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藏头诗100首(隔着残句都能感受到的悲伤)(1)

吃荔枝吃到义愤填膺: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吃荔枝吃到再不思归: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吃荔枝吃到乐不思蜀: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荔枝园的蹭吃蹭喝专家: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

苏轼藏头诗100首(隔着残句都能感受到的悲伤)(2)

1.《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汉永元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驰死亡,罹猛兽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路进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今年闽中监司乞进斗茶,许之。)

2.《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花青叶冬不枯。(谓杨梅、卢橘也。)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鳐柱、河豚鱼近之耳。)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3.《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予昔赴黄州,春风岭上见梅花,有两绝句。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中赋诗云: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泠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

4.《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

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

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坐疑星陨空,又恐珠还浦。

图经未尝说,玉食远莫数。

独使皴皮生,弄色映琱俎。

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

5.《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老人八十余,不识城市娱。

造物偶遗漏,同侪尽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

6.《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7.《薏苡》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

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

谗言风雨过,瘴疠久亦亡。

两俱不足治,但爱草木长。

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

绛囊悬【荔支】,雪粉剖桄榔。

不谓蓬荻姿,中有药与粮。

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

子美拾橡栗,黄精诳空肠。

今吾独何者,玉粒照座光。

8.《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欲従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

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仙山一见五色羽,雪树两摘南枝花。

赤鱼白蟹箸屡下,黄柑绿橘笾常加。

糖霜不待蜀客寄,【荔支】莫信闽人夸。

恣倾白蜜收五棱,细劚黄土栽三桠。(正辅分人参一苗,归种韶阳。来诗本用?亚字,惠州无书,不见此字所出,故且従木奉和。)

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岂无轩车驾熟鹿,亦有鼓吹号寒蛙。

仙人劝酒不用勺,石上自有樽罍洼。

径従此路朝玉阙,千里莫遣毫厘差。

故人日夜望我归,相迎欲到长风沙。

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世间谁似老兄弟,笃爱不复相疵瑕。

相携行到水穷处,庶几一见留子嗟。

千年枸杞常夜吠,无数草棘工藏遮。

但令凡心一洗濯,神人仙药不我遐。

山中归来万想灭,岂复回顾双云鸦。

苏轼藏头诗100首(隔着残句都能感受到的悲伤)(3)

9.《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清生荔支》

代北寒齑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应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俗有十八娘【荔支】。)

10.《食荔支二首(并引)之一》

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将军枝。今风大熟,赏啖之馀,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11.《食荔支二首之二》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12.《次韵曾仲锡承议食蜜渍生荔支》

代北寒荠捣韭萍,奇苞零落似晨星。

逢盐久已成枯腊,得蜜犹疑是薄刑。

欲就左慈求拄杖,使随李白跨沧溟。

攀条与立新名字,儿女称呼恐不经。

13.《再和曾仲锡荔支》

柳花著水万浮萍,荔实周天两岁星。(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荔支】至难长,二十四五年乃实。)

本自玉肌非鹄浴,至今丹壳似猩刑。

侍郎赋咏穷三峡,妃子烟尘动四溟。

莫遣诗人说功过,且随香草附骚经。

14.《次韵刘焘抚勾蜜渍荔支》

时新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

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霜。

每怜莼菜下盐豉,肯与葡萄压酒浆。

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15.《送曹辅赴闽漕》

曹子本儒侠,笔势翻涛澜。

往来戎马间,边风裂儒冠。

诗成横槊里,楯墨何曾干。

一旦事远游,红尘隔岩滩。

平生羊炙口,并海搜咸酸。

一従【荔枝】饮,岂念苜蓿槃。

我亦江海人,市朝非所安。

常恐青霞志,坐随白发阑。

渊明赋归去,谈笑便解官。

今我何为者,索身良独难。

凭君问清淮,秋水今几竿。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16.《残句 荔枝已成吾发白》

【荔枝】已成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苏轼藏头诗100首(隔着残句都能感受到的悲伤)(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