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开学一个月了,暑假里被上蹿下跳的猴崽子们闹得脑壳儿疼的妈妈们,总算清静了几天。

结果呢,生活真是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这才刚上学没多久,宝宝就开始生病,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啊!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1)

之前以为手足口病只是春夏季高发,秋天总可以安心了吧。没想到,秋季开学后,又迎来了手足口病小高峰!

一些幼儿园刚开学不久就纷纷停课,还来不及出去high的妈妈外婆们只能继续在家带娃。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2)

各地疾控中心也发布通告,提醒家长们注意防范手足口病。这篇是糕妈今年第三次唠叨手足口了,没办法,操心呀。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3)

虽然每年都在讲手足口病的预防,但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来看,手足口病仍然占据了丙类传染病的第一名。

另外,根据今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的7月份疫情概况来看,北京市1~6月发病病例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5.27%。

今年可谓是手足口病的高峰年了。

虽然大部分患病的宝宝症状都比较轻微,7~10天就会自愈。不过得了手足口病,长了水疱会让宝宝比较痛苦,而且传染性很强,也会让家长很担心。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4)

所以,秋季的这个手足口小高峰,爸妈们也别放松警惕做好预防哦。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5)

手足口本质是传染病嘛,所以远离生病的孩子,高发期少去公共游乐场所,是最重要的。

此外,我们还向大家提供几个性价比很高的预防措施,所有爸妈都该记一下:

1、 洗手

洗手是最好的预防!不仅要给宝宝勤洗手,家人们也都要一起洗。浸湿双手,搓上洗手液或肥皂后,手心、手背、指缝间、手指、虎口处都不能放过。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6)

洗完后,用干净的纸巾或者专用的毛巾擦干。

另外,所有宝宝可能会放进嘴里或舔到的东西都要保持清洁,包括玩具、家具等等。

2、消毒

肠道病毒最怕紫外线高温煮沸式消毒,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给宝宝的东西和家居用品消毒。

3、 通风

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时在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防止病毒一直在室内逗留。

4、 疫苗

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次接种。由于71型肠道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最严重病毒,EV71疫苗能起到很大的防护作用。

但是,因为病毒多种多样,例如今年北京市的CV-A6型就比较多,即使接种过疫苗的宝宝可能也还是会患上手足口病哦。所以不要以为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依然要做好预防措施。

5、隔离

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宝宝不幸感染,等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别人。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7)

万一宝宝中招,家长们也别太着急。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用吃抗生素、中成药、所谓的抗病毒药;如果体温太高宝宝难受,你可以给孩子吃退热药物。

患病期间,最重要的是做好家庭护理,等待自愈——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8)

饮食安排:嘴里的疱疹会让宝宝很疼,拒绝进食。妈妈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咀嚼的食物,缓解不适。比如冰牛奶、冰淇淋。像热饮、酸性食物(柑橘类、番茄等)就暂时不要给孩子吃了。

手足口病高发期到了怎么办(手足口进入秋季高发期)(9)

伤口护理:手、脚长了疱疹,应保持该区域的清洁和裸露。用温水和肥皂轻柔清洗皮肤,并拍干。如果水泡破裂,可以局部涂聚维酮碘液消毒。

这些情况要重视:虽然大部分情况下手足口病的症状都很轻,跟普通感冒差不多。

但是有很小的比例会发展为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重症是无法预防的,一些很危重的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可能这就是手足口病让人害怕的地方。

早期发现重症并及时送医非常重要,如果你的孩子在3岁以下,家长要特别注意。

在刚发病的几天里,如果有以下症状:持续不退的高热、精神萎靡或者烦躁、睡眠过程中一惊一跳、呕吐,请不要犹豫,立即带孩子去急诊。如果医生怀疑有脑膜炎,可能要做腰椎穿刺,请不要抗拒,听从医生的安排。

假期出行高峰期要来了,家长们更要重视预防咯。一旦中招,很可能牵连一大波小朋友了。记住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

参考资料:

1.http://www.nhfpc.gov.cn/jkj/s3578/201809/26e7aa4d50174c67b31ccc5a3a4cd768.shtml

2.http://www.bjcdc.org/article/52176/2018/7/1530750507854.html

3.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4q/201805/5db274d8697a41ea84e88eedd8bf8f63.shtml

4.http://www.nhfpc.gov.cn/jkj/s3578/201803/d513ddc502434c7c8dc24c535eee6374.shtml

5.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hand-foot-and-mouth-disease/symptoms-causes/syc-20353035

6.https://www.cdc.gov/hand-foot-mouth/index.html

7.https://www.nhs.uk/conditions/hand-foot-mouth-disease/

8.http://conditions.health.qld.gov.au/HealthCondition/condition/14/217/68/H-Foot-Mouth-Disease

9.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hfm.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