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勤峰

从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泰山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中,它是熟悉而向往的;等到参加了工作,真的有机会登上泰山,我却做了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记得第一次仰望泰山,是在三十二年前。那年,毕业分配到济南一家商业批发企业工作,去泰安参加商品定货会。刚毕业的学生,用圈内人的话说,能上会就不错了,干的自然是摆样品、开单子的粗活。守着茶杯、叼着香烟、翘着二郎腿、被人巴结着谈业务的场面活,是轮不到我的。想想泰山近在咫尺,心里非常激动,我曾几次抽机会,偷偷跑出会场,估摸着寻找泰山的方位。有一天中午,展厅暂时人少,我跑出去,向酒店传达室的老人问道:“大爷,哪是泰山极顶啊?”热心的老人,走出传达,用手指把我的目光,带向了那座在阳光下散发着神威的青山。三天的供货会结束,我随样品车而去,卸车,摆样品,开单子,再随样品车返回,登泰山的想法连提也没敢提,梦想止步于眼前。

几年后,我成了这家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早年,企业都很注重文化建设。倡导热爱集体,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各部门在完成年度计划的时候,都要安排许多活动。办公室的工作,也算是企业的中枢,别人不管的、不想管的事都管,其人员占了整个管理人员的近一半,我虽然是办公室主任,但年龄却是排在后面,被后很多人家喊我“小主任”,那一年,大家工作上很给我面子,评上了年度优秀科室,我就琢磨着和大家一起出去,放飞一下心情。

最后选取了去泰山一游。

那是一个四月的周末,成行前一天夜里,大雨不停,集合的时间也是大雨如注,启程了,出市区,天公作美,雨停了,初登泰山新鲜而顺畅。那山、那溪、那树、那庙宇、那香客,那络绎不绝的人群,满眼的好奇。驻足于奇妙而隽秀的摩崖石刻,偶尔认识几个字,也觉得自己算是读过几页书的人。

初登泰山,之所以如此在意,三十多年,使我每每想起,不仅仅是泰山的新奇,而是,在泰山极顶,做了一件在我看来是该做也做成了的事情。

那天,登上泰山极顶,合影留念,然后,就自行观光活动,我走进了泰山极顶左侧的大殿,大殿内供奉着神像,尤其是供奉着十二属相的神像。神像前告示牌写道,香客捐款一元,能为同属相的老人增寿一年。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父亲的属相面前,心情异常激动,盼着在我身旁的同事离开,让我了却一桩心愿。

父亲那年65岁,老人家刚做过胃癌切除手术。父亲是个异常坚强的人,那么大的手术,没听他叫过一声疼痛,不到48小时就带着身上的七个手术挂瓶下床走路,除了打饭外,他都是自己料理自己,从没让我们动手。术后解除病痛的父亲,非常满足和高兴,嘴里不停的念叨:“我这不争气的身子骨,给你们添负担了,为我花了这么多钱。要不是你们给我出钱治病,说不定这会我早就没命了,多亏了你们”。父亲是个老实人,早年入伍中国人民志愿军,因朝鲜战事暂停,军事训练结束后回家待命,待命了一辈子,养育孩子的艰辛和过重的体力活,既耗尽了他的精力,也踌就了他的铮铮铁骨。听着父亲说的这番心里话,我多么希望上天给我留住孝顺他的机会啊!

