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1)

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奇峰异洞,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堪舆学的玄妙传说,使人听后云遮雾罩,不经意间就搅得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2)

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村,从地理位置上说,是我国燕山运动以后在准平原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高低大小不一的座座峰林地貌地区。这里更有一座石山,两峰参差相连,前低后高,酷像驭着东西行进的骆驼,低头缓缓东行。堪舆学认为,此为骆驼进宝。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白崇禧故居恰到好处地建在石山下骆驼的鼻观处。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3)

当地一位风水大师煞有介事地说:骆驼,横观有凹。正面观之,白氏故居倚靠之骆驼昂头,不见起伏,惟背后有山,呈驭宝向东进朝之状,尤为奇特。此格之驼,富贵双全,应王公卿相。《葬书》云:“童、断、石、过、独,生新凶,消已福。而石山不可葬也。”其虽言葬事,然实与居宅之理一也。观会仙之地,石曜太过,吉地难寻,多不能葬,亦难卜居。白氏故居离开石山一定距离,避其煞,建于一块田畴之中,巧妙地避开了《葬书》所言“不可葬”之地。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4)

从桂林市临桂区驱车18公里可到山尾村,白崇禧故居(也叫清真寺)就坐落在这里。村中的老人们说清真寺是白崇禧所建,因为白崇禧是回族人,在回族的观念中,如若升官发财不建清真寺是很丢人的一件事。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5)

当下这里面已经长满了野草,平日里光顾的人较少。过去白崇禧的故居一直由白崇禧的侄媳妇白五嫂管理,老人家已经八十多岁,白五嫂每天都会来白崇禧故居打扫一遍,所以故居还算干干净净的屋子。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6)

白崇禧故居始建于1929年,原占地2041平方米,为组合式大庄园,依山傍水,山下有水井、荷塘,院中有清真寺和学堂,现仅存一座主楼和配楼,占地841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主楼有花坛、鱼池、客厅、楼阁和前后对角炮楼,四周青砖高墙,院内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具有民国初年花园建筑风格。二楼前是戏台,后楼是看台。当年白崇禧母亲九十大寿时,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前来祝寿,曾坐在这里看戏。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7)

《临桂白氏世系表》上介绍:临桂白氏系元朝回民,始祖伯笃鲁丁是元朝进士,居江宁府﹙今南京﹚水西门内桥湾。明洪武十三年,伯笃鲁丁之孙永龄到广西为官,携弟永清、永秀移居广西。永秀一脉人丁兴旺,后改姓白。传至十五世白榕华时落籍临桂山尾村,并苦读成才,于乾隆年间考中进士,为白氏家族在广西的发展奠定基础。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8)

故居内挂着白崇禧与家人的合影。其中一张1946年摄于南京大方巷家中的照片,照片上除了白崇禧夫妇外,还有他们的10个子女。照片上写着,后排右起:三儿先诚、二儿先道、大儿先德、大女先智、二女先慧、三女先明;前排左起:四儿先忠、6儿先刚、夫人马佩璋、白崇禧、七儿先敬、五儿先勇。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9)

白家老宅,白崇禧成名后一共回家过四次,回乡期间,白崇禧做了不少好事。给穷人发了不少钱财,建起冬荫小学供穷人读书,记得有一次回家过年时给乡里的穷人发了八卡车的物资,每人五个大洋、一件大衣、20斤米还有一些马蹄。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10)

山尾村村民又说,白崇禧一共有三夫人,十个小孩。大房马秀英没生小孩,因别人一句玩笑话生闷气去洗衣服不幸落河而死;二房马佩璋,是市长女儿,生了八个小孩;三房秦顺英生了一个小孩。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11)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回族,阿拉伯名“乌默尔”,意义与“崇禧、健生”吻合,当代作家白先勇之父。毕业于保定军校,属国民党桂系中心人物,地位仅次于李宗仁,与李宗仁合称“李白”。系陆军一级上将,有“小诸葛”之称。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指挥过诸多著名战役。在解放战争中,白崇禧桂系军队从武汉开始与林彪四野解放军周旋,终不剩一兵一卒,退撤台湾。1966年在台湾去世,安葬于台北六张犁回民公墓。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12)

白崇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号称“桂系三巨头”,蒋介石三次下野,两次是被白崇禧逼宫所为。他一生的传奇,虽说斯人已去,但如同云雾锁驼山,白家老宅磁石般总吸引着人们慕名而来。

白崇禧南宁故居(桂林白崇禧故居百年探秘)(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