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惟 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口吃,有的发音不清对此家长们都很着急 医生提醒,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无法判断时可请教医生 发音不清 案例 发不好“哥哥”音 老是说成“哒哒” 张尧(化名)已经11岁了,但始终发不好“g”这个音,每次喊“哥哥”,就会说成“哒哒”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嗓音科)就诊时,医生拿起压舌板压住孩子的舌部,引导舌面后部上抬靠近硬腭,同时指导他发“g”音,没想到才几秒钟,张尧就找到了发音诀窍 “我本打算将治疗过程录下,出去拿手机回来,孩子就已经能够正确发音了”主治医师马艳利说 孩子发音不清 和语言环境有关 马艳利说,张尧的问题属于功能性构音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没有学会发这个音孩子发音不清,多集中在d、t、n、l、g、k以及平翘舌音上,主要是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不对引起的这与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孩子跟着家里老人生活,老人浓重的地方口音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有研究显示:4-12岁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生率为 0.78%, 4-6岁这个年龄段的比例接近3%马艳利说,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一般会通过这种形式纠正: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孩子学习1-2个正确音位,并且留下作业,让其回家后继续练习,同时经过音位对比,加深孩子对新学习发音的印象,将正确发音逐步融入到正常的交流中 4岁还发音不清 就要去医院检查 “当然,在确诊为功能性问题前,医生还会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器质性问题” 马艳利说,首先要确认患儿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听得不好,自然说得也不好其次,要判断下颌、唇、舌、软腭等构音器官是否发生器质性改变,异常的器质性改变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功能,比如先天性唇腭裂会导致发音时漏气 孩子两三岁时,有些家长就开始担心发音问题马艳利认为没必要她说,孩子的发音是从1岁到6岁逐渐发育完善的,刚学会说话时,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有些容易的声母,比如“b、p”,可能很早就能发准,而有些较难掌握的声母比如翘舌音,可能需要到6岁多才能完全掌握“所以,4岁之前的孩子,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出现发音不清是可以观察的,如果4岁之后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并进行专业的发音纠正训练” 儿童口吃 案例 说话总是爱拖音 孩子莫非是口吃 “我我我我……”刘女士(化名)发现5岁的儿子说话不太利索,总是爱拖音孩子莫非是口吃?刘女士吓了一跳,赶紧带儿子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经过相应的评估得出结论:这孩子是流利性障碍,并非真正的口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刘女士终于放下心来,儿子的语言能力恢复正常了 可能不是真口吃 只是说话不流利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主任刘文龙说,流利性障碍,指的是讲话不流利,会出现停顿、拖音,无法说出自己想说的音节“2-7岁的孩子中,发病率在1%-5%之间” 刘文龙说,7岁以前的孩子很难鉴别是否属于真正的口吃,有可能只是因发育问题导致的说话不流利,“所以,我们一般不会对7岁以下的孩子下‘口吃’的明确诊断” 孩子出现流利性障碍时,医生首先会进行专业评估,鉴别是语言能力问题还是病理性口吃“就像学英语一样,因为词汇量、语法等问题,多数人无法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存在类似问题”刘文龙说,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时,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去思考,也就会出现口吃现象,这属于生理性过程 别给孩子过多压力 营造宽松对话环境 刘文龙说,孩子真正口吃是有高危因素的,比如有口吃家族史、5岁以后出现口吃、口吃持续时间半年以上、伴随其他语言问题(如理解问题等) 因此,如果学龄前孩子突然出现语言表达障碍,且没有高危因素,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家长需要做的是接纳,营造安静、宽松的对话环境,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切忌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然很可能会出现越想讲好却越紧张,以至于更难流利的恶性循环之中” 孩子上幼儿园后,可能因为口吃受到同学的嘲笑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说话的心理“除非口吃非常严重,正常情况下,还是以家长正确引导为主”刘文龙提醒,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说话耳朵就叮叮当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说话耳朵就叮叮当当(说话爱拖音莫非口吃了)

