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情况:

宝宝在家里蛮横,什么都是得他说了算,常常对家里人大呼小叫,稍不顺心就乱发脾气,一副小霸王模样。

可是一到外面就怂了,胆小畏缩,打个招呼都不愿意,见到陌生人藏在大人身后,更别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了。

家里一个样,外面一个样。不少妈妈对“窝里横外面怂”的宝宝,都感到很头疼,为啥宝宝会这样?要是宝宝的表现能平衡一下,家里乖,外面大方,该多好啊!

家长找不到问题的“病根”,除了为孩子发愁、怒其不争之外,真的是一筹莫展。

今天,柚子就和大家说说如何搞定“窝里横”的宝宝。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1)

“欺软怕硬”的症结到底在哪儿?

孩子为啥“窝里横、在外怂”?

先说明一点,无论是谁,在熟悉的环境里都会表现得更自信和放纵,在陌生环境里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是正常的。

但如果孩子对新环境表现的过度紧张、敏感、甚至抗拒,家里家外完全两个画风,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

那家长们就该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2)

① 父母就喜欢“窝里横”

柚子同事老李,对外人永远都是客客气气、笑脸相迎,可媳妇一来电话,总是不耐烦,放下电话后,又是春风和煦,完全判若两人......

平时聊天时,老李也不止一次提到,儿子脾气就随他,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幼儿园秒变“小乖猫”。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如果大人经常“窝里横”,孩子会模仿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对内肆无忌惮,对外收敛情绪。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3)

② 长辈无条件地“宠溺”

很多父母工作忙碌,就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

而隔代抚养最大的问题就是,育儿观念不一样,长辈会相对溺爱孩子。

孩子说要吃排骨,奶奶顶着大太阳去市场买;

孩子乱发脾气打了爷爷,爸爸刚想教育,爷爷上前阻止:他还是个孩子......

孩子很会察言观色的,敢“窝里横”是因为知道老人会护着他,知道只要一哭二闹三打滚,老人就会妥协、让步。

但老人们不知道,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这么一句话: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4)

③ 孩子还没学会社交

“横”惯了的“小皇帝”,一旦出了家门,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一个人转,“哭闹”和“打滚”都不好使了!

在外打了小朋友,也许人家会打回来;玩具抢不到,搞不好连自己的还会被抢走......

外面一切的未知数,让孩子十分不安,在屡次碰壁后,心情不好的他很容易将愤怒发泄到“软柿子”老人身上。

所以说,孩子“窝里横”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那么,我们大人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呢?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5)

这样做才好!

那孩子“窝里横在外怂”该怎么引导呢?

首先:别急着给孩子贴标签

孩子还小,可塑性还是很强的,所以呢,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首要的就是先别急着给他们打上标签,比如说“窝里横”,“胆小”,“没出息”。

因为啊,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朝着那个方向越走越近。

其次:在家也要立规矩

前面说到无原则宠孩子不好,说白了就是,在家里没有给孩子建立规则或者家里的规则比社会人际交往规则松太多,孩子很难适应外面的环境。

所以呢,我们在家也要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比如说:

对姥姥说话语气很冲,不尊重长辈的行为是坚决不可以的;

哭闹着要买玩具的要求,可以往后延,譬如明确要求下个月再买;

在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态度吧。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6)

第三: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孩子在探索,在学习,我们需要的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那些自己能做的事,要鼓励孩子去做,比如说自己穿衣服、吃饭。

孩子想要自己做一些事,但又害怕做不好时,学会相信孩子,并且起示范作用,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

孩子间遇到问题,可以先交给他们自己。比如在游乐场和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可以先看他们怎么沟通,没有危险的话,别去管。需要大人介入的时候,问问孩子发生什么事了,然后引导他们可以怎么做,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会思考表达和处理问题。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给孩子设置太高的目标,也不要太急于求成而忽略了孩子的进步。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7)

最后,让孩子跟情绪做朋友

在孩子没有建立起规则和学会处理小朋友间关系时,孩子还是会哭闹,发脾气。

这时,我们需要多点耐心,帮助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我知道妈妈没帮你穿衣服,你很难过,不过妈妈相信你能做到,试试看?”

“对了,就是这样穿,宝贝真棒!”

慢慢的,孩子情绪得到宣泄,自然会冷静下来。

然后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比如说有条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重复这样的过程,孩子将逐渐学会冷静处理问题,而不是发脾气和哭闹。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处在探索世界的阶段,一切都还来得及!

如何看待孩子的两面派(窝里横出门怂搞定)(8)

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教会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而不是一味迁就。

要知道,社会这个“真刀实枪”的战场可没有那么多包容和迁就,我们给孩子历练的越多,在社交中才会更自信和勇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