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相信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一、从不起眼的预习和复习中培养自学能力。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完整句子(只有学而不厌)(1)

我们许多老师在教课之前都布置预习作业,大多是读读课文、划划生字、抄抄词语。但高段学生的预习,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应该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二、注重持久性积累和梳理性积累。

中学语文考试,很大程度在考积累,字词的积累、成语的积累、美文佳句的积累、古诗词的积累。因此,我们在高段语文教学训练中要重视持久性的积累。1、背古文。2、让你的学生在读课外书的同时做批注,批注在初中十分重要。3、背美句美段。美句美段不用多,一天一句,积少成多。4、背成语词典。也不用多,一天一页或两页,主要是理解意思,今后必大有所益。每天积累一点点,每周背一点点,潜移默化渗透性积累,会让孩子受益匪浅。这仅仅是记忆性的积累,还是不够的。一些中学语文试卷面广,题活。在小学里我们考的是记忆,而中学考的是理解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应对积累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例如学了游记诗、送别诗,便可以此为契机将小学生必背的80首古诗词中所有的游记诗和送别诗在那一段时间进行集中积累。再例如,同样积累成语,避免没有目的性的随意选择,可分类进行:包含古典的一类;描写人物外貌的一类;描写心情的一类;描写环境的一类等等。同样积累佳句,可以这个月积累比喻句,下个月积累拟人句,在下个月积累排比句。梳理归类性的积累对于记忆的长久和理解运用可能更有帮助。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完整句子(只有学而不厌)(2)

做老师,就要做个智慧的老师,更要做个高智慧的老师。只有真正做到“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