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个杂乱无章的年代,自然也产生了数量众多的国家元首。在短短的38年间,前后27任国家元首,那么除了我们熟知的孙中山、袁世凯、蒋介石还有谁呢?今天就带各位朋友一探究竟。

在文章之前先和朋友们解读一下国家元首。在古代帝制时代,国家元首自然多半就是皇帝、国王,是一国实权人物;在近现代,国家元首多半是总统、主席,当然也有保留国王是国家元首的如英国。在近现代国家元首发生了些许变化,不仅称呼名称多样化而且也不尽全是实权人物,如英国国王就是个例外。而中华民国作为特殊的年代,也造就国家元首称呼职位多样化与特殊化。1912年至1913年,中华民国元首为临时大总统;1913年至1924年,中华民国元首为大总统;1924年至1926年,中华民国元首为临时执政;1927年至1928年,中华民国元首为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军)攻克北京,中华民国南京政府获得国际承认,之后的1928年至1948年,中华民国元首为国民政府主席。1947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行使宪法后,废除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以中华民国总统取代,并置总统府为总统、副总统之办事机构。1948年5月20日,蒋中正正式就任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1. 孙中山(1866-1925)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2月13日在任。辛亥革命时领导中国同盟会,同年12月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在南京就任职,同年为了清帝逊位结束清朝统治,与袁世凯和谈让出大总统一职。
  2. 袁世凯(1859-1916)北洋政府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10日在任。北洋军阀鼻祖,后来北洋政府高官多出自其麾下。就任前出任清朝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负责镇压革命党人。最终却通电支持共和,迫使清帝逊位,灭亡清朝统治。
  3. 袁世凯(1859-1916)北洋政府大总统,1913年10月10日-1916年1月1日在任。就任前亦为临时大总统,在任期间修宪和签订二十一条较为出名。
  4. 袁世凯(1859-1916)中华帝国皇帝,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在任。引发“护国运动”,在位期间大封爵位较为出名。
  5. 袁世凯(1859-1916)北洋政府大总统,1916年3月22日-1916年6月6日在任。内外困顿中被迫恢复民国,不久因尿毒症去世。
  6. 黎元洪(1864-1928)北洋政府大总统,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在任。武昌起义时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在任期间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不满段祺瑞摆布形成“府院之争”,后“张勋复辟”下野。
  7. 冯国璋(1859-1919)北洋政府大总统,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在任。“北洋三杰”之一,曾任江苏都督,反对袁世凯称帝。黎元洪在任时为副总统,黎元洪去职后继任。主张和平统一全国,反对段祺瑞武力统一。1918年安福国会推选徐世昌为总统,同年下野。次年病故于北京。
  8. 徐世昌(1855-1939)北洋政府大总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在任。1911年任协理大臣。1914年被袁世凯任命为国务卿。1918年被推选上台。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时,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及陆宗舆的职务,以缓和全国舆论的反对。1919年收回蒙古。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控制北洋政府。1922年被迫下野,退出政界。“九一八”后拒绝日本“傀儡政府”任职。1939年于天津病故。
  9. 周自齐(1869-1923)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署任大总统,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1912年出任山东都督,1913年出任交通总长,1914年出任财政总长,1915年拒签“二十一条”,1916年再任财政总长,同年流亡日本。1920年三任财政总长,1922年4月任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徐世昌下台后摄行大总统10日。黎元洪复职后不满直系军阀,退出政界。1923年于上海病故。
  10. 黎元洪(1864-1928)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在任。1922年直系军阀赶走徐世昌后,虽觊觎总统之位,但顾忌各方反对故而推举黎元洪重新出山。次年随着曹锟贿选成功,便再度下野。1928年于天津病逝。
  11. 高凌霨(1868-1940)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1923年6月14日-1923年10月10日在任。民国初年任民政司长,直系谋划贿选期间担任代总理摄任大总统。1924年北京政变后逃亡上海,1926年返回天津热衷于亲日活动。“七七事变”后出任伪华北临时政府中的天津市长、河北省长,后又被免职居于北京,1940年病逝于北京。
  12. 曹锟(1862-1939)北洋政府大总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0月30日在任。袁世凯称帝时表示支持,受封“虎威将军”。1919年成为直系军阀首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获胜。逼退徐世昌,拥立黎元洪。1923年通过贿选当上大总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于北京政变,直系失败。被软禁于中南海延庆楼,直到1926年才被释放。1939年病逝于天津。
  13. 黄郛(1880-1936)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4日在任。日本留学期间结识蒋介石。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1923年任外交总长,1924年参与北京政变,代理总理并摄行总统职权。段祺瑞复出后被迫辞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任上海市长,并说服冯玉祥、阎锡山归附蒋介石。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外交部长。1936年病逝于上海。
  14. 段祺瑞(1865-1936)北洋政府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4日-1926年4月20日在任。“北洋三杰”之一,曾任中华民国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后,出任国务总理。黎元洪、冯国璋上台后依旧出任国务总理,并与他们产生两次“府院之争”。1920年直皖战争失败后退隐天津。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推翻曹锟,被推选出山。1926年镇压“三一八惨案”,同年四月被冯玉祥驱逐下台。1936年于上海病逝。
  15. 胡惟德(1863-1933)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临时执政,1926年4月20日-1926年5月13日在任。1911年任外务部大臣,1912年外交部次长,1914年驻法公使,1926年3月任外交总长,4月冯玉祥下台后兼署国务总理并摄行临时执政。1927年6月代理国务总理。1933年病逝于北京。
  16. 颜惠庆(1877-1950)北洋政府总理署任大总统,1926年5月13日-1926年6月22日在任。1912年任外交次长,1919年出席巴黎和会,1920年署任国务总理。1926年胡惟德去职后,就任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同年被奉系军阀逼迫下野。1940年被日军软禁,不与汪伪政府合作,直至抗战胜利才重获自由。1949年赴北平和谈。1950年病逝于上海。
