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金博洋回来了

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题:金博洋回来了

中新社记者 张素

“金博洋回来了!”解说员不禁高呼。

金博洋回来了吗(金博洋回来了)(1)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进行。图为中国选手金博洋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8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里第5位出场的是中国选手金博洋。在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配乐里,身穿水蓝色比赛服的他滑行、旋转、跳跃,行云流水一般。

人们沉浸于他的表演之中,直至乐声停、动作止,镜头定格于他,全场欢呼。金博洋再也抑制不住,弯着腰,双手掩面而泣,久久没有平复。

曾在平昌赛场刷新了中国男子单人滑冬奥会历史最佳战绩的金博洋,带着他的标志性动作回来了。

金博洋回来了吗(金博洋回来了)(2)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进行。图为中国选手金博洋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本场比赛,他完美重现了“勾手四周接后外点冰三周连跳”。这个属于当今世界男子单人滑最高难度级别的动作,既由他首创,也是他的“试金石”。

北京冬奥周期里状态不佳的金博洋,其实已鲜少在大赛场合高质量地完成这个“招牌动作”。前几日的北京冬奥会花滑团体赛男单短节目比赛,同样是在这块冰场,金博洋就在连跳中摔倒了。

但在今日,他觉得做这个动作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就像是有人在抱着你进行空中旋转,比我状态最好时所需要的力量还要小”。

不只是动作,金博洋还把4年前在平昌演绎的《卧虎藏龙》带回了北京。

这套短节目的两段选曲同样出自这部蜚声中外的武侠电影,但风格迥异。然而,无论是在节奏明快的《夜斗》里一展身手,还是在宛转悠扬的《永恒的誓约》中传递情思,“少年侠士”金博洋已然与故事融为一体。

金博洋回来了吗(金博洋回来了)(3)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短节目比赛在首都体育馆进行。图为中国选手金博洋在比赛中。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因为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套短节目,更是他自己。这里不仅有着家国情怀,也浓缩了他的过往点滴。

他在冰场滑过,过去的每一帧也在他的心底滑过。向来只以欢乐笑容示人的金博洋,才会如此情难自已。

擦干眼泪,他吐露心声。

“我是一个把快乐留给别人,把悲伤留给自己的人。”他说,镜头前大大咧咧,现实中性格有些唯唯诺诺。平时一个人在房间里,也比较EMO(网络用语,指“低落”“颓废”等负面情绪)。

金博洋如此坦率地剖白自己,如同他坦率地接受失败。

作为中国花滑队唯一一名参加男单项目的选手,团体赛、个人赛要“全勤”打满4场,又要给队友们“打头阵”,金博洋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为了备战在家门口举行的冬奥会,他的训练量是上个周期的两倍。吃的依然不少,体重却轻了10斤。

初登北京冬奥会赛场,“首秀”并不尽如人意。但是,金博洋能够在摔倒后迅速调整,或是顺利完成其他技术动作,或是临时“救场”以弥补分数损失,每一场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支撑这一切的,正如金博洋所说,“学会了接纳自己的失败”。以前,他在比赛里“就想成,不管怎么样都要成,不管斜着、横着都要成”。现在面对失败,他想的是“下一个动作”,是“一步一步做好每个步骤”。

对待成败,宽于己更宽于人。

同队的女选手发挥欠佳,险些使整支队伍无法晋级团体赛第二阶段,金博洋的想法很简单,“我就做好准备,进了自由滑,就参赛;没进,就去参加下午的训练”。他还不停地安慰鼓励队友。

至于“裁判压分数”的说法,金博洋说,实际上是因为自己还有一些小失误,这不仅影响单个动作,也影响了整套动作效果。只有自己滑得干干净净,才能拿到所有加分。

8日结束短节目比拼后,金博洋暂时名列第11位。自由滑比赛将于10日举行,与他同场竞技的选手包括两届冬奥会冠军、三届世锦赛冠军等。无论是年龄、技术还是经验,金博洋都不占优。

从不讳言以冬奥会奖牌作为奋斗目标的金博洋,早已不是4年前那个紧张到做准备活动时“眼泪噙在眼圈里”的小将。他说,只想好好地享受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然后,把最好的表现留在赛场。

比赛之外,面对诸如“你之前拿在手里的‘冰墩墩’呢?”“你会给自己贴什么‘标签’”等问题,金博洋也是有问必答,且妙语频出,时常引得采访区笑声连连。有的问题一时答不出,“我再想想,后天再说”,他笑。

他不只是回来了。站在人们眼前的,是更好的金博洋。(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