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鱼是我国的名贵江鲜,和长江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每年清明节前后是刀鱼的最佳捕捞时节,此时肉质最嫩,细骨如毛,堪称极品。因刀鱼的上市时间最早,故被列为“三鲜之首”。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

刀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书中多有记载。《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就曾描述,西汉时期长江就已兴起刀鱼渔业,沿岸居民喜食。但就是这样一条享有盛誉的“名鱼”,在90年代却迅速陷入枯竭,壮观的鱼汛成为历史。

长江刀鱼的困局:70年代危机初现

长江刀鱼的重要性可能超乎大家的想象,此鱼出名不仅是因为肉质独特,更在于惊人的产量。早在70年代,国内研究所就组建了资源调查组,目的是评估刀鱼的资源量,并试图找到合理的利用方式。

根据实地调查,长江刀鱼在长江中下游稳居“江鲜冠军”的席位,尤其是在江苏、安徽两省,刀鱼在总捕捞量中独占35%~50%,决定了渔民收成的高低。在数量上,刀鱼以绝对的优势取代了大中型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远超四大家鱼。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2)

整个70~80年代,长江刀鱼在中下游“独领风骚”,镇江、扬州、常熟等市获益颇丰。1973年,刀鱼产量创下3750吨的峰值纪录,而这还只是成鱼的捕捞量。据老渔民介绍,刀鱼幼鱼的产量更甚一筹,渔获中的刀鱼大部分都是幼鱼,但经济价值不高。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00吨的刀鱼幼鱼被捕上岸,是成鱼产量的2~3倍,这也反映出了刀鱼雄厚的资源基础。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3)

长江刀鱼看似无穷无尽,但专家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危机,意识到刀鱼的资源并非取之不竭,要实现高产稳产,就必须保护刀鱼、保护产卵场。

专家的担忧不无科学道理。在渔获物中,有一个细节被调查组发现:刀鱼的资源变动有“趋低”的迹象。以3~4冬龄的刀鱼为例,1973年的平均体长为314.5mm,1974年降为310.3mm,1975年进一步将至306.5mm,这说明亲鱼的体型越来越小,意味着繁殖力的衰退。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4)

另一方面,机帆船、拖网渔船的兴起大幅提高了捕捞能力,单船生产力约是50年代的5-8倍。高产并不是刀鱼种群壮大的结果,而是因为捕捞强度更甚以往,刀鱼遭到了过度捕捞。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5)

现在看来,老一辈专家的见解有一定的预见性:“如果无节制地捕捞,超越了刀鱼的繁殖调节能力,最终就会引起资源的变化”。据此,有专家建议应合理捕捞刀鱼,最好定额捕捞,保护刀鱼的幼鱼、亲鱼,同时应改进闸坝管理,建设配套的过鱼设施。

但这些建议并未起到实际作用,结果可想而知,刀鱼的产量急转直下,且降幅超出预期。80年代,长江刀鱼的产量锐减90%,仅剩370吨左右,90年代湖南、湖北、安徽的鱼汛相继消失,江苏镇江的鱼汛也在1996年绝迹。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6)

镇江刀鱼的历史捕捞量

长江刀鱼陷入资源危机,这是长江生态变迁的一个缩影。值得庆幸的是,禁捕制度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刀鱼种群,野生资源有所恢复,禁渔效果显著。

一网捕捞400斤!禁捕3年后,长江刀鱼大量出现

我国对长江刀鱼的保护始于2002年,全江春季禁渔3个月,中下游的禁渔时间为4~6月,2015年又调整为3~6月,有效保护了刀鱼的繁殖期。

但捕捞强度居高不下,短期禁渔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源衰退的趋势。直到2019年,我国又为刀鱼提供了专项保护,刀鱼捕捞许可证全部撤销,资源量这才开始升高。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7)

为明晰禁捕效果,研究人员在2019~2020年对鄱阳湖的刀鱼种群进行了调查,采样水域全长65km,宽3~14km,历史上曾是刀鱼的产卵场。结果显示,湖区刀鱼的数量有显著的提升,28船次平均每次捕获8.1尾,2020年增加到140多尾,一年增多16倍,资源恢复迅速。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8)

人民网:鄱阳湖近十年来首次发现大量刀鱼群体

相较禁捕前的状况,效果一目了然。因为在2010~2014年,该水域的刀鱼十分罕见,单船每天只能捕到1.6尾(平均值),2017年仅为0.15尾,捕捞效益相当惨淡。

