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形璜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长9.1厘米,宽3厘米
1986年西安市长安县沣西配件厂西周墓出土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呈扁体弧形,周身刻牙,表示口、须毛。细部以"阴刻细线"与“偏斜刀线”雕刻繁密平形与不同形状的云雷纹,一端及中上部各有一孔,用以系绳佩带。玉质青白有土锈斑。
璜为古代礼器之一,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源于何物日前看法不同,有的认为与新石器时代的石镰有关,在良渚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一件有刃的璜形镰,有的认为璜是装饰用品。从出土的墓葬材料来看,多为女性饰物、且多置骨架颈部作项饰用。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出土。形制主要有三种,半壁形、折角形、弧形。在良渚文化晚期,璜中有兽面纹,带兽面纹饰的玉璜可能具有某种宗教和礼器意义。但是动物造型的玉璜从商代中期开始出现,商晚期流行,多制成龙形、鱼形、鸟形,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礼器类中,玉璜最多,达73件。西周时期同样发现不少,如宝鸡弹国墓出土的可分素面与有纹饰两类,有纹饰璜数量较多,·般饰菱龙纹、风鸟纹等。从商周两朝的玉器看,为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及雕琢技艺方面,西周基本沿袭商代后期作风,但总体看向简化发展,琢玉技艺娴熟精练、正如《诗经》记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上述的龙纹玉璜从雕工和造型纹饰看为西周初期玉礼器。
玉龙璜器从形制上看与商代相同,它是延续商代玉礼器而雕刻的。但是,细审其工艺技术,就有明显的差异,除了雕刻流畅外,转弯变化处自然,没有“毛刺”,并用偏斜刀法,反映西周在制玉工艺上的进步。
玉异兽形璜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长7.6厘米,宽2.3厘米
1972年西安市征集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呈扁体弧形, -端为兽头,另一端为兽尾,体刻卷曲纹,用抽象手法表现普首与兽尾。结合璜的体形,首部雕刻有鼻、眼与口,在大张的口内,有一尖利的牙,其下有一凸起与小圆孔为鼻,其上的凸起与卷曲纹为额与眼,表现出兽的凶猛特征,横行平行线与卷曲纹,如同兽的须向后飘卷;尾部的"平行"、折曲线与卷纹表示兽尾向上卷曲;中部后段的卷纹,为兽的躯体。图案化的几何纹与弧形体虽然没有刻四肢,但是动态感很强,像是一只野兽大张血口,尾紧缩上卷,四蹄狂奔,颈须迎风向后飘飞,动感极强。其玉质白,微微闪黄。
结合已发现的玉璜研究,可知玉兽形璜为西周早期器物。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发展到顶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礼制化的时代,是用玉制度初步完善和发展的时代。
玉夔龙纹璜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长8.6厘米,宽2.2厘米
西安市长安县征集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扁体弧形,近半环状,两端出牙,牙中部有一缺口,璜体两面刻变形夔龙纹,两端钻孔。从牙、钻孔与阴刻的纹饰看,面刻阴线相背的两条龙,龙头向外,体呈长三角形,牙为口,孔为眼,给人以神秘感。玉质黄褐色,温润细腻。这件玉器虽属小件,但反映西周时期习俗。上面的纹饰是一种图案化兽纹,经过加工,充满神秘宗教的色彩,有一种神话殷的幻觉。这种剪影式的玉雕艺术,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严,雕刻技艺精湛,内容为双兽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在处理纹饰时服从形体,即纹饰的形象服从于璜形,阴刻细线的夔龙纹饰,经过巧妙构思,用抽象和象征手法刻成,似龙非龙,使之工整、严谨、富丽、奇特精美、突出重点。其纹饰产生、发展、繁荣、衰退到消失,与玉器上的其他纹饰是·样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繁荣阶段,奴隶主为了表现自己的强大,达到镇压奴隶、驯服奴隶之目的,需要有一套制度与礼器,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并使之神秘,带有宗教色彩、所以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应运而生。玉璜及上面的纹饰正是反映西周社会礼仪制度的。
龙是龙的一种,龙纹是古代器物中非常重要的纹饰,它的形象在史前诸文化中曾多次出现,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龙。古文献也有记载,称之为神灵。《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叫您,能细能巨,能叙能长,春风而登天堂,秋风而潜渊。”它是起源于图腾崇拜,加之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信仰,把它想成一种神通广大,无所不为的至高无上的神兽,在奴隶社会仍然敬奉为神物,并将其神化,令人望而生畏。将其雕刻在六瑞礼器上,威慑奴隶,以达到神圣不可侵犯,维护奴隶制统治之目的。上述玉夔龙纹璜的作用,正是如此。
玉鸟形璜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长8.4厘米,宽2.5厘米
