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吃饱;居住不求安稳;做事迅速敏捷,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称得上好学了。”

论语12章君子食无求饱(理解论语第一篇第14节-君子食无求饱)(1)

逐句解释: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君子不在于吃多饱、穿多好,也不在于住多好。这就是俭朴,人不再在乎外在的东西,那么就会追求内心。

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迅捷、灵敏

君子行事迅捷灵敏、从不拖沓,说话却小心谨慎、从不妄语。

就有道而正焉

就:接近、依从、沿着。

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正:匡正,改正。

君子向有道德、有思想的人学习,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

可谓好学也已

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认为修身养性,谨言慎行就是一种好学的表现。

心得总结:

本篇讲的内容比较好懂,主要讲的是君子日常活动所应该具备的品行,也是对前面篇章里的“恭”、“俭”和“不重则不威”等的具体解释。

人大多好吃懒做、贪图享受,这是人性使然。君子就是要克服人性的弱点,不断修身,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在意吃穿享用,而是在意品德与意志的人。

一个君子,做事情就当勤奋努力,决策果断迅捷。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则不要夸夸其谈、海阔天空,而应该保持谦虚谨慎和稳重大方,不断向有道之人请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抓住学习的根本,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这个道理很通俗,说白了就是别太追求物质,而是应该提升精神文明。人活在世上不仅为了吃饱喝足、穿金戴银,还应该有一种精神追求。一旦人不再沉溺于物质享受,那么人就会有目标和志向,这样的人即使没人去催促,他也会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孔子认为人格的培养非常重要。人与动物不同,动物一日三餐吃饱就行,而人不一样。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为天下苍生做一些奉献,为过往文化做一些传承,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

《大学》里所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体现了孔子这个主张。

附图:

论语12章君子食无求饱(理解论语第一篇第14节-君子食无求饱)(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