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8年,刚登位的秦惠文王赢驷便以前太傅赢虔揭发商鞅谋反为由,车裂了这位变法功臣,并诛其族。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最终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着实令人唏嘘感叹。为何秦惠文王要以这种残忍的刑罚处死商鞅呢?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具体如下。
《大秦帝国》商鞅
复仇说
很多史书上都记载过商鞅为了维护法的权威,在太子犯法的时候,因其为一国储君不能刑制,他就刑制了太子师傅公子赢虔和公孙贾。在秦孝公死后,赢虔为报当年被割掉鼻子的私仇而向秦惠文王诬告商鞅谋反。
《史记》和《战国策》等历史典籍中确实也有相关记载。但此事有一个很大的谜团:记载里的秦太子犯了什么罪,能让太子师和太子傅受如此重型?(傅受的是“刑”,4年后再犯罪才又受劓刑,公孙贾受黥刑)。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此时的太子可能并非是赢驷。
文献记载赢驷生于公元前356年,而太子之乱发生在公元前355年。此时的赢驷还是襁褓之中的孩童,怎么可能掀起如此滔天巨浪?因此这里提及的太子之乱只能是另有其人。
如果祸事主角不是赢驷,那么赢驷公报私仇之说显然不可能。其次,还在牙牙学语的婴儿,不可能有太子师傅一同教导,一般都在适龄儿童到了求知的年纪才会设太傅和太子师的。因此,嬴驷跟赢虔的叔侄关系并不见得有多密切。这也就进一步印证了一些历史剧中关于嬴驷和赢虔关系亲密的演绎纯属杜撰。
影视剧中的赢驷
因此,复仇说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要知道商鞅和秦孝公肝胆相照二十余载,身为储君的赢驷不可能与这位权倾朝野的宰辅不熟稔(从他日后坚定执行商鞅法制的执政理念可以看出他是深谙商鞅法之精髓的。因此,复仇说从格局上就看低了惠文王,完全不足为据。
商鞅谋反说
有些历史记载和后世的文艺作品中,对商鞅有谋反行为持肯定态度。但从《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上关于此事尚无定性。即有可能有这种倾向,但是否付诸行动了存疑。
我想说,秦国自东周立国以来,到商鞅时期已经三百多年了。战国时代的王族,讲究的是承袭有序。像三家分晋前后经历了一百多年,田齐代姜则经历了八代人的努力才实现。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不会愚蠢到像后来燕国权相子之一样妄图通过控制朝政就实现改朝换代的春秋大梦!因此,作为一个旷世奇才,不可能连这一点起码的政治常识都没有,否则怎么可能在秦国执政二十年?
此外,秦发文告搜捕他时他第一时间不是想着跑回自己的封地商於之地,而是往魏国跑?说明他是知道仅凭自己15县的封地想负隅顽抗是没有胜算的,这进一步说明他对时局的发展了然于胸。更不可能自己主动谋反了。
商鞅是在追捕途中死于郑地,回来后秦惠文王将其尸体五马分尸的。此举形式大于内容,一是让旧贵族泄愤,二是宣誓如果有异心的臣子下场将凄惨如斯!因此,商鞅谋反大概率是“莫须有”的罪名。
商鞅与秦孝公
真实理由
秦孝公即位之初就车裂商鞅,真实理由无非以下几条:
一、19岁的赢驷即位之初,正所谓“主少国疑”,此时的秦国危在旦夕。如何才能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统治权威,对于少年秦王来说迫在眉睫。商鞅权倾朝野二十年,少年天子一朝即位可谓是“如芒在背”,自古以来新王和旧权臣之间都会爆发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此时,他伯父赢虔冒出来举发商鞅谋反,正所谓天赐良机,此事好处有三:
其一、赢虔作为宗亲大家长,他出来站台公然反对商鞅表明王族成员对商鞅多年来把持朝政已经很不满。他明白意识到宗族是赞成倒商鞅的势力。
其二、自己正好也不知将这位功高盖主的前朝遗老放在何处,索性不如趁这次东风将其送走,一了百了,以免夜长梦多。
其三、秦国从变法之初到今已二十余年,法令基本成了建制,法的思想也已深入人心。兔死狗烹的时候到了,水到渠成也是理所当然。
年轻的秦惠文王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政治素养,借王族之手和旧贵族的反商鞅势力的合流,一举将商鞅势力斩草除根,与此同时也让之前藏在暗处的黑恶势力一起暴露了出来。前脚才处理了商鞅谋反案,后面就铲除了甘龙、杜挚等老氏族复辟案。年轻的秦惠文王以超高的政治手腕,在即位之初就将阻碍其大展拳脚的几股势力统统翦除,为东出争雄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局面。
因此,在我看来。商鞅谋反案只是秦惠文王想要统一思想,为自己实现东出梦想的一个油头。商鞅的死换来的是:权利结构的再分配,和清算旧贵族(来年就以为商鞅报仇清算了复辟集团)。权利的真正要义就在于帝王对国家的控制和政局的把持。从秦惠文王开始,秦国的王就逐步走向了独裁的权利之路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商鞅的死成就了一个权利高度集中的秦帝国,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