1978年西安市长安县工程配件厂西周墓出土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呈扁体弧形,弧度120°,占环的三分之一左右,形作鸟状。大勾形喙,周身有牙,以示鸟冠、羽毛,近前端有一略大的孔,表示眼睛,近后端有一小孔,可能为挂系用。其以夸张手法突出主要部位,压缩体与尾没有完全表现,细部未雕凿,但是鸟外形勾划得栩栩如生。
美术理论提出"寻常之外,谨毛而失貌"。《淮南子》载:"谨细微毛,留意于小,则失其大貌。"就是说表现物象时,要抓大处,抓动态的主要部位,不要求小失大。玉鸟形璜即形象又符合璜形。该玉璜为鸟纹,形体抽象,从勾形的喙与圆孔的眼睛,突出鸟的特征,勾喙表现飞禽鸟类的凶猛,圆孔眼虽没有眼球,却显露出炯炯有神的光芒,顶上突起的“牙”为冠,增加雄威。玉质白中闪青,形制精美,风格特异。它的出十地为西周京都沣镐遗址墓葬地,当时这里是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出土玉器很多,有的墓出上数量达百件,为我们研究周礼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在宝鸡、泾阳、扶风、长安等地都有出土,数量丰富,反映西周社会使用玉礼器之风已很盛行。
玉琮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
高5.4厘米,孔径5.4厘米,边长6.8 厘米
1986年西安市长安县沣西新旺村镐京遗址出土
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方柱体,上下两端凸出矮圆柱体,中心从上至下有一圆穿孔,呈外方内圆状,光素无纹。青玉细腻,上有少量的土斑痕。该件玉器是古代瑞玉中所指的琮形,从良诸文化早期出现,良渚文化晚期到商代最为流行。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顶峰时代,也是一个礼制化的时代。周礼的内容,即《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的“吉、凶、宾、军、嘉"五.字来概括,"以吉礼事拜鬼祗,以凶礼哀拜国之忧,以宾礼亲拜国,以军礼定国,以嘉礼亲万民"。在这些礼仪活动中,都用玉器作为礼器,用玉礼器也相应有一整套制度,并赋予玉以道德内涵。在《周礼》中有详细的记载。玉琮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最为盛行,商周时期仍流行。但是对于玉琮有的学者依据出土情况另有看法,如复鼐先生在《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一文指出:"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玉踪,就它们在墓中的位置和件数而言,似乎并不像是帝王祭祀天地的礼器。"由于在墓葬中出土较多,在当时应是起避邪镇墓作用的。
双面蟠螭纹玉璧
春秋·秦(前771—前476)
径29.7厘米,孔5.94厘米,肉11.8厘米,厚0.9厘米
1972年凤翔县南指挥乡河南屯出土
现藏凤翔县博物馆
玉璧两面均雕刻繁密阴线纹饰,其为四层环带纹,并以五圈内填短斜线的圆环相隔,环带纹是相互蟠纠的勾连变形幡螭纹,又像勾连云雷纹,纹饰线条流畅,有节奏感。同时出土的还有较小饰纹相似的·件,色墨绿,质地晶润,明亮光浩。它是在距地面四米深处发现的,可能是当时遇到非常事件才埋入地下的。该地区是秦国都城雍城所在地,自泰德公元年(前677)初居雍城人郑宫、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徒居栎阳,294年间这里一直是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古时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控进入汉中、四川的通道,西扼通往河西走廊的门户,雍河、纸坊河等纵横环绕,土地肥沃。整个雍城近丁正方形,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超过了当时全国政权象征的东周洛阳五倍。这里除了土地肥沃,水草丰盛外,还是周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悠久的农业和手工业传统,因而秦国发展很快,到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古人曾评论说雍城所在地是"宗周兴旺之地,赢秦创霸之区"。近年来,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大型建筑遗址、古墓葬及很多珍贵之物。从这件玉璧的特征看,为春秋时期秦国器物。
玉璧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它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贵族们的佩饰,也是等级、权力的象征。由环状石斧或石陶轮演变而来,与生产工具有关。春秋战国时期有关于玉璧的故事,如"卞和献玉璞"与"和氏璧"等。和氏璧的来由,有一段曲折的故事、此壁初被楚国用作向赵国求婚的聘礼,赠给赵国,泰国也非常想得到它,假以15座城池交换赵国的“和氏璧”以骗取之。但是赵国也明白秦国的用意,却惧怕强秦又不敢拒绝,乃派机智勇敢、足智多谋的蔺相如出使秦国。在谈判过程中,秦王的阴谋被蔺相如识破,经过说理将"和氏璧"顺利带回赵国,即有名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后来袭统一七国,这块"和氏璧"便被秦始皇琢成世代相传的“传国玺”。玉璧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即“价值连城”。
关于玉璧上的纹饰,演变与其它器物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如春秋时期青铜器纹饰,完全改变宗教色彩,呈现富丽华关,生动灵巧,精工细密的风格,既实用又美观。玉璧上的蟠螭纹就属这一类,其特点是工整调和、有规律、不杂乱、繁密华丽、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