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天王手中的塔有什么能力(托塔李天王的塔究竟干什么用)(1)

(蜗牛看西游第52期)

/牵着蜗牛散步

西游世界中,不同神仙都有不同习惯:有的爱养宠物,如嫦娥仙子,天天抱着一只玉兔;有的爱拿瓶瓶罐罐,如观音,玉瓶一直托在手上;有的爱骑牛(老君),有的爱骑狮子(文殊),还有的爱骑狗(不好意思,又是观音)。

玉皇大帝的总司令李靖,就爱托着一个铁搭,并且从不离手。李天王托塔的原因,神话界却颇多争议。

有的认为,托着塔虽然形象上看起来更牛逼一些,气质上更威武一些,但十分不方便啊!比如吃个饭、睡个觉什么的,难道也托着吃、抱着睡?老婆有没有意见?

大战中与敌人PK,也占着一只手,别人一剑刺来,是用塔去罩还是用剑去挡?

实践也证明,他的塔其实战斗力不强,镇压一只白鼠精勉强可以,但遇上像孙悟空这样的大拿,一点卵用没有。大闹天宫时,他的塔就被孙悟空打成碎片。(至于以后是如何修好的,就不要问我了,我也不知道。)

那么,他的塔真的从未离过手吗?托塔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托塔天王手中的塔有什么能力(托塔李天王的塔究竟干什么用)(2)

在原著第八十三回,就记录了一次他忘记托塔的瞬间。

唐僧被无底洞白鼠精抓住,强迫成亲,孙悟空去救,却无意间发现一个供奉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的牌位和香炉,于是到天宫告状,玉帝让太白金星陪同去找李天王问清楚。不料李靖以为孙悟空害他,把孙悟空绑了,还要抡刀砍他。

原著是这样写的:“说不了,天王轮过刀来,望行者劈头就砍。早有那三太子赶上前来,将斩腰剑架住,叫道:‘父王息怒。’天王大惊失色。”

李天王为何大惊失色原来,他刚才气昏了头,忘记把塔拿到手里。“却即回手,向塔座上取了黄金宝塔,托在手间,问哪吒道:‘孩儿,你以剑架住我刀,有何话说?’哪吒弃剑叩头道:‘父王,是有女儿在下界哩。’”

那么,李天王为何大惊失色呢?他究竟在怕什么?

托塔天王手中的塔有什么能力(托塔李天王的塔究竟干什么用)(3)

李靖原是陈塘关总兵,道教典籍中并无此神人,但偏《封神榜》《西游记》乃至其它小说中均有他的名字。

他名气这么大,其实完全拜他儿子哪吒所赐。

关于哪吒的出身,《封神榜》是这样记录的:李靖的老婆殷夫人怀孕三年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李靖以为是妖怪,挽起袖子来了个野蛮剖腹产,一剑劈开,里面的婴儿正是哪吒(其实是灵珠子投胎。关于灵珠子,有奇葩的传说,以后文章蜗牛将专门介绍)。后来太乙真人登门道贺,收他为徒,取名“哪吒”。

哪吒出生后,非常顽皮,是一个典型的“街娃”,让李靖非常担心会成为李某某,自己莫名其妙被“坑”。

没想到李靖的担心很快成为现实。一次,“李街娃”在东海洗浴中心耍水,先打死保安,后打死老板的儿子、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甚至还抽了龙筋,要给李靖做腰带。

东海龙王闻讯到陈塘关找麻烦,为了不连累父母,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当场自戕。但他在还魂投胎的过程中,李靖怕再次被坑,总是百般阻挠,导致哪吒还魂不成。后来,太乙真人用莲花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让哪吒得以重生。

重生之后的哪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陈塘关找李靖报仇,李靖仓皇逃命,幸遇燃灯古佛,赠给他一个玲珑宝塔,只要将哪吒罩在塔内,哪吒就功力顿失,只得磕头认爹。

从此,李靖就塔不离手,被人称“托塔李天王”。

在《西游记》中, 这个故事框架基本相同,但有几点不一样。

第一、哪吒大闹东海洗浴中心后,李天王怕被“坑爹”,“欲杀之”(这是重点),哪吒愤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第二、哪吒自杀后,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找佛祖告状,佛祖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得以重生。

第三、哪吒找李天王报仇,李天王打不赢,跑去佛祖处告状(果然是父子,都喜欢告状),佛祖就给了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让哪吒认塔作父。

虽然有几点不同,但是有一处是完全相同的,即李天王托塔主要是为了镇压哪吒!

