)(2)

近年来,南召县选树了“牛倌”赵昭、“养鸡妹”曾凡玉、“领头羊”靳贵杰等10多位带贫典型企业家;选树了柴磊、张之秋等10多位驻村帮扶典型;选树了“女汉子”张清珍、“倔老汉”王玉海、“牛魔王”贾学金等30多位勤劳致富的脱贫典型,编印了2本《南召县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汇编》,共计近3万本,分别发放到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手中。大力弘扬这些致富明星、带富典型的先进事迹、可贵品质,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荣辱感和内生动力。各村设立民主评议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红黑榜评定,勤劳致富的在家门口挂上鲜红的流动小红旗,好逸恶劳的挂上黑旗,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贫困群众内心致富的原动力。

该县通过大力选树典型,发挥典型引领,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并隆重表彰、精心筛选一批产业发展示范户、自强不息示范户、外出务工示范户、文明家庭示范户、孝老敬亲示范户,组建智志双扶巡回报告团,深入村组进行巡回宣讲,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典型故事感化群众,让一些原本摇摆不定,脱贫信心不坚定的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既让群众“富口袋”,又让“强脑袋”。

编辑:曾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