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今年部分地区,连续几十天没有下过大雨,干旱继续发展,可能有些地方,要面临种麦时土地墒情差的情况,要做好抗旱种麦的准备工作。是造墒播种好,还是播后浇水好呢?对于这个有争论性的问题,大部分种植户是这样做的,先造墒后播种,理由是:

晚茬麦种植方法(种麦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种)(1)

首先小麦播前浇水造墒,是实践证明了的,确保全苗壮苗的重要措施。例如干早地区和北方多风少雨的地区入秋以后降水减少,秋旱时有发生。特别是一般秋作物收获以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浇水造底墒,不仅能够满足小麦发芽出苗和苗期生长的需要,而且为中期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再者造墒播种是节水种植的重要措施,在节水栽培条件下,播前浇足底墒水,将灌溉水转化为土壤水,并通过耕作措施,保持表土疏松,减少蒸发耗水,小麦生长期间可减少灌溉,不断吸收利用土壤水。随着表层土壤水分不断减少,根系不断深扎,后期可利用深层土壤贮水实现丰产。正如农谚说得:“播前土壤底墒足,不怕年后无雨珠。”

再次,先造墒再播种,可消除因灌水造成的土壤板结,因为浇水后,等到土壤表皮泛白时播种,经播种机划破表土,疏松了表皮土壤,起到了中耕松土保墒的作用,所以麦苗顶土顺利,能够达到一播全苗的要求。

播前造墒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近10天内无雨情况下才能浇水,浇水时要在下种前5~7天。浇水后要等土壤松散时下种,土壤湿度大时不能下种,否则土壤湿重,影响播种和出苗。

晚茬麦种植方法(种麦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种)(2)

播种后再灌水叫浇“蒙头水”,这种做法对小麦生长不利的方面大于优点。首先浇水后常会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麦苗出土困难或出苗后幼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影响生长发育并降低产量。再者,播后再浇水,由于土壤通气性差,土壤温度不容易提高,比播前浇水的土壤低2度左右,由于温度低,根系扩展得慢,植株迟迟不发苗,不能形成冬前壮苗。再次,浇水使麦垄的土壤沉积在垄沟内,无疑加深了盖土的深度,推迟了小麦出苗时间,同样对根的扩展和植株的生长都有一定影响。赶在水头上的种子,被冲刷出来,出苗后会形成鸡爪苗,不利于分蘖形成。浇蒙头水对旋耕的地块,对需要镇压的地块有踏实土壤的作用。

所以,播前浇水造墒比播后浇“蒙头水”要好。

晚茬麦种植方法(种麦底墒不足是造墒播种)(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