蜗牛多次说过,吴承恩的《西游记》没有哪个故事多余,没有哪些文字无用,都极含深意,就看你读不读得明白。

蜗牛看西游系列文章坚持站在作者角度,分析背后蕴藏的人生哲理,解答今天的社会问题。

李天王、哪吒虽是神话人物,但他们的故事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教育观。

无论是《封神榜》还是《西游记》,都提到一件事,即哪吒闹海惹麻烦。在这件事上,犯错的真的是哪吒。

“官二代”哪吒之所以飞扬跋扈,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李靖在哪吒生下来之后,就戍守边关,很少在家,哪吒基本无人管教,导致成了街边小混混。

哪吒出事之后,李靖根本没检讨自身问题,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把责任全部推给哪吒,甚至逼哪吒自杀,完全没有一点担当精神,这导致父子关系破裂。

再之后,父子俩不是加强心理沟通,而是找外人调解。偏偏调解的人给天王出了一个歪主意(送塔):你是老子,他不听话,就收拾他!

这塔,在封建社会,就是三纲五常,你是我儿子,就必须听我的;在现代社会,就是家族利益。你要想生存,就得服从大局;你可以不尊敬老爹,但一定要尊从家族利益(认塔作父)。

可以想像,哪吒见父亲天天托着专门镇压自己的塔,心里有何感想?

“托塔教育”不仅古代才有、神话中才存在,在今天社会中,处处皆是。

有教育砖家提出,为了防止哪吒式的悲剧,必须要实行陪伴教育,即天天陪着他玩游戏、陪着他读书、陪着他成长。

这个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做到非常难(砖家也未必能做到)。

比如:父母都去陪孩子,那事业还要不要?没有事业,孩子上大学、结婚成家、创业发展的钱从哪里来?不要告诉我寒门也能出贵子,但成功机率有多大?他的付出有多大?他的心理受到的损害有多大?要知道,王思聪等人只要想好好做一件事,成功机率可达到百分九十以上,寒门学子能达到百分之一就不错了。

有的家庭为了孩子,全家总动员,从小学陪到中学再陪到大学,甚至国外留学,也是卖了房子到那边当乞丐陪伴。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又有几人性格是健全的?

陪伴教育不行,那只能托塔教育了。

蜗牛问过身边的人:平时打孩子吗?绝大多数回答:打呀,不建立权威不听话呀!

他们爱孩子吗?废话,谁的孩子谁不爱!他们文化水平低吗?全部是本科以上学历。他们不知道陪伴教育吗?懂的知识比砖家还多。

那为什么还选择“托塔教育”呢?操作简单,效果来得快啊!在小的时候讲道理听不懂,但屁股疼绝对是知道的。等大了打不赢了,再讲道理不迟。

有个故事在中国父母间流传很广:一熊孩子到了公园,爬到一个高架上怎么也不下来,父母各种讲道理,就是不听。恰巧外国专家在此,她说我试试。结果只在孩子耳边说了一句话,孩子就乖乖下来了。

父母问专家说的什么?专家说:我告诉孩子,再不下来,打烂你屁股!

还是“托塔教育”!

托塔教育最大的风险是打出仇恨来,就像李靖父子一样。把孩子打成了逆反心理,别说托铁塔,就是托一座山也不管用。

那什么是最管用的呢?蜗牛认为,爱心!这也就是古人说的,野鸡打得满天飞,家鸡打得团团转。好多伟人都是在父母棍棒下长大的,但长大后不仅不恨父母,反而感谢父母那时的严格管教,因为他们感受到了那种特殊的爱。如果没有爱(比如冷暴力),即使一个巴掌也不拍,长大后两代之间也形同路人。

但绝不能把爱当成乱打孩子的理由。有的孩子适合说服教育,有的孩子适合警示教育。如果一味“托塔教育”,一味坚持棍棒下出孝子,那么他们长大后性格是有缺陷的,虽然不敢恨父母,但完全有可能恨社会。

可也不能为了爱就一味迁就孩子,如果用狭窄的爱把孩子的眼睛遮住了,他如何知道怕?比如李某某之流,他在那种环境中长大,认为天下就是他的,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等撞到南墙时,才知道父母当年的爱,其实成了害。

看来,要想李天王把手里的塔放下来,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

讲述西游故事,看尽人生冷暖。微信搜索添加蜗牛看西游公众号,将第一时间看到更新和作者所有文章。

申明:原创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蜗牛看西游公众号(woniukxy),否则举报。小编微信cbh682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