刀鱼资源恢复迅速,这和繁殖特点密切相关。和鲥鱼、河豚相比,刀鱼的寿命更短,平均仅有4~5年,繁殖速度快,产卵率和孵化率都比较高。因此只要保护得当,禁捕3年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日前,中科院曾在上海崇明段进行鱼类监测,一网下去足足捕到了400斤的刀鱼,这在过去绝无可能发生!无独有偶,科研人员在长江中游的嘉鱼站第二次监测到了一尾刀鱼,规格达到了40cm,估计已有4~5龄,具备产卵能力。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9)

前文提到,长江刀鱼在90年代便从湖北销声匿迹,如今时隔30年重返长江中游,这说明繁殖种群正在扩大,洄游距离正在上延,中游的产卵场有望重新“启用”。而在长江禁渔的十年保护期内,刀鱼可繁殖5代以上,平均产卵2~3万粒/次,能很好地完成种群扩增,未来的成效值得期待。

禁渔效果的难点:区分长颌鲚和短颌鲚

刀鱼并不是孤立的种群,在长江、黄河、钱塘江等通海河流中均有分布,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种群。其中,以长江的刀鱼产量为最高,知名度也最大。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0)

长江刀鱼的学名为长颌鲚Coilia macrognathos Bleeker),但根据外观不易定种,因为此鱼很容易和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湖鲚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混淆。在形态学上,通用的鉴定指标是看颌骨的相对长度,即通过上颌骨长/头骨长(S/H)的比值判断,长颌鲚的S/H值为1.012~1.524,短颌鲚为0.728~0.997,而湖鲚则为1.021~1.379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1)

不同体长的鲚,其比值也有不同,增加了鉴定难度

三者的颌骨/头长比例高度相似,湖鲚和长颌鲚难解难分,而短颌鲚指标的上限0.997和长颌鲚的下限1.012也非常接近,单纯用肉眼无法准确区分。

依据生态习性和分布水域,也很难完全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湖鲚,代表种是太湖湖鲚。太湖和长江干流不直接相通,封闭性强,而湖鲚(又叫梅鲚、毛刀鱼)则完全适应了封闭环境,产量高达2~5万吨,体型较小,价格低廉,繁殖期间也会大量摄食。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2)

长颌鲚和短颌鲚则难以分辨,二者体型、习性相似,种群存在混栖现象,并且都有洄游型定居型的生态群。而民间则普遍认为,只有洄游的刀鱼才是“长江刀鱼”,市场价格最高,殊不知其中既有长颌鲚,也有短颌鲚。同理,定居在湖泊中的也不只有短颌鲚,也可能有部分是长颌鲚。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3)

长颌鲚(Coilia macrognathos Bleeker)

二者所不同的是,洄游型的长颌鲚生活在海洋中,2~9月份繁殖,只有在溯河产卵时才大规模集群,并且亲鱼不摄食,古书中记载的“饮而不食”即为实证。短颌鲚则生活在淡水中,5~10月份繁殖,而且没有集群现象。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区分出真正的“长江刀鱼”呢?耳石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学家发现:在淡水中生活的刀鲚,其耳石中Sr/Ca元素的比值一般小于3;在半咸水的环境中,Sr/Ca一般为3~7;在海水环境中,该比值一般大于7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4)

(a)长颌鲚(b)短颌鲚(c)湖鲚

因此,通过检测耳石中Sr、Ca的含量比就能判断刀鱼是否经历了从海水到淡水的洄游过程,再结合形态学特征,筛选出洄游的长颌鲚。当然,如果只重视口感和风味,不纠结物种归属,那么通过观察洄游就足以辨出“高价值”的刀鱼。

自然繁殖:解开“资源困局”的关键

刀鱼种群的恢复依赖于自然繁殖,一是因为人工繁殖效率低,育成周期长,技术成本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局;二是因为刀鱼生性娇贵,出水即死,幼鱼和成鱼的成活率难以保证;三是因为人工环境很难模拟出自然的生态变化,比如:洄游时的盐度变化,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繁殖效果。

长江禁渔刀鱼最新消息(长江中下游禁捕3年)(15)

因此,刀鱼自然繁殖的奥秘才是解开“资源困境”的关键。历史上,从长江口到湖南洞庭湖,沿线皆是刀鱼的出产地,随着生态的好转,长江下游和中游的产卵场稳定恢复,相信今后的喜讯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