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观

VIEWS

本报记者 胡茜茹

“共享出行”这一概念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普及,作为其分支之一,共享汽车也在快速渗透大众的生活。然而日本的共享汽车公司近来却发现,共享汽车不再只是一个出行工具,用户在车上延伸出了很多“奇葩”新玩法,日本共享汽车正在面临“只共享不出行”的尴尬局面。

据《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最大的共享汽车服务公司Times24近日针对“共享汽车的用途”这一主题做了调查,而受访者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着实让共享汽车公司感到意外。原来不少日本人把共享汽车当作午睡的地方、办公场所甚至是存包处。此外,2011年日本大地震造成日本至今仍缺乏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因此还有人租用共享汽车,只是为了给手机充电。

日本共享汽车服务费用(日本共享汽车遇)(1)

一位居住在东京近郊的公司白领表示,打开手机,随时就能定位到附近可用的共享汽车,“我用共享汽车,只是为了能有一个吃午饭的地方,毕竟便利店里没有那么多可以坐下来吃便当的地方。”他表示,共享汽车还是个适合午后小憩的空间。

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NTTDocomo的一份问卷调查也发现,超过12%的共享汽车用户并不是为了出行,他们租车只是为了与朋友、家人和企业客户聊天。还有人会在车里看电视节目、练歌,或者仅仅是为了在炎热的夏季找个吹冷气的地方,这一人群占比还在不断上升。在日本东京,花上4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元)就能租用30分钟的共享汽车,这一价格对于想临时找一个“独处空间”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实惠的。

但共享汽车公司对这一行为并不鼓励,日本租车公司欧力士(Orix)的发言人明确表示,“我们不建议用户把租车用于驾车出行以外的目的。”先撇除安全因素不谈,仅从企业盈利来看,日本共享汽车的收费标准深度依赖汽车行驶里程,如果共享汽车停在原处没有行驶里程,自然会大幅度降低企业收益。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在国内尚未涌现出日本这种“只共享不出行”的局面,这与社会文化相关,但也与共享汽车的收费模式有一定关联。目前,国内共享汽车公司在分时租赁上主要有两种计费模式,一部分是按照时长、里程数的一个综合计算公式来收费,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按分钟计费。华夏出行旗下的共享汽车业务摩范出行,其在国内日本共享汽车服务费用(日本共享汽车遇)(2)二三线城市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按分钟计费的模式;目前在重庆、合肥、南京、泉州4座城市推出共享汽车业务的长安出行,旗下新能源车的收费也取决于用车时长;同样,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车品牌Evcard也是按照分钟计费。

任职于互联网公司的戴荣是共享汽车的重度用户,她表示,“按分钟计费,这意味着在你按下取车键的那一分钟起,系统就开始收钱,即便不开把车停在原地,也不会因此少算一分钱。”去除了里程数,完全按分钟计费的模式,决定了驾车所需的电费、耗损费等各项费用都“隐形”地平摊在每一分钟里,每分钟的单价自然会上涨,等于在共享汽车里的每一分钟都得用相对较高的价格来买单,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国内市场尚未涌现出把共享汽车作其他用途的现象。

------------------END----------------

《环球时报·汽车周刊》现已入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