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你认为这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寻烦恼,但我想说这是很多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我们正值青春,觉得老年生活离自己很远,往往无法对老年人的孤寂寥落感同身受。2021年7月6日我随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微光行动团”来到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

走进翟东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绮丽画卷,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原生态的房屋错落有致,宽敞的庭院种着各种果蔬花草,村民们或下棋或聊天,让我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放松与平静。经过与李庄乡乡长冯宇航关于当地空巢老人情况的交流,我们把采访目标定为独居老人刘奶奶,她欣然接受,邀请我们到家里做客。经过交流得知:刘奶奶的老伴前几年因病去世,两个儿子均外出务工,老人性格要强,家里遇到事情从不给孩子们说,不想让他们担心。

聊到这里,我想到了姥爷,他年轻时学过武,在当地是出名的能干,某一天他胃痛难忍,去医院检测后发现是食道癌。随着化疗的进行,他的头发越发稀少,身体日渐消瘦。在我的印象里姥爷身体健壮,现在却瘦骨嶙峋。他和刘奶奶一样,年轻时为了家庭,去工地打拼,老年为了不拖累孩子,害怕花钱,身体有问题自己强撑。刘奶奶,我的姥爷他们这样的老人一生都在为别人而活,从未考虑过自己,自己的苦心可能孩子还会不理解,埋怨父母给得不够,买不起县城的房子,拿不出娶媳妇的彩礼,我感到无比心酸。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让老人开心快乐,给院子打扫卫生,给刘奶奶表演相声,看到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真心觉得我们所做的一切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能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刘奶奶送去笑容。

深情的陪伴是长久的告白(爱是细水长流的陪伴)(1)

图为“微光行动团”成员进行线下调研。

从老人家出来后,我想起网上的一条新闻:107岁的老人吃席回来,戳戳身边84岁的女儿,递给她一个糖果,女儿咧嘴笑乐开了花,母亲可能忘记了很多事情,却始终记得孩子喜欢的糖果。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你年龄多大,职位多高,在父母眼里都是需要照顾的孩子,他们可能是企业高管,也许是国家干部,或者是工人农民,但他们都会尽其所能,为你创造最好的生活,不求丝毫回报。我们虽然正值青春,父母身体健康,但他们终会迟暮,头发不再乌黑、眼睛不再雪亮、听力不再灵敏、记忆不再清楚,唯一不变的是一颗真心爱你,时刻牵挂你的内心。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平时是妈妈教育我,她是一位非常独立坚强的女性,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从没在我面前掉过一滴眼泪,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我的教育非常重视。小学让我学画画、奥数、游泳等各种兴趣班,初中让我上私立学校,高中给我报一对一课程,对我不计一切地付出,对自己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这次放假回家,偶然看到她的两鬓出现了白发,我意识到母亲衰老了。我应该替母亲分担家务,让她休息一下。更应该努力学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给奔波半生的父母一个温暖幸福的晚年。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们无法停止时间,让父母永葆青春,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多回家看看,陪母亲唠唠嗑、陪父亲下下棋。如果还没时间,就请拿起手机给父母说一句“爸妈,我爱你!”

深情的陪伴是长久的告白(爱是细水长流的陪伴)(2)

图为“微光行动团”成员在李庄乡政府前合影留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会、政府的制度保护只能确保“老有所养”稳步进行,而“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还需子女多些陪伴,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上演,让赡养成为情感的流露而非责任的约束。爱是细水长流的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通讯员 王夏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