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1)

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2)

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3)

王军礼 李恒森 闫相斌

青年是社会劳动的中坚力量,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一直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

青年就业扶持政策及成效

2020年疫情发生后,我国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具体措施有如下方面。

一是大幅增加青年就业岗位。我国政府积极扩大岗位供给,先后出台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扩大毕业生招录规模和扶持新就业形态等政策。2020年政策性岗位大幅增加,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万。典型政策如: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做好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各高校最大限度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吉林省印发《吉林省促进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江苏南京市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宁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高校毕业生吸纳名额。

二是支持青年创业就业。对首次创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同时将一定比例的创业基地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提供。鼓励青年多渠道灵活就业,与平台企业建立用工沟通协调机制,规范并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养老保险等。开通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岗位信息、就业指导和线上面试等服务支持。典型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推动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财税扶持政策及金融政策支持,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中小科技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对接合作,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开花。

三是健全青年就业服务机制。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要优化招聘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逐步实现公共就业招聘平台和高校校园网招聘信息共享;强化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离校前后信息衔接,持续跟进落实实名服务;强化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失业管理服务责任,允许到本地就业创业的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毕业生及失业青年进行求职登记、失业登记,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青年就业服务机制的逐渐完善,为广大青年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了诸多便利,提升了其就业积极性。

四是加大企业减负稳岗力度。第一,继续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以工代训给予培训补贴,对受疫情影响大的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费,通过减免房屋租赁、水电、税收等措施鼓励中小微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切实减轻中小微企业的负担,更好地稳定和扩大岗位。第二,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培训补贴、就业补贴、担保贷款及贴息,特别是加大对毕业生的支持力度,稳定基层就业规模,拓宽就业渠道。

在稳就业、保就业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2020年青年就业促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从当年7月份超16%,到12月份低于13%,接近往年该年龄段失业率均值12%。

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4)

片来源/新华社

亟须加大稳就业力度

2022年,受变异毒株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受超预期冲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同时两年来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导致年轻人求职更加倾向于稳定性高的岗位,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加剧。5月份,16-24岁人群调查失业率为18.4%,6月份高达19.3%,远超2020年最高值。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下一步要在落实落细系列就业促进政策的基础上,加大稳就业力度,重点围绕以下五方面进行。

一是完善税收和财政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应届毕业生。对于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或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企业,可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计算企业应纳所得税时根据一定的标准予以扣除。设立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对接收实习生或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例如,陕西省对中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此外,通过补贴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对新吸纳的应届毕业生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加强对青年员工的职业技能培养。同时,还可以对毕业学年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大学生提供就业补贴,如湖北武汉市对应届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000元就业补贴,帮助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

二是鼓励多元化就业渠道,拓宽应届毕业生就业空间。支持学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给予一次性或连续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社会保险等补贴。引导鼓励大学和中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以场景需求拓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中职院校、地方政府人社和社会就业指导机构等部门要为毕业生投身基层提供可持续的快速成长平台和就业指导,切实落实保障措施,让高校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并留在基层。例如:对愿意到老少边等艰苦地区的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学费 工资补偿、标准工资的2-3倍等政策。充分发挥新型业态的就业补充作用,拓展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等新兴就业渠道,这类岗位具有就业形式灵活等特点,能够帮助释放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多样化自主就业、分时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为青年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选择。

三是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信息联通,开辟远程招聘和面试渠道,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校园招聘月”“国聘行动”“就业促进周”“全国中小企业人才供需对接大会”“全国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有关活动,为毕业生最大程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打造“互联网 就业指导”直播课、举办“云上就业工作坊”,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开展公益职业技能培训等形式,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为学生进入新兴行业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关注疫情期间毕业生因就业带来的焦虑情绪,提供周全的心理健康服务,提高毕业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缓解毕业季的就业压力。

四是实施专项帮扶,有针对性地帮助特殊青年群体就业。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以及残疾和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应该将其作为就业援助的重点对象,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千方百计促进其就业创业。对于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就业的困难高校毕业生,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面向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结对帮扶,摸清就业意向、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岗位信息、关注就业进展、持续跟踪辅导,开展全链条就业服务,帮助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做好青年就业宣传引导工作。强化青年就业的工作保障,根据各地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加强人员保障,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等市场力量参与就业服务、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工作。做好宣传引导,开展青年就业政策服务专项宣传,及时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例如:组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发布普通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公告,宣讲基层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扎根基层、拼搏奉献。

(王军礼、李恒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指标体系与路径”课题组;闫相斌: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DRC智库建言·促消费丨促进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

●解读丨以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服务型消费潜力释放

●视点丨聚焦自立自强 让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经济地理丨融圈强极 共谋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棋局

●热点丨个人养老金年内缴存倒计时 银行展开抢客大战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5)

社会就业云服务平台 稳就业以真招实效进一步促进青年群体就业(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