父亲手术时,结婚不久,又有了孩子,不但经济不宽裕,而且人手也紧。弟弟拿出了全部积蓄,我也倾其所有,总算凑齐了父亲的治疗费,当时主刀的医生都夸我们:“你们这家人,做子女的真好,很多农村老人来治病的,孩子为老人医疗费的事,争执不休,推来推去,老人都遗憾的走了,看你们,为了自己的父亲,真是竭尽全力,我一定为老人做好手术,留住老人”。我至今记得并感激为父亲做手术的徐忠法大夫,是他精湛的手术,留住了父亲从苦难中留下的生命,给了我们与父亲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他现在已是医院的主要负责人,尽管公务繁忙,但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坚持在病房办公。几十年来,有心请他吃顿饭,他也是反复推托,不给机会。

术后的父亲,尽管精神乐观,但是,作为子女仍然对他的未来日日担忧,看到眼前父亲的属相神像,又看到为神像捐款能给父亲增寿,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心想,我暂时没有能力和父亲去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治病,但一定要为父亲捐款增寿。在同事面前,为神像捐款、磕头作揖、给父亲增寿,有点抹不开面子,但是,我舍不得错过这个机会,心里就盼着同事们离开,让我了却这片铁了心也要做的心愿。

其实,多少年后,我才明白,自己当时的这种想法,是多么可笑,完全是自己的做作罢了。表达希望养育自己的父亲,健康长寿的愿望,是没有也不应该有这些形式限定的。当十八年后,父亲在弥留之际嘱咐我的那句话,仿佛说明,当时给父亲增寿的想法,就是一个愿望的表达而已。父亲说:“有机会,你一定要去感谢为我做手术的徐大夫”。他明白把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是医生的手术。

于是,就和大家一遍一遍的在大殿里转。我明白大家跟在我后面,是给我面子,所以,也不便让大家离开,转了几圈,总算有位开了窍,说:“咱别在一个地方转,也得看看其他景点。”我急忙接话:“对,大家随便看,随便看”。边说边继续在原路走,手做着外摆的手势。走了几步,偷偷看了几眼,同事离开了,又看了看周围,没有其他认识的人,我急忙转身,眼紧盯着父亲属相神像的位置,三步并作两步的往前挤,也不知道撞了几个人的怀,擦了几个人的肩,只听到有人呵斥:“挤什么挤,瞎眼了吗?没看到有人?”。这时候在我的眼里,除了用眼死死的盯紧属相神的位置,着急的寻找父亲的属相神,那还顾得了人们的责怪。总算挤到了父亲的属相神面前,再一次迅速撒魔了一下四周,看到没有同事,赶快掏出在裤兜里捏着十元钱的手,利索的投进了捐赠箱;又看了看四下没有熟人,一下子跪在了父亲的属相神像前,连磕了三个头,双手合掌,为父亲许下了增寿十年的心愿。麻利的起身,追上了同事,装的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和大家又走到了一起。自此,我怀揣着这个心愿,多么希望泰山,是传说中的灵山、神山啊!

接下来,我天天盼,年年看,盼着神仙显灵,念着父亲安康!真是神了,父亲安全的度过了第一个十年,而且没有任何后续治疗,也没有吃过任何特效药,十年中,父亲不但病未复发,而且腰腿疼病也不治而愈,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一直对任何人保守着这个心底的秘密,十年从未示人,因为,听说求神的人,只有保守秘密才能显灵。十年后我又独自去了泰山,去父亲属相神像前还了愿。又为父亲进行了第二个十年的增寿。

但这一次,父亲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就平安的走了。十八年来,父亲的胃癌从未复发,也算是无疾而终。等我又一次登上泰山,寻找父亲的属相神,却久寻不见,只有另作他用的大殿。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大殿内供奉属相神像的事,最后,打听到了一位山上工作的老人,他告诉我,那些属相神像,已于几年前都搬走了。问到了何处,他也说不知道。无奈的我,只有把自己的感激的心愿给了这片神山。

我不知道父亲的去世和神像的移开有没有关系,只知道十八年来,父亲总是乐观豁达,没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他每年都是大年初一和我们吃好水饺,就拿着板凳,去自己承包的村头空场子,给那些进山旅游的人看车,被我儿子戏称为:“处级干部,看车处处长”。

(作者简介:李勤峰,济南知名作家,周三读书会会员)

泰山上的一颗红亮的心(难忘泰山上的心愿)(1)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