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三十年前,中国电视新闻走上改革之路,央视推出一批家喻户晓的知名新闻栏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百姓故事》等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1)

二十年前,改革的实操者孙玉胜将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思考写入书中,成为千万传媒从业者的学习宝典。

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推出本书的“典藏版”,将这本有激情、有理想、有感悟的央视新闻改革创业史推广给更多的读者。

“十年”已成历史,然而由《十年》引发的思考却依然在路上。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2)

4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专题研讨会讨论《十年》在视听传播时代对学界的启发。

会议由白岩松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周勇,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集团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召集人杨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水均益,字节跳动副总编辑郎峰蔚,快手科技副总裁余敬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新闻学院副教授颜梅等出席研讨会,此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卓等以线上方式参会。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3)

主持人白岩松

主持人白岩松向大家介绍了《十年》的写作背景,1993-2003这十年,是中国电视改革的十年,央视新闻评论部由此找到崭新的话语方式。对还在上学的年轻人来说,“十年”已经是书里记录的“十年”,隐约耳语听过,但已不在生命记忆中。但是对白岩松,敬一丹,以及央视新闻同仁,那是生命的一部分。

从某种角度来说,作者孙玉胜是很多同仁的共同推手,这十年不仅改变了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和局面,甚至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命运。白岩松说,“有的时候很多事情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了,一群人就都对了。”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4)

作者孙玉胜线上参会

作者孙玉胜线上参会,他和大家分享了再版这本书的初衷: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为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在方法论层面贡献一些参考。

孙玉胜历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副台长,是央视新闻改革的操刀者。他以媒体研究者和从业者的双重视角思考,认为在媒介深度融合的今天,传媒从业者更需要不断提升持续报道能力、提升编辑思想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5)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赠送《十年》(典藏版)新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赠送《十年》(典藏版)新书,并借此机会向作者约定新书的版权。

其他学界、业界专家也发表了对此书的真知灼见。周勇认为《十年》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史中的一部分。陆绍阳肯定了《十年》实事求是的精神。米博华认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有内在联系,媒体人应该寻找其中的路径。杨华提出新闻人应该尊重传播规律、尊重受众需求,把得住方向,用得好办法。高贵武教授说,拿最高标准给学生推荐,《十年》是他力荐的书。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6)

专家学者讨论《十年》

《十年》讨论的是“电视语态”的改变,背后是对新闻传播价值与传播效果的思考。在媒介深度融合,多平台互动的今天,这种思考显得更加重要。作者在书中预言的“直播未来”,如今已经实现常态化,并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方式。无论是媒体从业者,还是用视频表达自我的个体,都需要思考这种新式表达方式的逻辑和技巧,从这个层面讲,《十年》可能会开启很多人的想象力。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7)

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生合影

《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选读)

文 | 孙玉胜

前言·朝发夕至 路上十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从小学老师那里听来的古老谚语用在中国电视上是贴切的,尤以近十年的电视改革为甚。

2003年春天,《新闻联播》中的会议新闻明显减少和变短了;从3月20日开始,央视破天荒地对突发事件——伊拉克战争进行了长时间的直播,而5月1日开播的新闻频道进一步引起海内外舆论和观众的关注……这些变化无疑都是新一轮电视改革开始的标志。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整整十年前,也是一个春天,央视从1993年3月1日开始设立早间新闻,从而实现每天十二次的新闻整点播出;而5月1日开播的《东方时空》则被广泛认为是这一轮电视改革的发端。

如果再前溯十年,1983年,同样还是在春天,3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电视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应该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因为前十次的类似会议的会标上还没有“电视”二字。就是这次会议出台了一项对中国电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四级办电视,由此,各级电视台风起云涌。

历史还可以继续前溯,而且仍有巧合和相似:1973年5月1日,彩色电视在中国正式试播;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诞生。中国电视发展史中呈现出这种“季候特征”和“五月现象”颇耐人寻味,但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叙述历史,而在于叙述“历史”中的实验和发现。

中国电视的第一轮改革应该以1983年为“元年”,这不仅仅因为前面提到的那次会议改革了电视发展体制,而且改革也体现在了电视节目上。著名的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轰动一时的杂志节目《九州方圆》都是在这一年播出的;历时二十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创办于这一年。1983年、1993年、2003年,以往的电视改革不仅明显具有发端于春天的“季候特征”,而且还有着十年一轮的“周期特征”。

前一轮改革开始时我还未出校门,但我有幸成为第二轮改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与上一轮改革不同,始于1993年的新一轮改革不仅发端于春天,而且发端于早晨、发端于新闻。决策者当时选择早晨,一是为了填补一个泱泱大国国家电视台没有早间节目的空白,二是敏感的电视新闻改革由于早间节目影响小而可降低风险。因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电视的黄金时段在晚上,甚至在白天,而不是早晨,否则央视就不会在建台三十多年之后仍然还是每天上午8∶00才与观众见面。

现在看来,当时我们对电视的了解是多么肤浅,对电视观众的需求是多么冷漠。十年前,谁都不知道当《东方时空》偶然闯入早间的时候,其实已经一脚踏进了一块富饶的处女地。这块土壤在我国电视界直到今天还是相对安静的,因为大多数电视台目前仍然把目光紧紧地盯着晚间。殊不知国外早已将早间时段称为“战斗的早晨”和“疯狂的早晨”。我曾看过一项资料:美国的晚间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和第三的年收入差别大约是一千五百万至一千八百万美元;而早间节目的排行第一和第三的收入差别则是1.5亿美元。如果一家电视台早间节目的收视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则意味着增加七千万美元的年广告收入。正因如此,美国几大电视网五十多年来不惜投入重金“逐鹿早间”,可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还有资料显示,在电视发达国家,近年来包括晚间在内的电视观众整体上是下降的,而只有早晨的观众是增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每天四十五分钟的《东方时空》每年已有近两亿的广告收入,但就整体的中国电视而言,早间节目仍然是有待开发的富饶之地,真正的竞争也许还没有开始呢。

