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武汉发展改革这十年(数说武汉发展改革这十年)(1)

近日,“武汉这十年”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十三场举行。报告会上,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孟武康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为题,介绍了武汉这十年的发展改革成就。

一、这十年,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1、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77万亿元,年均增长7.4%,是2012年的2.3倍

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

10个区经济总量过千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26万美元增至2万美元以上

2、“大武汉”更具吸引力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7万亿元,年均增速8.1%

实施市级重大项目850个

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0万户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9家来汉投资、设立机构

常住人口从2012年的1014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364.89万人,净增350.89万人,累计增长34.6%

二、这十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能级实现新跨越

1、产业集群成势见效

着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965”现代产业体系

重点培育“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3大万亿级产业

2、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11.1个百分点,达62.5%

15家企业入选中国服务业500强

6个服务业集聚区获批国家级示范园区

纳税亿元以上楼宇达83栋

3、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形成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存储器、商业航天、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健康等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这十年,积极打造“两个中心”,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

1、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精密重力测量等5个国家级和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等5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获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落户武汉

拥有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92家

企业技术中心294家

3、积极营造“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连续八年举办“双创周”

6家单位入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四、这十年,持续深化改革,市场环境焕发新活力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省级创新示范项目51个

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基层典型案例93个

连续两年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

2022年重点实施156项创新改革举措

2、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

商品和服务价格市场化程度达97.5%

五、这十年,全力打造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迎来新发展

新增5条长江桥梁隧道

地铁运营里程位居全国第五、世界前十,跻身世界级“地铁城市”

六、这十年,积极推动武汉都市圈建设,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1、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5条城际铁路投入运行

地铁11号线三期鄂州葛店段开通运营

50条断头路、瓶颈路启动建设

41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

2、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78.98%提高到2021年的84.56%

七、这十年,用心“守护好一江碧水”,绿色发展趟出新路子

2018年成功获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试点城市

全面推动6大示范区建设

共抓长江大保护,加快建设武汉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全面实施“十年禁渔”

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达到20年来最优水平

八、这十年,始终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

1、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7元,是2012年的2.04倍,年均增长8.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9元,是2012年的2.43倍,年均增长10.4%

2、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建立“七有、两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超过50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近70%

0-3岁婴幼儿托位数量约2万个

3、能源保障能力有效增强

建成运营“两横两纵、二环一网”的天然气管网

投产运行3000万立方米的应急储气库

全社会天然气年消费量从12.2亿立方米增长至30.3亿立方米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电网”,年用电量从403亿千瓦时增长至684.42亿千瓦时

(长江日报记者王玮琦 整理)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