  17. 杜锡珪(1874-1933)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1926年6月22日-1926年10月1日在任。1911年任“江贞”号管带,同年赴武昌镇压“武昌起义”,同年参与“九江起义”,参加革命,帮助武汉三镇光复。1922年出任海军总司令,1925年任海军总长。1926年颜惠庆下野后,以海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同年因为奉系制肘,辞去国务总理。1931年出任马尾海军校长,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后前往上海,12月病逝于上海。
  18. 顾维钧(1888-1985)北洋政府代总理署任大总统,1926年10月1日-1927年6月16日在任。1915年任驻美公使,1919年巴黎和会拒签《凡尔赛和约》,1921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1922年-1924年四任外交总长。1926年任财政总长,10月代理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同时兼任外交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组织组织军政府,辞职。1931年11月任国民政府外交总长,12月辞职。1941年任驻英大使,1945年出席旧金山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48年,名列国民党战犯名单。1953年在“美蒋共同防御条约”上签字。1964年当选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1985年病逝于纽约。
  19. 张作霖(1875-1928)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在任。奉军首领。1915年支持袁世凯称帝被任命为奉天巡按使。1916年袁世凯死后,被任命为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逐步控制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20年直皖战争获胜,势力范围染指关内。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退回关内。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获胜,幕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4月击败冯玉祥,全面控制北京政府。1927年6月16日被孙传芳等人拥立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海陆大元帅,18日就任。1928年6月3日于皇姑屯被炸身亡。
  20. 谭延闿(1880-1930)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2月7日-1928年10月10日在任。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长。1912年任湖南都督,加入国民党。1913年参与“二次革命”,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1916年任湖南省长。1925年任广州国民军政府军事部长。1926年3月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2月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0月转任行政院院长。1930年病逝于南京。
  21. 蒋介石(1887-1975)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10月10日-1931年12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总裁,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黄埔军校校长。辛亥革命后,为沪军都督陈其美第五团团长。1912年,刺杀陶成章东渡日本。1913年,二次革命事败再渡日本并加入中华革命党。1922年陈炯明叛变,蒋介石在永丰舰侍护孙中山40余日。1924年被孙中山任命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5年第二次东征歼灭陈炯明叛军。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年赴前线参与北伐。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1928年联合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四军北进击败张作霖。10月任国民党主席。12月张学良“改旗易帜”,宣告中国从形式上完成统一。随后为了确立个人独裁,喊出“裁军建设”,力图编遣李宗仁、阎锡山、冯玉祥军队,引发了与三者间的大战。1930-1931年发动三次“围剿”失败。“九一八”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进攻红军革命根据地,年末辞职。
  22. 林森(1868-1943)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1年12月15日-1932年1月1日在任。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议长。1913年任北京政府参议院议长。1916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外交部部长。1918年任参议院院长。1924年当选国民党海外部部长。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会委员。1931年接替下野蒋介石任国民政府主席,但不负责实际政治任务。
  23. 林森(1868-1943)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32年1月1日-1943年8月1日在任。“西安事变”时主张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号召“全民奋起,全力抵抗”。1938年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救国纲领》。1941年以国家元首名义向轴心国宣战。1943年于重庆车祸去世。
  24. 蒋介石(1887-1975)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8月1日-1943年10月10日在任,林森因车祸去世后接任主席。
  25. 蒋介石(1887-1975)南京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10月10日-1948年5月20日在任。1943年11月出席开罗会议。1945年8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立,8月《双十协定》签立。1946年6月26日内战爆发,随着共产党军队从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演变,国民党军队从东北战场到华北战场,甚至中原、江淮一带的颓势无法逆转。1948年3月被推选为总统。
  26. 蒋介石(1887-1975)南京国民政府总统,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在任。就任总统后,国民党局势更是江河日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接连开打,国民党党军节节败退,内外交困情况下,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
  27. 李宗仁(1891-1969)南京国民政府总统,1948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在任。国民党“桂系”首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6年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粤桂战争。1923年加入国民党。1926年率军北伐。1927年支持“四.一二”政变。1929年与蒋介石爆发蒋桂战争,战败,逃回广西。1930年参与冯玉祥、阎锡山反蒋再败又回广西。1937年任第五战区总司令。1938年指挥徐州会战,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1948年当选中华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接任下野蒋介石出任中华民国总统。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退往桂林、广州顽抗。12月流亡美国。1965年7月20日由美国回国。1969年在北京病逝。

最后为了方便各位读者观看,给大家上了张简图可以参考一下

民国历任总统简历(总统轮流坐今日到我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