一说话耳朵就叮叮当当

文/匡惟 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口吃,有的发音不清。对此家长们都很着急。 医生提醒,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无法判断时可请教医生。 发音不清 案例 发不好“哥哥”音 老是说成“哒哒” 张尧(化名)已经11岁了,但始终发不好“g”这个音,每次喊“哥哥”,就会说成“哒哒”。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二病区(嗓音科)就诊时,医生拿起压舌板压住孩子的舌部,引导舌面后部上抬靠近硬腭,同时指导他发“g”音,没想到才几秒钟,张尧就找到了发音诀窍。 “我本打算将治疗过程录下,出去拿手机回来,孩子就已经能够正确发音了。”主治医师马艳利说。 孩子发音不清 和语言环境有关 马艳利说,张尧的问题属于功能性构音障碍,简单来说,就是孩子没有学会发这个音。孩子发音不清,多集中在d、t、n、l、g、k以及平翘舌音上,主要是由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不对引起的。这与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孩子跟着家里老人生活,老人浓重的地方口音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有研究显示:4-12岁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生率为 0.78%, 4-6岁这个年龄段的比例接近3%。马艳利说,对于这种情况,医生一般会通过这种形式纠正: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孩子学习1-2个正确音位,并且留下作业,让其回家后继续练习,同时经过音位对比,加深孩子对新学习发音的印象,将正确发音逐步融入到正常的交流中。 4岁还发音不清 就要去医院检查 “当然,在确诊为功能性问题前,医生还会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器质性问题。” 马艳利说,首先要确认患儿是否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听得不好,自然说得也不好。其次,要判断下颌、唇、舌、软腭等构音器官是否发生器质性改变,异常的器质性改变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功能,比如先天性唇腭裂会导致发音时漏气。 孩子两三岁时,有些家长就开始担心发音问题。马艳利认为没必要。她说,孩子的发音是从1岁到6岁逐渐发育完善的,刚学会说话时,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有些容易的声母,比如“b、p”,可能很早就能发准,而有些较难掌握的声母比如翘舌音,可能需要到6岁多才能完全掌握。“所以,4岁之前的孩子,在排除器质性病变之后,出现发音不清是可以观察的,如果4岁之后问题仍然存在,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并进行专业的发音纠正训练。” 儿童口吃 案例 说话总是爱拖音 孩子莫非是口吃 “我我我我……”刘女士(化名)发现5岁的儿子说话不太利索,总是爱拖音。孩子莫非是口吃?刘女士吓了一跳,赶紧带儿子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医生经过相应的评估得出结论:这孩子是流利性障碍,并非真正的口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刘女士终于放下心来,儿子的语言能力恢复正常了。 可能不是真口吃 只是说话不流利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主任刘文龙说,流利性障碍,指的是讲话不流利,会出现停顿、拖音,无法说出自己想说的音节。“2-7岁的孩子中,发病率在1%-5%之间。” 刘文龙说,7岁以前的孩子很难鉴别是否属于真正的口吃,有可能只是因发育问题导致的说话不流利,“所以,我们一般不会对7岁以下的孩子下‘口吃’的明确诊断。” 孩子出现流利性障碍时,医生首先会进行专业评估,鉴别是语言能力问题还是病理性口吃。“就像学英语一样,因为词汇量、语法等问题,多数人无法进行流利的英语交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存在类似问题。”刘文龙说,当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时,往往需要更长时间去思考,也就会出现口吃现象,这属于生理性过程。 别给孩子过多压力 营造宽松对话环境 刘文龙说,孩子真正口吃是有高危因素的,比如有口吃家族史、5岁以后出现口吃、口吃持续时间半年以上、伴随其他语言问题(如理解问题等)。 因此,如果学龄前孩子突然出现语言表达障碍,且没有高危因素,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可能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家长需要做的是接纳,营造安静、宽松的对话环境,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切忌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然很可能会出现越想讲好却越紧张,以至于更难流利的恶性循环之中。” 孩子上幼儿园后,可能因为口吃受到同学的嘲笑。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情况,帮助孩子克服害怕说话的心理。“除非口吃非常严重,正常情况下,还是以家长正确引导为主。”刘文龙提醒。

来源: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