回望1993年以来的电视新闻改革,总有“十年之计在于晨”的感慨。从表象上看,这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面对面》等晚间名牌栏目以及敬一丹、白岩松、水均益、方宏进、王志、董倩等一大批标志性主持人都与早晨的《东方时空》有关,而且还在于确保这些栏目和主持人成功的运作体制——“制片人制”“主持人制”和“第二用工制度”等,也都是在《东方时空》实验的。作为自始至终的参与者,我认为当年无论是早间栏目的创办,还是运作体制的改革,其成功的深层原因更在于《东方时空》实验了一种新的电视理念——重新检讨我们与观众的关系,重新认识电视的“家用媒体”属性及其特有的传播规律。甚至可以进一步直白地说: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在理念上是从实验与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开始的。比如,叙述的态度应该是真诚和平和的;叙述的内容应该是观众关心和真实的;叙述的技巧应该是有过程和有悬念的;叙述的效果应该是具有真实感和吸引力的……

有人说,新闻是历史的第一次草稿,所以我们更新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其实就是在改变对历史的记录方式。当我们不是把新闻理解为“碎片”,而是理解为“历史”时,“跟踪新闻,全力跟踪新闻”“接近现场,第一时间接近现场”“报道事实,更深入报道事实”就不只是我们眼下的职业操守,而是神圣的职业使命。我至今仍深信:理念与激情是一切电视栏目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

上一轮电视新闻改革始于早晨而没有止于早晨。曾有人问:“《东方时空》十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究竟何在?”我认为就在于其理念不断创新的实验性特征。那么《东方时空》以及后来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时空连线》和后起之秀《面对面》等栏目都实验了什么呢?其始终倡导的精神和诉求又是什么呢?实验有成功,也有遗憾和教训,这就是我想告诉读者的,也是写作此书的目的。当然,十年的实验并非仅仅局限于这些栏目本身,还包括其背后的运作过程和体制。

三个“十年”的电视改革为什么都发端于春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近几十年来新一届党的代表大会都是在秋冬之际召开的,新的领导集体主张的新的宣传政策由提出到具体体现在电视节目上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新的电视改革总是在春天开始萌动、生根、生长。十年的实践证明:成功的电视新闻改革和新栏目的创办每次都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结果,新闻性栏目就更是如此,这是写作本书的前提。

电视是制片人媒体,制片人是那些标志性品牌栏目和主持人的第一“制造者”,其中许多制片人的专业理念和操作水准都在我之上,没有他们的智慧与创造就没有实验和发现的基础。

纵观十年,最令人欣慰的是人才的集结与成长。由于实验了一种开放式的“吐故纳新”机制,才使专业的人才资源有了广泛的社会性和竞争性,从而让那些心怀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投奔而来。十年来,他们在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摄像的同时,也把一生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观众,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电视新闻职业。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的辞去公职,有的背井离乡,有的两手空空只身漂在北京。好在这里始终是一个渴望每一位优秀者加盟,始终为与“英雄”失之交臂而惋惜的地方。

十年前,这些满怀理想与激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吸引他们的是创业;十年后的今天,凝聚和吸引人才的基础仍然是创业——是一种创新机制使得这个集体充满活力。尽管创业的过程充满艰辛,但我的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矗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感受、独特的视角、开放的理念,阐释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扬着他们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代,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

我曾任新闻评论部主任四年多,最令我骄傲的是,我曾提议并主持起草了评论部部训:“加入新闻评论部是我们自愿的选择,我们愿意为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和尊严尽职尽责。在这里,我们崇尚求实、公正、平等、前卫。”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天傍晚,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会场里,大家集体通过这个部训时的气氛:郑重、神圣而充满激情。这个部训后来成为新闻评论部特有的部门文化的灵魂。多年里,新闻评论部乃至新闻中心的许多同仁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和中央电视台的荣誉尽职尽责,甚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始终令我欣赏和尊重,因为电视记录的每个画面、情节、事件和故事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一切优秀节目的原创者。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只是一个新闻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身处其中的观察、体验与感悟。它叙述的是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新栏目实验和大型特别节目运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还有我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而这些理念和解读必定也受历史环境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局限。

朝发夕至,路上十年,坚定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来者,勇往直前而不重蹈覆辙。

2003年5月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8)

孙玉胜是《东方时空》的创办者,本书回忆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的故事与细节,以及重大事件、大型节目报道的背景、过程,也有作者对电视新闻理念的思考与体悟。本书结尾处,作者预言了“直播未来”,如今“直播”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十年》所记录的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史的一部分,也成为电视新闻一段特别的片段。

《十年》既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书籍,也是一部励志的创业史读物。

《十年》已是国内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必读课外书,也适合媒体从业者及相关专业学子阅读。孙玉胜和央视的同行们用近乎痴迷的对新闻理想的追求,告诉后来的人们,精准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正在成为新闻,什么将要成为新闻,依然是新闻人最可宝贵的品质。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十年》,新增20多幅台前与幕后的照片,是为“典藏版”。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9)

1995年,孙玉胜在《焦点访谈》演播室

孙玉胜,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同年入中央电视台。历任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亚广联(ABU)副主席。现为凤凰卫视常务副总裁兼总编辑。

1993年以来,策划创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1997年以来,参与策划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50周年、相逢2000年、北京奥运会、国庆70周年等大型电视直播报道。兼任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视的语言特点(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